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地下鐵推出的定期刊物Tokyo Metro News,介紹車站附近景點與鐵路服務動態。
在日本有很多紙本的傳單、刊物免費供人取閱。從入境開始,機場提供該城市的旅遊資訊單張或小冊子;在地鐵站,可取得該地鐵站地圖、附近商店資訊等,方便遊人一邊閱讀這些資訊並探索社區;特別展覽、電影、市集都有它們的免費宣傳品,不只是供人看、掛在牆壁的海報,而是可以帶走:小至明信片,大至A4的,有很精美的視覺設計和排版、有質感的紙張,讓人在有空時,才在其他地方如通勤、咖啡店、在家慢慢欣賞。
東京地下鐵車站的資訊取閱欄,其他鐵路公司也有類似設施。
用紙的原因並非日本人抗拒使用資訊科技,相反他們也很常用電腦、平板和手機,也重視流動性,在地鐵裡也會立即打開手提電腦(即筆記本電腦)工作,更很常瀏覽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這些社交網站。上述提供紙本資訊的機構,本身也有經營社交媒體傳遞最新消息。
你可能問,這不是很浪費地球資源嗎?我在日本旅行時的確很需要這些資訊,會帶回旅館慢慢細閱,若覺得有用的就把那個部分用手機拍下來,然後在雲端筆記存檔,待日後有需要時查閱。但坦言因為旅行隨時移動、家中位置不多的關係,我不能帶著它們走,最後還是會扔掉大部分的印刷品。
浪費與否是沒結論的爭論,使用過程和得著才最真實!
一般的看法都是:看到大量的垃圾,所以要避免。但謬誤是:看不到就會誤判為「不存在」。紙張形成的垃圾可以肉眼看到,但由電腦取代無紙化,發電方式(如煤、核)和耗電量通常沒辦法用視覺表達,最多只能靠大部分人認可的一套說法。究竟無紙化是否最不浪費地球資源,這是一個可以討論的題目,但我認為是沒有答案,用不著去判哪一方面最好或最不好。
倒不如不要太著眼浪費,而是問我可以如何善用?我希望和預期這方式能帶給我什麼?就如我最終把書、印刷品全扔掉,但不代表我完全不珍惜這些物質的內容,我珍惜的是印刷品裡面的內容甚至智慧、我在閱讀過程把它們轉化為行動和成長的一環,這些個人內在轉變過程,恐怕沒辦法用眼看見,只有自己最清楚。
紙本在視覺以外的功能
在當地取得紙本在地資訊,一般都由當地人製作,由他們的視角,提供對我來說更為合適的資訊。
紙是一種真確、真誠的認證,用紙張發佈消息是需要一定的金錢成本,但網絡可謂完全免費。因為金錢甚至時間成本,所以才需要一定程度的校對和編輯(雖然不一定保證全對,太多錢也可能視這些印刷成本,所以這說法只是相對網上發佈而言)。
紙的排版、設計,基本上限制不多,我指的不多,是指紙的尺寸、紙的材質、版面圖文佔比、字型和字體大小,基本上技術上可以自己決定。但在網上是很受裝置的限制,還有平台如Facebook,格式往往都是上文下圖,圖的編排格式又偶爾會改,即使網誌,都傾向一行一圖,要到最近的Wordpress 5.0 Gutenberg才有了點不同。再完全用排版、質感來傳遞文字和非文字訊息,紙本是有優勢,也較能由製作者所控制(若他願意,且有對印刷品、資訊傳遞等方面的觸覺)。
說到觸覺,印刷品用紙的軟硬程度、材質,都是傳遞的部分。其中若是細心選紙,傾向硬的厚的書紙,是會有一刻想讓人收藏的情緒,即使最終還是扔掉,也會讓人先拿回去再說吧,至少成功讓人取閱,才有機會進入詳細了解並行動(參與活動)的部分。
這個步驟很重要,平常在街上很忙,即使看到廣告燈箱,看完會忘記,那麼Take Free的傳單,讓人先取下,之後若要執拾整理物品,有機會再看到而被提醒吧!網上是有read later功能,但這個清單本來放在很深的地方,也不如紙佔空間有較顯著的提示,甚至「邀請」你再看的作用。
取自己所需才是環保
在這裡並非要否定電子化,而叫人走回紙本實體。電子和紙本不應被視為兩個對立的媒介,電子的出現也不應基本紙張對環境的破壞。網上傳遞訊息理應是多一個選項。
選擇使用電子方式,基本考慮人們接收資訊的情境,如不同國界的人也能知悉資訊,或在透過手機可以透過影片甚至虛擬實境來了解事物,這是紙不能提供的。
銀座的Sony Park除了讓人把藝術品資訊取走,待有空時慢慢消化,也容許人用手機的虛擬實境方式,另一媒介了解展品。
所以會有人既用紙也用網絡,因為是兩個方法,用的方法都不同。我有時會選擇紙,有時是平板。取向有時不同,基於情緒、基於我當下需要。
就如我傾向留意當地的旅遊景點資訊,因為認為比事前上網找更有效和舒服,但我也會順道把去不到的景點透過Evernote或Google Maps記下來,將來再訪那個城市,我就可以用手機搜尋查看。
當你愈來愈明瞭自己的需要,愈來愈懂找更適合自己的工具和方式,這才是對環境的最大保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