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專題|2018 女影台灣競賽|現實的哪一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是導演陳芯宜拍攝「海筆子劇團」紀錄片,紀錄跨時十二年。

「海筆子劇團」由日本導演櫻井大造帶領,這樣一個沒有政府補助或企業贊助,演員也不支薪的劇團,上演的與其說是戲劇,不如說是行動。劇團的演出空間是在閒置空地搭帳棚進行表演,且從導演到演員到其他工作人員⋯⋯都參與搭與拆帳棚以及各種事務,實踐著人人平等、沒有階級分野的哲學。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帳篷劇」興起於 60 年代末的日本,櫻井大造在 1984 年成立了「野戰之月」,以東京、廣島、北九州這三個城市為演出地點,1999 年到台灣進行帳篷演出後,因為一次現場反饋,讓導演決定在台灣深耕,也促成 2005 年「海筆子劇團」的成立。

《大帳篷》從數個面向領觀眾認識帳棚劇與「海筆子」,除了有表演和日常事務的紀錄、長期紀錄團員的心理變化、劇團理念的闡述和辯證,還包含了兩個重要事件,即 311 核災後,劇團赴日進行演出,以及以劇場演出參與樂生保衛運動。

紀錄片的前半部讓原本不熟悉「海筆子」的觀眾慢慢認識這個劇團,不同於人們多半將戲劇想得光鮮亮麗且感覺良好,帳棚劇卻是似乎貧窮、機動、有某種對演員和觀眾的嚴厲。但當觀眾開始將劇團看為典型的社會對抗或運動時,紀錄片進一步引入導演櫻井大造在不同場合的演講或訪談來再三釐清劇團所抱持的理念,以及演員和觀眾在多年參與的過程中所收束的領悟。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紀錄片中,櫻井大造談到,「面前有一個現實,但我處在這個現實之外,創造一個批判該現實的場域,這並不是我的表現論,這種關係是基於某種近代戲劇的概念。我的態度是,不承認我們現在所在的現實,也就是說,不是在現實面前創造虛構,而是把現實虛構化。我不認為我們現在生活的現實是現實,我們做戲的行為本身就是把現實變虛構。」如此理念是比單純的批判更為基進的,可推廣的難度亦提高了。

可紀錄片《大帳篷》在介紹、釐清這樣一種世界觀之外,更努力展現海筆子劇團作為一處專注的場域,如何改變了流連或通過這裡的人們的生命。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並不是每個來劇場的人都能立刻懂得導演櫻井大造的主張。紀錄片長期拍攝了幾位演員,他們在白天奔波勞碌後,下班了還要趕來排練或表演,他們要的到底是什麼?他們獲得什麼?是什麼讓他們繼續支持下去?在作為創作者的導演那裡,那個所謂的現實,是否和這些原本是社會中小人物所理解或對抗的現實是同一個?

都說「人是最重要的」,但我們真能對此懂得、接納到什麼地步呢?當所有人不得不在一個帳棚下,一處如藝評人和導演都說「帳棚就是監獄」的這樣一個場域裡,演員和觀眾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所能得到的最終啟示會是什麼?

《大帳篷》表面上看來是對「海筆子劇團」非常詳細的紀錄,但其實遠多於此,關於這個劇團到底是什麼、要什麼,真正的答案會直到最後才揭曉。

《臨時工》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臨時工》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許慧如的《臨時工》,從片名與題材看來,容易誤會為通常的社會關懷或議題式紀錄片,但許慧如延續了一貫的作者性格,在處理這部紀錄片時,採取的是更接近實驗片或甚至從某個意義來看有點另類劇情片意味的非典型方式,創作出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

紀錄片一開始,有這樣的字卡:「為了拍攝臨時工,我們聘僱幾位臨時工來扮演臨時工」。三名臨時工站在一面漆成綠色的門版(綠幕)前,搭配著各自的口白交代背景。三人即將在一個廢棄工廠的一處空間裡工作。

星期一,臨時工進駐現場、初步整理,星期二,清掃與布置環境,星期三,空間大致確立下來,三人開始進行油漆工作,並有了更明確的互動。這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空間,沒有其他人,所有工作、活動都在同一個平面上,沒有死角。

《臨時工》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臨時工》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臨時工為年紀相仿的中年男女各一,以及一名年輕男子。三人原本互不相識,但在相處的過程中,卻漸漸有了如同一家人的默契,無論是中年男女之間的,或他們分別和年輕男子之間如同父子、母子的氣氛,

《臨時工》一方面處在特殊的冷調氣氛,但另一方面,在臨時工之間快速熟稔的自然、友善氛圍裡,又瀰漫著幽默和溫馨。選定的環境在整理過後,變成乾淨的三面白牆(甚且還有一株妝點氣質的樹),像攝影棚裡的一處中產階級家屋,三個人一邊聊天一邊忙於手上工作,原本關於「臨時工」的社經邊緣處境,在這個情境裡換上了不同面貌,他們在此刻卸下弱勢的身份,回到最單純的「人」,過著生活、和他人相處。

但這絕非浪漫化或抹除了現實真實的不均勻,而是藉著將元素重整,讓觀眾看到臨時工們也如同我們過著生活、有所憂慮、有輕鬆與困惑的時刻,換句話說,他們不是「工具」,更不是用過即棄的拋棄式物件,那個人們以為絕境的底層風景,他們的生命與生活,仍持續延伸著,找尋著新的出路,無論人們是否能想像、是否在意。

《臨時工》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臨時工》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短短三十分鐘,裡頭是三個人或者興起地熱絡、或者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他們一邊說話仍一邊專心於手上的工作,時間到了就吃便當、下班就騎機車離開,這個他們正工作其中的廢墟一角像個舞台,在這一刻,他們非但不是之於大眾的弱勢者,他們且是人們熱切關注、追蹤的演員,我們想著,接下來會怎樣呢?他們在想些什麼呢?他們各自與互相的故事,後來都怎麼了呢?

這是一個極深邃、耐人尋味的反轉,儘管簡陋,卻依然是舞台,用戲劇的對峙反省、挑釁了臨時工與大眾之間那個曾被以為理所當然或難以搖撼的關係。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The Moving Tent)
陳芯宜|2018|台灣|紀錄片|彩色|113分鐘|日語、國語
2018.10.08(一)20:50@光點華山2廳
2018.10.14(日)10:30@光點華山2廳
《臨時工》(Temporary)
許慧如|2017|台灣|實驗紀錄|黑白&彩色|30分鐘|台語、國語
2018.10.08(一)18:30@光點華山2廳
2018.10.12(五)11:30@光點華山1廳




raw-image

【釀電影 X 2018 女性影展】專題
台灣競賽|《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臨時工》|現實的哪一邊? by 黃以曦
台灣競賽|《再會馬德里》《離巢》|我們如何在照鏡子的時候不要僅看見自己? by 葉家瑜
台灣競賽|《2號球衣》《亮亮與噴子》《133公里》《小文空仔與那隻羊》|少女心事有誰知 by 施彥如
台灣競賽|《鄉愁/餘像》《關於他的故事》《曜》《一如往常》|看影片跟看相片,哪一個比較惆悵? by 汪正翔
國際觀摩|《失控夜狂奔》《邊緣媽咪日記》《叢林日常》|在家庭課題裡我們都會犯錯,那是因為我們是人 by 陳太陽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齣大溪】是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召集在地居民與志工,於有上百年歷史的李騰芳古宅做的社區劇場演出,2019 年從 9 月 28 號開始到 11 月 17 號連演八場,呈現在地文化與老宅背後的精彩民俗故事。
Thumbnail
【一齣大溪】是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召集在地居民與志工,於有上百年歷史的李騰芳古宅做的社區劇場演出,2019 年從 9 月 28 號開始到 11 月 17 號連演八場,呈現在地文化與老宅背後的精彩民俗故事。
Thumbnail
居住的地方若是文化沙漠,那就會失去歸屬感, 人們對於家若是只剩休息,同樣會失去歸屬感。 既然歸屬感那麼重要,我們就需要投入,讓他有點溫度 即便忘記,可以再回想起來。 總有些人會覺得目標不在這,能過生活就好了/最重要, 好了/最重要,指得究竟是什麼呢? 關於做戲,我能不會汲汲營營的 但如果有價值的事情
Thumbnail
居住的地方若是文化沙漠,那就會失去歸屬感, 人們對於家若是只剩休息,同樣會失去歸屬感。 既然歸屬感那麼重要,我們就需要投入,讓他有點溫度 即便忘記,可以再回想起來。 總有些人會覺得目標不在這,能過生活就好了/最重要, 好了/最重要,指得究竟是什麼呢? 關於做戲,我能不會汲汲營營的 但如果有價值的事情
Thumbnail
一段關係走到已經看得到崩壞時,早已累積了如溫水煮青蛙般長久的瑣碎嫌隙、冷戰與大小衝突,第三者的出現,往往只是兩隻共同被煮的其中一隻青蛙的逃生出口,其實,不論第三者有否出現,這段關係都早已在瀕臨死亡的水深火熱中。
Thumbnail
一段關係走到已經看得到崩壞時,早已累積了如溫水煮青蛙般長久的瑣碎嫌隙、冷戰與大小衝突,第三者的出現,往往只是兩隻共同被煮的其中一隻青蛙的逃生出口,其實,不論第三者有否出現,這段關係都早已在瀕臨死亡的水深火熱中。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伍   當代影像不再直接捕捉光線的事實,而是以訊號的方式逐一將現實的光加以記錄。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伍   當代影像不再直接捕捉光線的事實,而是以訊號的方式逐一將現實的光加以記錄。
Thumbnail
排練與正式演出界線的模糊,並和劇情互為內外,所提醒的,回到身為「一個人」的真實:社會跟家庭成為某種「虛擬」關係的個體看待世界的方式,以至於《歡樂時光》法庭場中那樣排演感的荒謬,與可笑地對現實的「出戲感」,這樣具有某種解放意圖。
Thumbnail
排練與正式演出界線的模糊,並和劇情互為內外,所提醒的,回到身為「一個人」的真實:社會跟家庭成為某種「虛擬」關係的個體看待世界的方式,以至於《歡樂時光》法庭場中那樣排演感的荒謬,與可笑地對現實的「出戲感」,這樣具有某種解放意圖。
Thumbnail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Thumbnail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Thumbnail
我心目中演出女演員的人是若尾文子,寄物櫃檯負責人的妻子是希林。之後,十五年過去,這部劇本在名字、舞臺和演員都改變下,重獲新生。本書便是跟著這段創作誕生過程的部分紀錄。
Thumbnail
我心目中演出女演員的人是若尾文子,寄物櫃檯負責人的妻子是希林。之後,十五年過去,這部劇本在名字、舞臺和演員都改變下,重獲新生。本書便是跟著這段創作誕生過程的部分紀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