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訂報紙的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後記:訂閱後4個月,The Affairs在2018年3月出刊,至今累積了8份。每次到系辦拿報紙時總覺得這個時代還這麼做真的很古典,總有種小時領國語日報的時光錯置(包括那時翻著柯國隆與無敵鐵金剛盜版漫畫的回憶)。
也忘記訂了幾期,會續訂嗎?大概會。
也許紙本跟人類文明的千絲萬縷使然,尤其是報紙獨特的味道、觸感,翻閱的手勢手感還有摺與疊的順序,如果沒在這數百年間的翻閱經由手指成為文化基因(鉛中毒?),至少也是清楚的圖像記憶。
選輯的內容當然是文青美學的,環境、文藝、社會,深度與廣度也足以在每個月收到後找個幾個早上細細閱讀;尤其登山專欄更是山海之國應有的堅持。然而,原先提及的「製作數位內容供讀者透過網路閱讀」如果所指的不是facebook上的公告的話,那只能說期望落空了,目前。
當時會贊助除了好奇聶永真設計的記者簿長怎樣外(不過一收到就不知道塞到哪去了),也包括了線上、紙本並刊那句話讓人好奇會是怎樣的操作方式(並試著在系刊中嘗試)。就如原刊內容所說的。
p.s., 當然一直知道周偉航的一人雜誌社《渣誌》,不過另談。
而今,系刊《Quemoy & Architecture》在參與的幾位終於同意在此建立線上平台後又多走了一步。未來在滿足了出版專題的申請條件後,便會正式於此建立線上的系刊。再一步。
到時應該就可以走出小島小民小系自己的步調了。

原刊內容:
嘖嘖 ×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一份新世代的報紙
許多時候,人生的價值並不是建立在追求多快的效率上,或許我們需要讓自己有機會慢下來,給自己多一些獨處的時間,環顧一下周遭的環境,傾聽一下內在的聲音,靜靜的看一份報紙,一份在價值取捨、內容及排版設計上完全不一樣的報紙,一份最漂亮的報紙,同時…www.zeczec.coma

集資開始隔天的7日晚上已經超過目標250,800元。目前59小時,集資金額已達$1,859,300元(1549%),而集資時間還有還有46 天。
這個時代的報紙該會是什麼樣貌?網路與實體刊物之間該如何互補?對這個疑問的提案在今年6月已寫入這個series中。那時沒機會測試,現在有了(算是):
The Affairs《週刊編集》的內容發行將會透過數位媒介並結合實體出版。初期每月出刊,未來將於每雙週發行,並將製作數位內容供讀者透過網路閱讀。(計畫發起人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2017)
這樣的設計應該不是史來第一,畢竟這個時代這麼做已是理所當然,但大概會是島國前3名。接下來就等明年中的第一刊發行了(好久啊)。

也許是開始編輯新生手冊的淵源,也慢慢地對刊物的編輯程序、內容以及影響感到興趣。同時,也因為印刷門檻降低、文書軟體普遍、網路訊息快速種種技術上與社會上的時代轉變,地方的、另類的、專題的刊物訊息頻繁地出現在資訊圈中。這樣對刊物編輯有了更強烈的興趣,並較為積極地閱讀、購買,也一直試著在編輯與出版流程上找尋可能的實驗/研究方法。這是一事。
按下贊助的同時,也同時對自己這樣的「購買」行為感到奇妙。對於集資、共籌前一陣子也談過一輪,最近因為達到3000%募資目標金額的手搖杯又濺起另一波漣漪。這也是一,不過倒是沒那麼有興趣,僅對自己這樣,明明東西都沒看到摸到(上次是玻璃杯),也不知道能不能生出來(玻璃杯似乎拖了快半年才出貨)卻還是掏錢的心態感到有趣而已。
avatar-img
123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boratorium Pakakeri 的其他內容
本期內容 專題:畢業設計10年專訪 專題:案例分析,以大二社區圖書館設計為例 系學會會務報告:系學會組織再造計畫、熊本城震災修復支援
本期內容 專題:畢業設計10年專訪 專題:案例分析,以大二社區圖書館設計為例 系學會會務報告:系學會組織再造計畫、熊本城震災修復支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嗨,最近過得還好嗎?前幾篇關於寫給過去自己幾篇情書,三個月、一年、三年、五年總共四篇文章。 看了《遇見未來自我》書中提到未來日記的概念,使用過去完成式,成為未來版本的自己寫下的日記;有機會讓我所想像的事情,更有機會顯化成真。 接下來會持續將閱讀到、做實驗、驗證、修正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
Thumbnail
亂讀新聞(三十) 2024年5月17日 1. 原來對上一次出呢個專欄已經係上個月,因為自己都幾忙,所以少咗寫新聞。當然我唔係唔寫,有時間我乜嘢專欄都會繼續寫下,不過身為Penana特約駐站作家,我都係寫小說為主,有時間先會寫其他專欄,請見諒。 2. 今日想講既呢一單新聞都幾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閱讀報紙的起源   小時候家中(代書事務所)訂的是自由時報,報紙與我不過是家中的一處風景;一處掛在報架上的風景。真正與報紙有互動、透過報紙獲得資訊是從國中時期,那時每個班級每天都有三大報(聯合、中時、自由)各一份,不知是報社免費提供(培養閱報人口)還是學校支出。身為班長或副班長的工作之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我上報了。 繼上次投稿翻轉教育平台後,這次想嘗試投稿國語日報副刊的書評。文章完成時間是在去年8月中旬。投稿須知都有註明,若一個月後沒收到相關消息,還請另作他用。沒想到在昨天整理gmail信件時,才發現到登刊通知,編輯團隊在去年年底12/31將文章刊登於副刊版面。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
Thumbnail
在這動盪不安的年代,以為離我們好遠的戰爭,小時候都只有在課本上看到的畫面現在都一一出現在每天的新聞播報中。戰爭加速的通膨跟高房價,資本主義下的我們這年代該如何走沒人知道。隨著網路的發達,當然也創造了很多與以前不同的工作型態。在2023年這一年很幸運的想要走自由譯者這條路的夢想在兩週後開始有案子,一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嗨,最近過得還好嗎?前幾篇關於寫給過去自己幾篇情書,三個月、一年、三年、五年總共四篇文章。 看了《遇見未來自我》書中提到未來日記的概念,使用過去完成式,成為未來版本的自己寫下的日記;有機會讓我所想像的事情,更有機會顯化成真。 接下來會持續將閱讀到、做實驗、驗證、修正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
Thumbnail
亂讀新聞(三十) 2024年5月17日 1. 原來對上一次出呢個專欄已經係上個月,因為自己都幾忙,所以少咗寫新聞。當然我唔係唔寫,有時間我乜嘢專欄都會繼續寫下,不過身為Penana特約駐站作家,我都係寫小說為主,有時間先會寫其他專欄,請見諒。 2. 今日想講既呢一單新聞都幾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閱讀報紙的起源   小時候家中(代書事務所)訂的是自由時報,報紙與我不過是家中的一處風景;一處掛在報架上的風景。真正與報紙有互動、透過報紙獲得資訊是從國中時期,那時每個班級每天都有三大報(聯合、中時、自由)各一份,不知是報社免費提供(培養閱報人口)還是學校支出。身為班長或副班長的工作之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我上報了。 繼上次投稿翻轉教育平台後,這次想嘗試投稿國語日報副刊的書評。文章完成時間是在去年8月中旬。投稿須知都有註明,若一個月後沒收到相關消息,還請另作他用。沒想到在昨天整理gmail信件時,才發現到登刊通知,編輯團隊在去年年底12/31將文章刊登於副刊版面。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
Thumbnail
在這動盪不安的年代,以為離我們好遠的戰爭,小時候都只有在課本上看到的畫面現在都一一出現在每天的新聞播報中。戰爭加速的通膨跟高房價,資本主義下的我們這年代該如何走沒人知道。隨著網路的發達,當然也創造了很多與以前不同的工作型態。在2023年這一年很幸運的想要走自由譯者這條路的夢想在兩週後開始有案子,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