通訊錄是未來資訊流的基礎,各家系統都該做好

更新於 2018/08/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依稀記得從前講過,但忘了,所以就當做重講一次:在各大主要作業系統中,內建的通訊錄管理都做得非常爛、而且是很不受重視的一塊(特別要點名的,是原本應該可以做得不錯、但是卻做得不好的macOS)。

 

不管是為了個人用途、或是工作聯絡客戶需要,通訊錄是幾乎每個電腦用戶(應該說每個普通人)都需要的功能;最好必須能輕鬆而正確的輸入(打字、語音、掃瞄……)、容易整理歸類、可以做基本的查詢分析、而且可以在各個系統之間(尤其是電腦和手機)轉移和同步。
然而在現今的主要系統中,通訊錄都是更新頻率最高、但也最容易在同步過程中搞爛但的資訊:變成亂碼、記錄消失、某些欄位轉不過來等等。
然而如果仔細想想,通訊錄其實是許多商業應用的基礎、也應該是(在有適當保護前提下)個人電腦和手機上的各種app之間最需要共享運用的資訊。
現在的所謂「商業運用」,已經不僅止於「商家對顧客」,可能也包括「個人對個人」的拍賣、轉帳、支付等工作。
雖然目前這方面的通訊錄運用,已經有一部分被Line、Facebook Messenger、或是微信取代(想想看,你現在有事找朋友、或是賣東西的時候會先查哪個軟體?),甚至直接打網路電話找人,但像是手機號碼、街道地址、公司組織之類的實體世界資料,仍然會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或是需要跟社群帳號整合分析。
舉例來說,你現在仍然無法透過公開資料,知道你的Facebook朋友中有多少是「住在台中、而且是公司客戶」,或是用Line上的資料查到某位聯絡人的公司地址,然後開導航去拜訪。
現在的各個作業系統(甚至同系統的app之間)聯絡人資訊欄位格式不統一、難以同步交流、或是自行分析運用;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常看到第三方app或網站跳出「授權」按鈕,想獲得複製或分析你好友名單的許可,拿這些資料去做你應該可以自己做的分析運用。
過去,作業系統的運作核心是「檔案系統」,然後是以app為中心;1990年代曾經短暫出現過以文件為中心(不是由各app開各自的文件,而是由單一文件呼叫各個app的功能來使用)的設計。
有興趣的話,可以參閱這段介紹「以文件為中心的OpenDoc」概念影片:
 
在手機系統逐漸流行之後,以app之間資訊流動、以及task(進行中的作業)為中心的設計逐漸成為主流;換言之,就是以「動態資訊」作為系統運作的中心。
在無線網路普及、而且未來設備之間將會會自動交談(例如路上的車子會互相溝通、彼此閃避,或是戴著智慧手錶走近家門時,門會自動解鎖)的IoT時代,這種以資訊為基礎的「關係」(人-文件-app-裝置-金流-其他人)將會成為常態。
而對於以「人」為中心的關係而言,包含網路帳號、傳訊名單、人際金流交易、實體地址定位、以及駕車/叫車導航、甚至個人IPv6位址的通訊錄,都應該是未來這一切「關係流」的基礎。
不過目前可能還沒有人想到這一點、或是用這樣的思維去設計系統,所以各家系統的通訊錄還是都很爛。其實,各家都應該考慮一下這樣的趨勢,並及早研擬出跨國、跨文化、跨系統用的通訊錄格式,作為未來人際溝通的基礎。
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有這種東西(至少不是系統內建);就只是單純為了分析資訊、用於商業表單之類的地方,我現在用的通訊錄還是自己用資料庫軟體寫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4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瑞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設計不算差,顏色配得不錯、辨識度也高;但我第一眼以為是在廣告「法國觀光」(因為那個圖形很像法國國土的形狀),後來才知道是曾競逐丁守中競選視覺識別、但未獲採用的設計。
有兩篇看來沒什麼關係、又有點關係的文章:一篇是賣教材的,另外一篇則是「為什麼標語賣不動東西」。
看到「代々木公園」這個名字,就想起「々」這個在台灣日常生活中已經消失一段時間的符號。我想大多數台灣人,即使是很年輕的、或是完全沒學過日文的人,都知道這個符號就是「重複上個字」的意思。
前一陣子我寫了〈線上支付體系的大戰略思考〉這篇文章,談線上支付體系的「信用擴張失控」問題;而國外的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最近則刊出了兩篇討論相同主題的文章,與我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很愛吃咖哩飯,也會自己做,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外面吃比較多;較為濃稠、微甜微辣的日式(或台式)咖哩尤其合我胃口。不過這邊的重點不是口味,而是價格策略。
逛到一個網站,在線上展示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幾年前在挖掘新的地鐵路線時,從一條河岸邊(從前也可能是河床)挖出來的各種文物,從11萬多年前到幾年前的東西都有。
這個設計不算差,顏色配得不錯、辨識度也高;但我第一眼以為是在廣告「法國觀光」(因為那個圖形很像法國國土的形狀),後來才知道是曾競逐丁守中競選視覺識別、但未獲採用的設計。
有兩篇看來沒什麼關係、又有點關係的文章:一篇是賣教材的,另外一篇則是「為什麼標語賣不動東西」。
看到「代々木公園」這個名字,就想起「々」這個在台灣日常生活中已經消失一段時間的符號。我想大多數台灣人,即使是很年輕的、或是完全沒學過日文的人,都知道這個符號就是「重複上個字」的意思。
前一陣子我寫了〈線上支付體系的大戰略思考〉這篇文章,談線上支付體系的「信用擴張失控」問題;而國外的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最近則刊出了兩篇討論相同主題的文章,與我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很愛吃咖哩飯,也會自己做,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外面吃比較多;較為濃稠、微甜微辣的日式(或台式)咖哩尤其合我胃口。不過這邊的重點不是口味,而是價格策略。
逛到一個網站,在線上展示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幾年前在挖掘新的地鐵路線時,從一條河岸邊(從前也可能是河床)挖出來的各種文物,從11萬多年前到幾年前的東西都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尤其在交友軟體上更是如此。隨著文字訊息成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人際關係中的「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現象對社交互動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了這一現象對於人際關係的衝擊,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交流破碎化的挑戰,促進情緒穩定,改善交友環境。
Thumbnail
大部分企劃和PM的工作,完全可以被正確的溝通工具和扎實的寫作文化所取代。
Thumbnail
從前人們傳情達意,多以一紙書信來表達心聲。時移世易,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溝通模式更上一層樓,人們從一通電報進入電話傳情。資訊年代啟動後,電郵瞬間成為人們通話的工具。轉眼十多年過去了,電郵又被下載在手提電話裡的應用程式所取代,潮流下,已經很少人兒再以電郵作為溝通媒介了......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現在有非常多的資訊、金錢流動都透過網路的輸送、傳遞。   我今天做了一個決定。   這次電信資費到期後,我要取消長期的網路吃到飽資費,改用其他限量方案。  
Thumbnail
網路,串連現代人際的重要平台,也是老玄我工作跟作品的重要平台,而通訊軟體,不要說現在這個人手一機甚至多機的時代了,FB跟line興盛之前(老玄沒在經營IG),即時通跟MSN也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但今天要聊的不是這些軟體,而是微信,對岸的常用軟體,同時也是引發今天這一系列爭端的事件。 如果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從事資訊人員的工作,最大的隱憂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能不能把自己的資訊技術與對資訊產品的瞭解,和資訊系統市場中主流技術提供者(如Microsoft、Oracle、Cisco等等)及產品提供者的最新訊息搭配在一起,這要靠平時就不斷的收集與學習相關知識。 否則,一旦被技術淘汰,想再趕上就遲了。
許多人常說電腦手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的感情變得冷漠,但事實上人們從網路千禧年爆發以來,就有不少熱門的社群軟體,主軸仍然是社交。例如:PTT、奇摩即時通、台灣論壇、無名小站等,直到現在大家熟知的FB、IG、推特,甚至最新的抖音和小紅書短影片為首的社群。這些經過好幾十年,仍然是3C發展不可或缺的一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會以簡訊、LINE等通訊軟體傳送訊息,發送出去的文字、貼圖甚至錄音檔,可謂是一種訊息的傳遞。 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後,常常聽到"宇宙傳訊者"、或塔羅解讀師會說"我收到XXXX訊息",疑...奇怪,我沒有看到他們口中所謂的「訊息」,不是發LINE,也沒有擲杯…或是擲銅板…到底是什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尤其在交友軟體上更是如此。隨著文字訊息成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人際關係中的「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現象對社交互動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了這一現象對於人際關係的衝擊,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交流破碎化的挑戰,促進情緒穩定,改善交友環境。
Thumbnail
大部分企劃和PM的工作,完全可以被正確的溝通工具和扎實的寫作文化所取代。
Thumbnail
從前人們傳情達意,多以一紙書信來表達心聲。時移世易,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溝通模式更上一層樓,人們從一通電報進入電話傳情。資訊年代啟動後,電郵瞬間成為人們通話的工具。轉眼十多年過去了,電郵又被下載在手提電話裡的應用程式所取代,潮流下,已經很少人兒再以電郵作為溝通媒介了......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現在有非常多的資訊、金錢流動都透過網路的輸送、傳遞。   我今天做了一個決定。   這次電信資費到期後,我要取消長期的網路吃到飽資費,改用其他限量方案。  
Thumbnail
網路,串連現代人際的重要平台,也是老玄我工作跟作品的重要平台,而通訊軟體,不要說現在這個人手一機甚至多機的時代了,FB跟line興盛之前(老玄沒在經營IG),即時通跟MSN也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但今天要聊的不是這些軟體,而是微信,對岸的常用軟體,同時也是引發今天這一系列爭端的事件。 如果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從事資訊人員的工作,最大的隱憂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能不能把自己的資訊技術與對資訊產品的瞭解,和資訊系統市場中主流技術提供者(如Microsoft、Oracle、Cisco等等)及產品提供者的最新訊息搭配在一起,這要靠平時就不斷的收集與學習相關知識。 否則,一旦被技術淘汰,想再趕上就遲了。
許多人常說電腦手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的感情變得冷漠,但事實上人們從網路千禧年爆發以來,就有不少熱門的社群軟體,主軸仍然是社交。例如:PTT、奇摩即時通、台灣論壇、無名小站等,直到現在大家熟知的FB、IG、推特,甚至最新的抖音和小紅書短影片為首的社群。這些經過好幾十年,仍然是3C發展不可或缺的一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會以簡訊、LINE等通訊軟體傳送訊息,發送出去的文字、貼圖甚至錄音檔,可謂是一種訊息的傳遞。 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後,常常聽到"宇宙傳訊者"、或塔羅解讀師會說"我收到XXXX訊息",疑...奇怪,我沒有看到他們口中所謂的「訊息」,不是發LINE,也沒有擲杯…或是擲銅板…到底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