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Uber 為何被打壓? 創新其實從來不是顆無敵星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Uber 嚴重威脅計程車產業
過去兩天,在所謂的科技圈有一個蠻受矚目的新聞,就是交通部擬規範 Uber 不能夠如計程車一般來巡迴攬客,並且單趟行程必須超過一個小時,不能有短程載客。當然,此新聞一出,網路上一如往常,有許多人出來抗議 Uber 這樣的創新被打壓有害台灣的新創環境。所以,本期的M觀點數位經濟觀察,就來與大家一同探討到底Uber 的問題本質在哪裡,以及政府到底該怎麼樣來監管如同 Uber 這樣破壞既定產業規則的新創。

Uber 的本質

首先,我們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理解 Uber 商業模式核心的本質。簡單來說,Uber 的核心商業模式,就是一種新型態的計程車服務。本質上,Uber 就是賺把你從 A 地運送到 B 地的錢,只是在這過程中,負責運送的車輛,並不是計程車,媒合的平台,是一個完善的叫車APP,而在這中間的過程,還產生了大數據與平台用戶,讓整個商業模式有更多可能的觸角。
最早 Uber 在台灣,是負責媒合任何有車想要打工賺點零用錢的業餘駕駛人與乘客,但是這個模式的問題太大,加上 Uber 在整個與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也問題多多,所以最後在政府的要求與介入之下,Uber 轉型成以租賃車為服務主力的模式,以有職業駕照的司機,來取代業餘駕駛人,似乎 Uber 在台灣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當然真相絕對是,並沒有。
對於計程車業者來說,Uber 的模式轉型,只是稍微減低了競爭壓力,畢竟租賃車的數量總比一般私家車少得多。根據計程車業者自己的表示,Uber 在目前的營運模式之下,讓他們少了足足三成的生意。這數字或許可能有誇大之嫌,但即使只少了 20% 的收入,對任何人來說也都是難以承受的,不信的話,問問你自己,你願意現在立刻少領 20% 的薪水嗎? 如果你不願意,那又為什麼要逼計程車司機願意呢?
所以,Uber 的問題,最終還是回歸到利益分配這個關鍵上。短程交通運輸的大餅,原本只有計程車能吃,現在 Uber 帶著租賃車業者一起來搶,自然原本計程車業者能夠分到的大餅就變少了。在這樣的狀況下,除非 Uber 完全被禁止,或者是被層層限制剩下不到 10% 的市占率,否則計程車業者對於 Uber 的抗爭,基本上是不可能停的。而對於民選政府來說,計程車業者的龐大從業人員的選票,絕對是不能輕忽的,所以即使 Uber 解決了繳稅的問題,解決了職業駕照的問題,為什麼還是不能高枕無憂,其實關鍵就在此。

只是分餅、沒有創造出新的大餅

絕大多數共享經濟商業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並非創造出一塊新的大餅,而是去跟舊的大餅搶生意。如果該行業是屬於比較少管制的行業,原本的業者只能自求多福進行轉型。但如果行業是屬於一個政府高度管制的行業,如計程車業或者是金融業,那自然而然,政府不可能不介入干預,因為對於理論上要做公正仲裁者的政府,是不能夠有所偏袒的,如果既有業者需要受到這些管制,憑什麼新進場者明明做的是同樣的生意,只因為模式稍有不同,就可以說不要受到管制?
要知道,任何的管制法規,即使看起來再蠢,背後一定都有被立法的原因。為什麼台灣對於 P2P 的金融借貸管制甚嚴,你只要回頭去看看當年的鴻源案,你就知道不管制會發生什麼下場了。看看中國現在 P2P 金融借貸平台倒的倒關的關,當初批評台灣政府不開放 P2P 就是阻礙金融創新的人真的該出來公開道歉。
對於有些人來說,創新這兩個字,就好像是顆無敵星星,不管你做的是什麼行業,做的是什麼模式,只要有點新意,就可以冠上創新之名,要求政府與民間社會支持。但是這種做法,總有一天會踢到鐵板,因為這顆無敵星星,在真正的利益分配之前,是會被嚴苛檢視的。要知道,要求政府跟社會支持新創最合理的理由,其實是創新可以替社會帶來更大的利益。但如果今天這個利益只是並非把大餅變大時,只是搶同塊餅的分配,甚至是創造負面利益時,自然而然,這顆無敵星星就不再無敵。
當然,嚴格來說,Uber 除了搶生意以外,並非沒有創造任何價值。為什麼很多乘客喜歡 Uber,是因為 Uber 提供了一個更高品質版本的計程車。Uber 的很多作法,如浮動費率、客戶評分等,其實是更先進的模式,也有其在商業上創造出的價值。如果我是計程車業者,我一定會很認真地想要把這些模式 COPY 進來。
可惜的是,政府的法規不一定允許,如浮動費率。

政府該怎麼做

所以,政府在面對 Uber 這件事,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 Miula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是必須大幅修改計程車的法規,把這個行業適度 de-regulation,讓原有的計程車業者,以及 Uber,站在同樣的立場上,在同樣的規則下競爭。政府該仔細衡量當初計程車業的所有管制手段存在的意義,並且取消掉不合時宜的部分,讓科技與商業機制,取代大政府的監管。
捫心自問,即使你認為有些問題一定需要被檢視,但你真的信任政府的檢視嗎? 科技與商業模式的進步,在很多問題上,其實透過科技處理,很可能已經會比政府來執行更有成效。政府硬要管,其實很難管好,結果就是兩邊都不滿意都不討好。唯一的有效解方,就是讓市場來處理。
透過去管制化,讓計程車行業有更彈性更符合新世代科技的法規。在那之後,就讓各家計程車業者與 Uber 之間,真正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勝出吧。
avatar-img
13.8K會員
269內容數
科技巨頭解碼,是一個討論科技產業趨勢與解析科技巨頭動向的付費電子報。我們將以專業的角度,來讓讀者理解,科技與商業的力量將如何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跟上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技巨頭解碼 的其他內容
Flickr 取消免費帳戶的1TB空間,代表著網路上流量模式的衰退,以及訂閱模式的重新興起。到底這趨勢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這兩天在科技產業界,最讓人震驚的消息,就是 IBM 進行了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案,以 340 億美元 63% 的溢價,要買下知名的 Linux 發行版本軟體商 Red Hat。
微軟交出最新的財報,而從財報數字來看,微軟完全就是個復活的巨人。到底微軟是做對什麼事,才讓微軟重新起飛呢? 本文就從微軟的財報,來看看未來這個軟體巨人的發展方向。
Flickr 取消免費帳戶的1TB空間,代表著網路上流量模式的衰退,以及訂閱模式的重新興起。到底這趨勢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這兩天在科技產業界,最讓人震驚的消息,就是 IBM 進行了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案,以 340 億美元 63% 的溢價,要買下知名的 Linux 發行版本軟體商 Red Hat。
微軟交出最新的財報,而從財報數字來看,微軟完全就是個復活的巨人。到底微軟是做對什麼事,才讓微軟重新起飛呢? 本文就從微軟的財報,來看看未來這個軟體巨人的發展方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11222  感謝臉書上的朋友的支持,昨天的發文馬上就有人訂車了^_^真的謝謝大家 現在開Uber已經合法了 小黃司機們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模式讓這個跨國的企業終於在台生根 關於這個部分的愛恨情愁以及計程車品牌的選擇,日後找時間再寫。 肚子裝滿湯圓的今天來聊聊,為什麼我想開車: 在
Thumbnail
臺灣外送產業權益促進聯盟代表王郁揚表示,雖然目前已有一些地方自治條例和中央行政命令試圖規範外送產業,但這些措施往往缺乏強制性,無法全面解決問題,他強調,唯有通過制定專門的外送產業專法,才能真正建立一個公平、安全、可持續發展的外送產業生態系統。
Thumbnail
當代法律 "Uber Eats(吃)熊貓行不行" 研討會@09 - 12:00 競爭法是我的菜:數位經濟之外送平台事業申請結合之法律經濟分析, key points : ◆申請當事人之產值合計逼近 NT1500億元 ◆併購(結合)的產品/服務市佔率約為80% ◆對於市場競爭的利益 v. 不利
Thumbnail
近年來,外送平台在台灣蓬勃發展,Uber Eats和foodpanda兩大龍頭更是佔據了大半市占率。這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造成外送市場獨占,導致價格上漲、服務品質下降?其實,在經濟學中,獨占和寡占都是常見的市場型態。當一個市場只有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時,這些企業就能夠控制一切
Thumbnail
「要被割韭菜啦~~~」這不是在講股票,而是這幾天許多台灣人(特別是外食族群)都在關心的新聞之一,就是Uber宣布以9億5000萬美元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 許多台灣人都擔心這樣的併購有壟斷行為,也有人希望公平會能夠以「避免壟斷」來反對此筆併購。
Thumbnail
最近在日本各地城市陸續開放uber,然而,由於對本地合法交通從業者的保護,uber仍面臨法規限制。其中加賀市號稱日本第一個開放uber的城市,但要成為合法uber司機並不容易。文章也提到日本式共乘服務的情況以及作者在日本使用uber的心得。
Thumbnail
專訪 Essencemediacom Client Lead鄒堅治、Lead of Strategy金佳諭 文/貳貳叄 圖/Essencemediacom提供   Uber Eats於2016年進入台灣市場,始終貫徹著品牌的核心精神——讓任何人、在任何時刻、都能輕鬆
Thumbnail
Uber已經開始成為產生正現金流的怪獸,補貼消耗戰的時代已經結束,有更多餘裕衝刺獲利。而Grab還在東南亞競爭激烈的殺戮戰場上拼搏。
Thumbnail
本篇從“ Uber薪水小偷” 的和解案例開啟 DePIN 在共享出行的討論,並提出最近的去中心化共乘協議TRIP。
Thumbnail
在美國最近幾年很流行的一種被動收入-共享汽車平台getaround和turo兩大家競爭對手 搜尋欄位打上turo/getaround相關的入門關鍵字,人人都可以做微型的創業生意! 這種經濟模式,就是在家中閒置的車輛變現化,讓自己沒有要使用的時間中,把車子用到大的利用程度,跟airbnb一樣的
Thumbnail
20211222  感謝臉書上的朋友的支持,昨天的發文馬上就有人訂車了^_^真的謝謝大家 現在開Uber已經合法了 小黃司機們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模式讓這個跨國的企業終於在台生根 關於這個部分的愛恨情愁以及計程車品牌的選擇,日後找時間再寫。 肚子裝滿湯圓的今天來聊聊,為什麼我想開車: 在
Thumbnail
臺灣外送產業權益促進聯盟代表王郁揚表示,雖然目前已有一些地方自治條例和中央行政命令試圖規範外送產業,但這些措施往往缺乏強制性,無法全面解決問題,他強調,唯有通過制定專門的外送產業專法,才能真正建立一個公平、安全、可持續發展的外送產業生態系統。
Thumbnail
當代法律 "Uber Eats(吃)熊貓行不行" 研討會@09 - 12:00 競爭法是我的菜:數位經濟之外送平台事業申請結合之法律經濟分析, key points : ◆申請當事人之產值合計逼近 NT1500億元 ◆併購(結合)的產品/服務市佔率約為80% ◆對於市場競爭的利益 v. 不利
Thumbnail
近年來,外送平台在台灣蓬勃發展,Uber Eats和foodpanda兩大龍頭更是佔據了大半市占率。這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造成外送市場獨占,導致價格上漲、服務品質下降?其實,在經濟學中,獨占和寡占都是常見的市場型態。當一個市場只有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時,這些企業就能夠控制一切
Thumbnail
「要被割韭菜啦~~~」這不是在講股票,而是這幾天許多台灣人(特別是外食族群)都在關心的新聞之一,就是Uber宣布以9億5000萬美元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 許多台灣人都擔心這樣的併購有壟斷行為,也有人希望公平會能夠以「避免壟斷」來反對此筆併購。
Thumbnail
最近在日本各地城市陸續開放uber,然而,由於對本地合法交通從業者的保護,uber仍面臨法規限制。其中加賀市號稱日本第一個開放uber的城市,但要成為合法uber司機並不容易。文章也提到日本式共乘服務的情況以及作者在日本使用uber的心得。
Thumbnail
專訪 Essencemediacom Client Lead鄒堅治、Lead of Strategy金佳諭 文/貳貳叄 圖/Essencemediacom提供   Uber Eats於2016年進入台灣市場,始終貫徹著品牌的核心精神——讓任何人、在任何時刻、都能輕鬆
Thumbnail
Uber已經開始成為產生正現金流的怪獸,補貼消耗戰的時代已經結束,有更多餘裕衝刺獲利。而Grab還在東南亞競爭激烈的殺戮戰場上拼搏。
Thumbnail
本篇從“ Uber薪水小偷” 的和解案例開啟 DePIN 在共享出行的討論,並提出最近的去中心化共乘協議TRIP。
Thumbnail
在美國最近幾年很流行的一種被動收入-共享汽車平台getaround和turo兩大家競爭對手 搜尋欄位打上turo/getaround相關的入門關鍵字,人人都可以做微型的創業生意! 這種經濟模式,就是在家中閒置的車輛變現化,讓自己沒有要使用的時間中,把車子用到大的利用程度,跟airbnb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