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LOG-ON邀請我作Traveler’s Notebook旅行使用心得分享。這次分享會正好是一個機會,讓我回顧過去幾年的畫作,讓我思考我是如何開始、如何練習、如何有所進展。一個人如何去掌握一件他本來不懂甚至覺得難的事情,如何在時間不多的情況下有多次練習的機會?是否等到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做一件事?我們能夠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條件?沒條件的話,是否有其他的出路?
於是在提及為何用Traveler’s Notebook作為旅行的畫冊工具,並介紹其特色時,我也分享一些有關進步的方法。當然,這些方法都是過去數年偶然下發現,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所以只供參考。這篇文章我會就這次分享會再作進一步的統整和補充。
接納是接受自己一步一步來,表現不平均屬正常
為別人來說,畫畫可能跟天份有關,也可能是需要接受培訓的專業。的確畫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會的事情,草間彌生10歲的一幅公開作品,不會是她人生第一張畫。沒天份,還可以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去進步。
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有時會進也會退,但長遠來說會進步,所以要接納自己表現不平均。
完美主義往往構成進步的阻礙,100分滿分當然最好,但也會遙不可及、知難而退,結果連起步都放棄。也許根本不可能100分,但有可能至少拿到1分或2分。我們需要有這種觀察,並時刻提醒自己,而這一兩分的關鍵在於開始,而不是因為沒100分不做。
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先開始再算。永遠不開始,就永遠0分,更不會有進步的可能。
減低阻力、不浪費無謂的精力才有進步空間
難以做到的原因往往是猶豫、擔憂、害怕失敗,這些想法其實正常,但長期都這樣想,其實都蠻浪費時間、也蠻累人,如此疲勞愈是積累,拖延愈是出現,起步愈是吃力。我們需要覺察這種情緒長久是否解決問題,並需要自己開始減少精力時間上的浪費,盡可能留給最應該解決的事情上。
「化悲憤為行動」就是這意思,也是能量管理的其中一環。如果怕在畫簿畫得不好或畫錯,可以試試先在sticky notes、草稿紙上畫畫看,畫不好你可以選擇扔,或是貼在筆記本加上文字附註作為學習記錄;畫得好當然也可以貼進去!一方面沒壓抑自己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找到方法去練習,而非索性因難而不做。
同樣,精準、仔細、大場景太難畫了,所以先畫身邊的小物件開始,也不須完全精確,畫在小sticky notes,這樣即使生活太繁忙,還是可以找個幾分鐘下一下筆,這樣「降低要求」令起步有了可能,總好過一直都沒開始。
只要令自己容易開始,其他如進度、表現、產量自然隨之而來。這次容易開始也容易做到,做的過程中也會觀察到自己可以下一步怎樣做,甚至慢慢喜歡這過程,覺得可以更常做、每次可以做多點。正如跑步都是由一兩公里開始,常跑了就準備好每次跑更多,如三公里以上。這情況有如用手機,手機輕薄易於攜帶和拿出起來看,即使關上螢幕,要再打開也不麻煩。所以用手機已經成了習慣。
同樣在日常生活裡,是否可以為自己設計一個像手機容易進行的流程,如把筆記本放在身旁,並附上一枝筆?現在所想到的要求是否唯一的可能性?現在畫的效果一定不好看?也別把過程變太複雜,這會變成阻力,也會令自己累更沒精力開始。
這次分享,是繼上年分享旅遊書後,再次向大眾分享,但題目已經有所不同,不過就更輕鬆的預備,回顧去年寫的《
演說的意義》:
我也明白到自信心的來源。阻礙自己的往往是還未碰到那事情前不停的擔憂,最痛苦也是那個時候,而非進行當中。當給予自己一個機會做做看看,你會發現絕大部分所煩惱的,最終都不會發生,事情跟你想像的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更好,尤其是其實你可以做到的時候。不要太拘泥於不同程度的過錯,只有容許不完美的地方,給予耐性,自己才會有前進的空間。演說也是,畫畫也是,語言也是,跑步也是⋯⋯
所以我在分享中最後一張簡報是:
相片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