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2/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媽媽說我不可以愛上機器人《Electric Dreams神通情人夢》1984

自從50年代第一台商用電腦UNIVAC I出現掀翻了整個世界,Electric Dreams(1984)作品也反映這樣的世界觀與預見後世人與AI的依存關係。80年代片中已呈現AI物連網所能完成的事,電腦無上限的學習能力、資料演進與分析聲波,甚至已能與人類對談關於「愛」的生命哲學大哉問。
電腦Edgar鮮明的角色特性與聲音 透過 Bud Cort為電腦配音賦予人性,國外評論認為相較於《2001: A Space Odyssey》裡殺人機器HAL 9000的冷調,顯然Edgar的聲音表現輕柔、有童稚、脆弱的一面。大量2D圖像設計與電影中出現的照片,呈現電腦的想像力與個性。
Edgar對女主角Madeline(Virginia Madsen飾)的虐戀,取樣〈Cyrano de Bergerac〉(風流劍客/大鼻子情聖,主角自卑不敢向心儀女子表露心意,反幫助他人追求女子)章節。此外也有向第一台商用電子計算機UNIVAC I緬懷致敬(1951)年由雷明頓蘭德公司發售)的情懷。
Photo From IMDb
Photo From IMDb
流行音樂、電子物件音效的作用 配樂家Giorgio Moroder精準找到本片音樂調性,且影片混雜各式流行藝人音樂,包括Culture Club、 Heaven 17、Jeff Lynne等。古典音樂則如Madeline在學校練習Tchaikovsky〈Waltz of the Flowers〉、Edga與Madeline合奏Bach〈Minuet〉等。
1984年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此片混雜著電子小零件、搖滾與經典音樂、各式圖像等。當然遙控汽車、電子手錶、數據機、B.B.Call、超市結帳機等聲源,更是傳達生活充滿電子用品的音效。
首場人機合奏:Edgar透過連線使用Miles(Lenny von Dohlen飾)B.B.Call演奏
數位聲波取代肉體依存傾訴愛意 片中最好也最經典場景為電腦與女主角一同合奏巴哈J.S.Bach"Minuet",隨著電腦AI的增長,它的學習能力與表現對女主角的傾慕,音樂聲線的表現方式也不同;從一開始尚抓不到正確音符的生澀與停頓,到後來女主角在男主角房裡看到電腦按下按鍵後,電腦演奏出的音樂不但有和弦編制且飽滿極富感情,甚至讓女主角感動落淚。這位電腦人物彷彿從嬰幼兒狀態、成長為叛逆少年的情緒反應、善妒也敏感。
另一個機器與人類琴瑟和鳴情感交流的演出範例;《Bicentennial Man 變人》(1999)當中,也有One/ Andrew (Robin Williams飾)與Little Miss(Embeth Davidtz飾)一起彈琴,轉眼Little Miss從小女孩轉為充滿女人味的美麗女子。
導演Steve Barron最著名的是執導Michael Jackson's〈Billie Jean〉MV。
義大利電子音樂家Giorgio Moroder為本片打造配樂,是早期電影配樂中以電子音樂製造聲效的先驅者之一。後期仍活躍於電子音樂,知名法國電音雙人組Daft Punk於2013年《Random Access Memories》合作概念專輯,也邀請到Giorgio Moroder這位大師一同合作《Giorgio by Moroder》一曲。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影聲音隨筆Sounding A-Z】網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