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9/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姐弟|

姐弟|
从工作室步行过来这里,需要跨过一条桥。工作室的位置在霹雳州,跨过桥后再走一会就到了雪兰莪。所以我每天都如此步行跨州去吃早午饭。
沿着马路走,需要小心翼翼的,因为马来西亚的马路如常没有设计人行道,更不用说这种被遗弃的小镇。但这桥却设有一个特殊通道,大概是给单车之类过的。
过桥不久,左边有着建筑,但建筑的位置和马路逐渐偏离。马路被岁月抬升了,而建筑就像考古坑里的古建筑,需要从马路走下。 店前有着一副很厚的墙墩,看着就是战前的产物,中间夹着白钢的横条,大概是顶替过往损坏的铁或木条。洁亮的白钢和斑斓的老墙反差非常。而转过身,见一小木店内置放了一排白钢厨房桌,还有面包机烤炉等设备,亦是显得反差非常。 这时见前面煮面的炉台已收拾干净,餐具筒也满上并聚在同一张桌子上,即是收摊的景象。 一伙七八人围在一桌子上,桌上摊了好些丢弃饭盒有些白饭有些菜肴。视乎员工餐。 “吃先,吃先,等下再做。” 一男人唤着一还在收拾座椅的老人。 “来来来,叠买这排就去。” 长得一脸老实人老员工的老人,手不又熟练的一边操作一边回答。 “酱迟来你,今天。都收档了咯,要。“ 老板娘见我说,这所谓不规范的语句已成市井口语,语言自身的演变,有人称病态亦有人归为地方文化特色。 一女孩在那围坐上起了来,进厨房端出了我惯例的配套。咖啡,烤面包。这钟点确实有点迟了,但对于我的不规律工作而言,亦很难完全对点。就像这时间点上还偶尔有几个大概从高速公路转进来,休息或纯粹找好吃的嘴馋外地人。 那七八人端着自己的一个饭盒,夹过一轮菜,各自有自己习惯的吃饭位置,有的靠着门边向外看,有的坐在隔壁空桌试图宽阔些,有的就坐正在那桌上。员工都已显得上了年纪,当中有两年轻人,一男一女。 姐弟俩。 我桌上的是两颗圆烤包,夹有kaya酱和牛油,还有一杯招牌咖啡,其最大特色就是杯口放了一大颗黑色的爱心。一颗由kopi o冰起来的心型冰块,甚是有趣。在这样的朴实老店,出这样趣怪的点子,即是这对姐弟的点子。 话说,年前。附近有家咖啡店计划结业。希望让这家店顶手,其技术。开价二十千,转让咖啡冲泡和制作面包的技法,当然涵盖所有器具。这家老板早已慕名那已过五十年的老师傅制作咖啡面包的技术。决意出钱接手。但过程中,两家都有自己的心结。首先,承接方需要派他们员工过去学习一段时间,而这里的老员工都上年纪,怕都记不上心。而过手方的老板娘,却老不死的看不开这自己秘决,不舍得出顶。硬要让自己那对餐饮业毫无兴趣的孩子继承。 再者,一个比较关键的概念即是,这样就继承了那老咖啡店的招牌,自己这家店虽然相对年轻,但也已经营近二十年。犹如要自己入赘到他家之说。 最后,对方说不过家中女人。这计划被搁置。 两家老人都为这事烦恼不已,就这两姐弟提出了疑惑。他们实在不觉得学个冲咖啡烤面包为什么需要那么贵。建议老爸把那笔钱出来,自购相应器材。并自己去烘培学院学习了短期的烘培班,主要学习制作这圆面包。一方面又对这饮料开启了吸引眼珠的噱头。 虽然有传言是,姐姐在高中时候追求男生而制作的kopi beng。然而当时她用袋子装上,爱心的冰块沉浸在黑色的咖啡内,年轻的小伙子没有那细心发现。最后也没发展出恋曲。 对面饭桌传来姐姐对弟弟的日常挖苦,在一众老人堆中显得分外活力。这貌似老旧的老店,有新力军愿意接手或许才是有意思的地方。而那近一甲子的店,不设法传承,恐怕真的只有随入棺材的份了。 \ 故事虚构 纯粹臆想 并无考究 和实际店家无关 除了食物 拍摄图片 店家地点在Tanjung Malim的泰华 #咖啡 #爱心 #海南咖啡 #圆面包 #烤面包 #早餐 #老店 #美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