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分析治療真心話1:個案有時必須覺得她可以影響治療師
2
分析治療真心話2:精神分析之自由聯想,不能不看這一篇!
3
《關於性》、《關於愛》、《關於夢(性與愛)》:在浮雲與水波之間流轉的情與慾
4
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精神分析師的斜槓人生
5
《懼裂》The Substance:自戀創傷使人瘋魔,至死方休的自戀成癮症
1
分析治療真心話1:個案有時必須覺得她可以影響治療師
2
分析治療真心話2:精神分析之自由聯想,不能不看這一篇!
3
《關於性》、《關於愛》、《關於夢(性與愛)》:在浮雲與水波之間流轉的情與慾
4
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精神分析師的斜槓人生
5
《懼裂》The Substance:自戀創傷使人瘋魔,至死方休的自戀成癮症
從影劇夢見精神分析
《關於性》、《關於愛》、《關於夢(性與愛)》:在浮雲與水波之間流轉的情與慾
這篇文章評論挪威導演Dag Johan Haugerud的「性愛夢三部曲」:《關於性》、《關於愛》、《關於夢(性與愛)》。影評從精神分析、性別認同、社會規範等面向深入探討電影內容,並以精湛的文筆和豐富的學術引用,闡述導演如何以溫柔而深刻的筆觸,呈現當代愛情與親密關係的多樣面向。
2025/08/08
7
從《馴龍高手》真人版學到的人生課程:給青少年及父母的心理指南
看完《馴龍高手》真人版電影後,青少年與父母可以學習到寶貴的人生功課。青少年應學習接納獨特性、保護內心空間、持續學習、勇敢追尋自我,並學習合作。父母則應學習欣賞孩子獨特的樣貌、給予支持與理解、接納孩子的叛逆期,並在世代交替中,以身作則,傳遞價值觀,但不強迫孩子接受。
2025/07/05
12
《越越獄試》:從現實中脫逃,只因哀悼難熬
西班牙電影《越越獄試》探討主角因喪妻之痛產生病理性哀悼,透過故意犯罪尋求監禁,逃避面對現實與罪惡感。文章從精神分析角度特別是英國克萊恩理論,來剖析「被害型罪惡感」與「憂鬱型罪惡感」之差異,並比較其他電影中男性角色面對創傷的相似之處,探討男性在面對失落時的困境與療癒過程。
2025/06/26
6
《她眼中的世界》:直面死亡的女性凝視
本片描繪二戰女攝影師黎米勒(Lee Miller)的傳奇一生,從時尚名模到戰地記者,她的經歷改寫了女性定義,也呈現了創傷、性別、戰爭與女性視角等議題。文章分析了電影中的女性在場、凝視與見證,以及黎米勒與凱特溫絲蕾的勇敢與堅毅,並以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等角度詮釋黎米勒的攝影作品及人生選擇。
2025/06/14
10
2
《喵的奇幻漂流》:如臨深淵的本體焦慮詩歌
《喵的奇幻漂流》是一部獲獎無數的拉脫維亞動畫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覺風格、深刻的哲學意涵和對本體焦慮的探討引發廣泛關注。本文深入分析電影的藝術表現、主題思想以及與精神分析理論--特別是比昂Wilfred Bion--的關聯,並探討其引發觀眾對於生命、死亡與存在意義的反思。
2025/06/06
11
《秘密與謊言》:秘密揭曉的團圓飯有多艱難?
《祕密與謊言》是一部探討家庭祕密與謊言、人際關係及情感創傷的英國電影,透過三個主要角色的故事線交織,展現社會議題、階級差異與種族隔閡對個人及家庭的影響。此影評除劇情概要外,亦深入分析角色心理,結合精神分析理論探討祕密的本質及其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並點出嫉妒與想像的缺憾皆為內心祕密的一部分。
2025/02/08
23
東京私密景點:追尋《我的完美日常》中的公廁足跡
本文描述作者追蹤電影《我的完美日常》中出現的東京公廁景點的經歷,並分享在東京步行探訪景點的心得,以及作者對電影與人生的感悟。
2024/12/30
39
6
《情書》:悼中山美穗
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不僅僅是一部純愛電影,更深刻探討死亡、悼念和記憶的主題。透過主角的情感回憶,觀眾能體悟到伴侶間隱藏的過去,以及如何重新理解青春歲月。在這部經典影片中,死亡的現實交織著內心的悼念,使得每一次的回顧都富有新的訴說。中山美穗分飾兩角演技出色,讓我們深深懷念並哀痛。
2024/12/08
31
2
《懼裂》The Substance:自戀創傷使人瘋魔,至死方休的自戀成癮症
《懼裂》是一部融合科幻肉體恐怖和心理驚悚的電影,探討了主角伊莉莎白在面對中年危機和容貌焦慮時的扭曲心理。故事中,她由於追求完美而陷入內在自我衝突的世界,揭示了破壞性自戀的意涵。電影以其獨特的美學和驚悚元素,引發觀眾對社會對女性外貌標準的深思,並以類似於哥德式小說的手法,描繪出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2024/11/01
45
致所有費力、尷尬而腳步蹣跚的老爸們(之一):我看《巴黎,德州》
本文探討了父愛的缺口如何影響我們對父親的情感,透過電影《巴黎,德州》來理解父子關係的複雜性。作者指出,父愛往往並不像母愛那般直接,卻依然在家庭中佔有重要地位。文章還分析了父親在家庭角色中的挑戰與矛盾,以及電影如何呈現這些情感和回憶的深度。結尾強調父子之間理解與和解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勇敢探索這段關係。
2024/08/18
45
9
查看更多
《關於性》、《關於愛》、《關於夢(性與愛)》:在浮雲與水波之間流轉的情與慾
這篇文章評論挪威導演Dag Johan Haugerud的「性愛夢三部曲」:《關於性》、《關於愛》、《關於夢(性與愛)》。影評從精神分析、性別認同、社會規範等面向深入探討電影內容,並以精湛的文筆和豐富的學術引用,闡述導演如何以溫柔而深刻的筆觸,呈現當代愛情與親密關係的多樣面向。
2025/08/08
7
從《馴龍高手》真人版學到的人生課程:給青少年及父母的心理指南
看完《馴龍高手》真人版電影後,青少年與父母可以學習到寶貴的人生功課。青少年應學習接納獨特性、保護內心空間、持續學習、勇敢追尋自我,並學習合作。父母則應學習欣賞孩子獨特的樣貌、給予支持與理解、接納孩子的叛逆期,並在世代交替中,以身作則,傳遞價值觀,但不強迫孩子接受。
2025/07/05
12
《越越獄試》:從現實中脫逃,只因哀悼難熬
西班牙電影《越越獄試》探討主角因喪妻之痛產生病理性哀悼,透過故意犯罪尋求監禁,逃避面對現實與罪惡感。文章從精神分析角度特別是英國克萊恩理論,來剖析「被害型罪惡感」與「憂鬱型罪惡感」之差異,並比較其他電影中男性角色面對創傷的相似之處,探討男性在面對失落時的困境與療癒過程。
2025/06/26
6
《她眼中的世界》:直面死亡的女性凝視
本片描繪二戰女攝影師黎米勒(Lee Miller)的傳奇一生,從時尚名模到戰地記者,她的經歷改寫了女性定義,也呈現了創傷、性別、戰爭與女性視角等議題。文章分析了電影中的女性在場、凝視與見證,以及黎米勒與凱特溫絲蕾的勇敢與堅毅,並以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等角度詮釋黎米勒的攝影作品及人生選擇。
2025/06/14
10
2
《喵的奇幻漂流》:如臨深淵的本體焦慮詩歌
《喵的奇幻漂流》是一部獲獎無數的拉脫維亞動畫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覺風格、深刻的哲學意涵和對本體焦慮的探討引發廣泛關注。本文深入分析電影的藝術表現、主題思想以及與精神分析理論--特別是比昂Wilfred Bion--的關聯,並探討其引發觀眾對於生命、死亡與存在意義的反思。
2025/06/06
11
《秘密與謊言》:秘密揭曉的團圓飯有多艱難?
《祕密與謊言》是一部探討家庭祕密與謊言、人際關係及情感創傷的英國電影,透過三個主要角色的故事線交織,展現社會議題、階級差異與種族隔閡對個人及家庭的影響。此影評除劇情概要外,亦深入分析角色心理,結合精神分析理論探討祕密的本質及其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並點出嫉妒與想像的缺憾皆為內心祕密的一部分。
2025/02/08
23
東京私密景點:追尋《我的完美日常》中的公廁足跡
本文描述作者追蹤電影《我的完美日常》中出現的東京公廁景點的經歷,並分享在東京步行探訪景點的心得,以及作者對電影與人生的感悟。
2024/12/30
39
6
《情書》:悼中山美穗
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不僅僅是一部純愛電影,更深刻探討死亡、悼念和記憶的主題。透過主角的情感回憶,觀眾能體悟到伴侶間隱藏的過去,以及如何重新理解青春歲月。在這部經典影片中,死亡的現實交織著內心的悼念,使得每一次的回顧都富有新的訴說。中山美穗分飾兩角演技出色,讓我們深深懷念並哀痛。
2024/12/08
31
2
《懼裂》The Substance:自戀創傷使人瘋魔,至死方休的自戀成癮症
《懼裂》是一部融合科幻肉體恐怖和心理驚悚的電影,探討了主角伊莉莎白在面對中年危機和容貌焦慮時的扭曲心理。故事中,她由於追求完美而陷入內在自我衝突的世界,揭示了破壞性自戀的意涵。電影以其獨特的美學和驚悚元素,引發觀眾對社會對女性外貌標準的深思,並以類似於哥德式小說的手法,描繪出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2024/11/01
45
致所有費力、尷尬而腳步蹣跚的老爸們(之一):我看《巴黎,德州》
本文探討了父愛的缺口如何影響我們對父親的情感,透過電影《巴黎,德州》來理解父子關係的複雜性。作者指出,父愛往往並不像母愛那般直接,卻依然在家庭中佔有重要地位。文章還分析了父親在家庭角色中的挑戰與矛盾,以及電影如何呈現這些情感和回憶的深度。結尾強調父子之間理解與和解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勇敢探索這段關係。
2024/08/18
45
9
查看更多
討論區
《馴龍高手》是很棒的一堂親子課
共 202 字
2025/07/06
15
2025金球獎
共 758 字
2025/01/07
13
中島美嘉《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共 416 字
2024/08/29
12
這場選舉我看到...
共 114 字
2024/01/12
5
《馴龍高手》是很棒的一堂親子課
共 202 字
2025/07/06
15
2025金球獎
共 758 字
2025/01/07
13
中島美嘉《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共 416 字
2024/08/29
12
這場選舉我看到...
共 114 字
2024/01/12
5
安頓心靈的精神醫學保健室
心靈課程真的都那麼糟嗎?從自身經驗反思社會現象
本文反思近期大眾對心靈課程的負面評價,作者以自身參與Come Alive課程的經驗,說明並非所有心靈課程都有負面影響。作者強調跨出舒適圈的重要性,並批判以偏概全的思考方式。
2025/02/17
10
5
心理創傷與創傷後壓力症PTSD
本文探討心理創傷及其衍生的創傷後壓力症(PTSD)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文章主要參考英國NICE guideline詳述創傷事件的定義、症狀、診斷標準以及潛在病因。從社會人際暴力到自然災害,每個人都可能面對創傷,並需面對其後果。文章還介紹了有效的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非常有助於受創者的恢復過程。
2024/11/20
10
淺談社交焦慮症與繭居族
繭居族是用來形容足不出戶、不與社會接觸的年輕人,從精神醫學角度來思考,呈現社會退縮的人有可能罹患自閉症、強迫症、網路成癮、思覺失調症等身心疾患,但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疾病就是社交焦慮症。繭居不是耍廢或擺爛,而是青春期心理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精神醫療的評估與介入是必要的,尤以心理治療的協助最有意義。
2023/07/02
14
心靈課程真的都那麼糟嗎?從自身經驗反思社會現象
本文反思近期大眾對心靈課程的負面評價,作者以自身參與Come Alive課程的經驗,說明並非所有心靈課程都有負面影響。作者強調跨出舒適圈的重要性,並批判以偏概全的思考方式。
2025/02/17
10
5
心理創傷與創傷後壓力症PTSD
本文探討心理創傷及其衍生的創傷後壓力症(PTSD)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文章主要參考英國NICE guideline詳述創傷事件的定義、症狀、診斷標準以及潛在病因。從社會人際暴力到自然災害,每個人都可能面對創傷,並需面對其後果。文章還介紹了有效的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非常有助於受創者的恢復過程。
2024/11/20
10
淺談社交焦慮症與繭居族
繭居族是用來形容足不出戶、不與社會接觸的年輕人,從精神醫學角度來思考,呈現社會退縮的人有可能罹患自閉症、強迫症、網路成癮、思覺失調症等身心疾患,但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疾病就是社交焦慮症。繭居不是耍廢或擺爛,而是青春期心理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精神醫療的評估與介入是必要的,尤以心理治療的協助最有意義。
2023/07/02
14
精神分析圓舞曲
分析治療真心話2:精神分析之自由聯想,不能不看這一篇!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自由聯想,從佛洛伊德的原創概念到後續學者如波拉斯、霍夫曼、奧格登等人的批判與反思。文章釐清自由聯想並非全然的自由,而是個案在治療師引導下,儘可能放下意識判斷,呈現潛意識的意念流動。文中並批判傳統自由聯想忽略了個案主體性以及治療師與個案互動的影響,主張應採取更尊重個案主體性的方式。
2025/05/26
5
分析治療真心話1:個案有時必須覺得她可以影響治療師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治療中,治療師是否該坦承自身因個案的自殺傾向而產生的擔憂。文章從英國和美國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出發,分析治療師展現真實情緒的利弊。英國學派強調治療師的「涵容」,指出治療師的掙扎也具有治療性;美國關係學派則認為,適度的自我揭露有助於建立治療關係的真誠,促進個案的分析參與。
2025/04/15
13
2
他的「負」比你的「正」還要真實: 成功的心理治療,竟來自於治療師的失敗?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治療師的「失敗」如何促成成功的治療。文章以溫尼考特的理論為基礎,闡述「負面」經驗在治療中的正向價值,以及治療師如何透過覺察和修補自身的不足,協助個案在主觀經驗與外在現實間取得平衡,最終抵達他們自己的生命。
2025/01/16
10
3
佛洛伊德的狗狗情緣:精神分析之父也懂寵物治療?
這篇文章探討了佛洛伊德與他寵物狗之間的深厚情感,從阿狼到喬菲等多隻狗狗,牠們在佛洛伊德的晚年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佛洛伊德的愛犬不僅陪伴他度過生命中的艱難時刻,也成為他分析治療的一部分。狗狗所帶來的無條件愛與陪伴,似乎讓他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本文將帶領讀者瞭解佛洛伊德作為寵物主人的一面。
2024/10/06
65
9
那些年,關於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的流言蜚語
如果你想認識匈牙利精神分析師費倫齊,這篇文章你不能錯過。費倫齊是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大師,雖然早期被埋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中,但近三十多年來,他總算在當代的視野中重獲重視,其過程可說是從一個被當作忌諱的幽靈,轉變為當代精神分析的先驅。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希望釐清他遭遇到的兩則八卦,呈現費倫齊的真實面貌。
2024/07/05
30
冒牌者症候群: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怎麼看?
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是指對自己的成就、智識等產生嚴重自我懷疑,無法內化自己獲得的成功,並因此導致焦慮憂鬱,經常擔心有一天自己會被揭穿,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好,認為別人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是一個騙子。我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關於假我跟真我的論述來深入剖析。
2023/12/24
14
1
從賴佩霞事件談起:誰是心理諮商門外漢?
賴佩霞女士一週前爆出跟心理諮商有關的爭議,在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社群討論得沸狒揚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開出的諮詢天價。我認為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專科醫師這樣的專業認定,絕非執行心理治療與諮商時最重要的元素。有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嚴謹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點。
2023/09/25
18
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精神分析師的斜槓人生
本文希望表達英國分析師溫尼考特與正向心理學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相關性。溫尼考特替眾多臨床上的困難情境,點亮了希望的火炬。他說「精神分析是一種高度專門的遊戲形式。」他果然是最懂小孩的精神分析師無誤!我期盼透過這種閱讀溫尼考特的方式,可以體現他理論的當代性,毫不過時,依然是活跳跳的,即便他早已離世。
2023/09/11
13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淺談大眾對精神分析的一些誤解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 5月6日是精神分析創建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醫師的生日。他不只是一位維也納開業醫師、歷史上首位精神分析師,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得獎作家。他深深地形塑了西方民眾思考他們自身、心理及社會關係的方式,而且他的理論已滲透至文學、美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因而生生不息。
2023/05/04
14
2
我所瞭解和不瞭解的比昂Wilfred Bion
有人推崇比昂(Wilfred R. Bion)為「精神分析界最深刻的思想家」,但更多的人閱讀比昂的經驗是彷彿身入五里霧中。他的文風抽象、晦澀且稠密,這似乎是一種刻意和讀者保持距離的方式,避免他人認同他。本文將簡介他的幾個創見: 無領導者團體、負性能力、無憶無欲等。
2023/03/01
22
2
查看更多
分析治療真心話2:精神分析之自由聯想,不能不看這一篇!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自由聯想,從佛洛伊德的原創概念到後續學者如波拉斯、霍夫曼、奧格登等人的批判與反思。文章釐清自由聯想並非全然的自由,而是個案在治療師引導下,儘可能放下意識判斷,呈現潛意識的意念流動。文中並批判傳統自由聯想忽略了個案主體性以及治療師與個案互動的影響,主張應採取更尊重個案主體性的方式。
2025/05/26
5
分析治療真心話1:個案有時必須覺得她可以影響治療師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治療中,治療師是否該坦承自身因個案的自殺傾向而產生的擔憂。文章從英國和美國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出發,分析治療師展現真實情緒的利弊。英國學派強調治療師的「涵容」,指出治療師的掙扎也具有治療性;美國關係學派則認為,適度的自我揭露有助於建立治療關係的真誠,促進個案的分析參與。
2025/04/15
13
2
他的「負」比你的「正」還要真實: 成功的心理治療,竟來自於治療師的失敗?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治療師的「失敗」如何促成成功的治療。文章以溫尼考特的理論為基礎,闡述「負面」經驗在治療中的正向價值,以及治療師如何透過覺察和修補自身的不足,協助個案在主觀經驗與外在現實間取得平衡,最終抵達他們自己的生命。
2025/01/16
10
3
佛洛伊德的狗狗情緣:精神分析之父也懂寵物治療?
這篇文章探討了佛洛伊德與他寵物狗之間的深厚情感,從阿狼到喬菲等多隻狗狗,牠們在佛洛伊德的晚年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佛洛伊德的愛犬不僅陪伴他度過生命中的艱難時刻,也成為他分析治療的一部分。狗狗所帶來的無條件愛與陪伴,似乎讓他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本文將帶領讀者瞭解佛洛伊德作為寵物主人的一面。
2024/10/06
65
9
那些年,關於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的流言蜚語
如果你想認識匈牙利精神分析師費倫齊,這篇文章你不能錯過。費倫齊是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大師,雖然早期被埋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中,但近三十多年來,他總算在當代的視野中重獲重視,其過程可說是從一個被當作忌諱的幽靈,轉變為當代精神分析的先驅。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希望釐清他遭遇到的兩則八卦,呈現費倫齊的真實面貌。
2024/07/05
30
冒牌者症候群: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怎麼看?
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是指對自己的成就、智識等產生嚴重自我懷疑,無法內化自己獲得的成功,並因此導致焦慮憂鬱,經常擔心有一天自己會被揭穿,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好,認為別人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是一個騙子。我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關於假我跟真我的論述來深入剖析。
2023/12/24
14
1
從賴佩霞事件談起:誰是心理諮商門外漢?
賴佩霞女士一週前爆出跟心理諮商有關的爭議,在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社群討論得沸狒揚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開出的諮詢天價。我認為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專科醫師這樣的專業認定,絕非執行心理治療與諮商時最重要的元素。有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嚴謹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點。
2023/09/25
18
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精神分析師的斜槓人生
本文希望表達英國分析師溫尼考特與正向心理學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相關性。溫尼考特替眾多臨床上的困難情境,點亮了希望的火炬。他說「精神分析是一種高度專門的遊戲形式。」他果然是最懂小孩的精神分析師無誤!我期盼透過這種閱讀溫尼考特的方式,可以體現他理論的當代性,毫不過時,依然是活跳跳的,即便他早已離世。
2023/09/11
13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淺談大眾對精神分析的一些誤解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 5月6日是精神分析創建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醫師的生日。他不只是一位維也納開業醫師、歷史上首位精神分析師,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得獎作家。他深深地形塑了西方民眾思考他們自身、心理及社會關係的方式,而且他的理論已滲透至文學、美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因而生生不息。
2023/05/04
14
2
我所瞭解和不瞭解的比昂Wilfred Bion
有人推崇比昂(Wilfred R. Bion)為「精神分析界最深刻的思想家」,但更多的人閱讀比昂的經驗是彷彿身入五里霧中。他的文風抽象、晦澀且稠密,這似乎是一種刻意和讀者保持距離的方式,避免他人認同他。本文將簡介他的幾個創見: 無領導者團體、負性能力、無憶無欲等。
2023/03/01
22
2
查看更多
巷尾音樂黑白唱
愛上好友的老婆該怎麼辦?
「克萊普頓是上帝。」沒有人會忘記艾瑞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彈吉他時無比專注的神情,就像世界盡頭只剩下他和他的吉他存活一樣。克萊普頓參加過許多最具代表性的白人藍調團體,然而在他輝煌的時候,他卻徹底做錯一件事。吉他之神居然愛上最要好朋友的妻子。
2023/03/24
7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自由聯想
鹿兒島出身的女歌手中島美嘉,在2010年巔峰時期因耳疾近乎失聰而暫停演藝活動。2013年她推出單曲《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肌理豐富地詮釋出這段時間的痛苦心境。援引精神分析,從這首歌我們來思考憂鬱、自傷、自殺意念等相關議題。
2022/01/22
8
8
愛上好友的老婆該怎麼辦?
「克萊普頓是上帝。」沒有人會忘記艾瑞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彈吉他時無比專注的神情,就像世界盡頭只剩下他和他的吉他存活一樣。克萊普頓參加過許多最具代表性的白人藍調團體,然而在他輝煌的時候,他卻徹底做錯一件事。吉他之神居然愛上最要好朋友的妻子。
2023/03/24
7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自由聯想
鹿兒島出身的女歌手中島美嘉,在2010年巔峰時期因耳疾近乎失聰而暫停演藝活動。2013年她推出單曲《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肌理豐富地詮釋出這段時間的痛苦心境。援引精神分析,從這首歌我們來思考憂鬱、自傷、自殺意念等相關議題。
2022/01/22
8
8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