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次咎由自取的賭博:
在文章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猜想看看,三十年之後在大學課堂上,經濟學教授發的講義會怎麼寫這場貿易戰?
「2018年3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301調查報告。4月4日,美國發佈了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清單;6月15日,加徵關稅的正式商品清單發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7月10日,美國宣佈一項針對2000億中國商品的徵稅計畫;8月7日美國宣佈,最終確認加徵關稅的160億美元中國商品清單,25%的關稅將從8月23日起開徵;9月17日,美國宣佈於9月24日起對價值2000億的中國輸美產品徵收10%的額外關稅,並稱可能會在2019年1月1日起將關稅上調至25%。」
其中幾個比較細心的教授,或許還會順便提到:232、301、FIRRMA、ECRA。
其實,那只是美國為了發動對華的貿易戰爭,而衍生出的兩個調查(232和301)還有兩個法案(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FIRRMA)和《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而已。
而那時底下的學生呢?可能已經聽得昏昏欲睡。反正美國就已經被自己的債務壓誇了,學這些細節幹嘛呢?
對。或許,現在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的美國,很有可能輸掉這場戰爭。
至於為甚麼?一切都開始於1944年的一場會議。和美國之後所做出的一系列金融調整。
一場美國作莊的債務派對:
首先,我們要先弄清楚,川普對中國的指責正不正確?
好,翻翻帳本,我們來看看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是4298億美元,貨物進口1539億美元,貨物貿易順差2735億美元。
但如果你願意翻一翻美國方面的數據,你會吃驚的發現,美國商務部統計顯示,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貨物出口1304億美元,貨物進口5056億美元,貨物貿易逆差為3752億美元。
咦,那麼這就奇怪了,為什麼中國海關總署統計的中國貨物貿易順差,與美國商務部統計的貨物貿易逆差,會相差了1017億美元呢?
這主要來源於中國統計的對美國貨物出口數據。但是要知道,美國的統計方法和中國的統計方法是有差異的,這一數據的差額(758億美元)佔了整個中美貿易差額的76%。其中有幾大因素,比如計價方式、轉口貿易、貿易加成、旅行項目中包含貨物等。
根據華爾街見聞報指出,中國貨物出口統計採用的是離岸價(FOB),美國貨物進口統計採用的是船邊交貨價(FAS)和到岸價(CIF)兩種價格。這就意味著,美國按照到岸價計算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價值中,包含了從中國口岸到美國口岸所發生的國際運費、保費等,而中國按照離岸價格計算對美國的出口,並不包括這些費用。
另外,轉口貿易中會發生兩種加價行為:
一種通常針對加工貿易貨物,這些貨物在離開中國後被中間商購買,然後以更高價格轉賣給美國買家,於是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價格出現加成,但這個加成中國沒有得到。 另一種是經過中國香港轉運到美國的加價行為。這是因為貨物在香港被進一步簡單加工後產生了增加值,或由於逐利而抬價。美國依舊把這部分視為中國內地對美出口的一部分,而且統計加工後貨物的進口總值。這部分增加值或抬價推升了統計差異,但這部分中國內地也沒有得到。
▲ 截至2018年的7月,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已經累積到2968.4億美元,
而中美貿易戰還有可能讓這個數字繼續劇烈的增加下去。
這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中國作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組裝基地,它有一整套完善成熟的生產鏈。這條線分布在全世界,尤其是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從中國出口的許多商品雖然打上「Made in China」的標籤,但實際上真正到手的利潤卻沒有檯面上這麼多。因此,川普強行制裁的結果,只會使這些公司和生產鏈另謀出路,不但成本變高,而且美國仍然必須進口,貿易戰反過來讓商品的最終價格上漲,反而損害的美國的利益。
所以,雖然中美之間的貿易赤字正在慢慢收窄,但是美國整體的貿易赤字卻是在擴大。中國沒賺到的,只是讓其他國家賺走了,對美國一點好處也沒有。
從美國總統川普當選至2018年10月,美國單月的商品貿易逆差急劇上升,擴大了近140億美元。 然而回首前年2016年12月,美國商品貿易逆差大概只有634. 85億美元。另一方面,全球貿易摩擦也對美國出口構成加大影響,在川普發動的貿易戰之後的幾個月裡,美國單月的商品貿易逆差急劇擴大,超過100億美元。
而美國到底能不能打贏貿易戰呢?從目前來看,美國確實把中國打翻在地,讓它傷痕累累的坐在地上氣喘吁吁,但是,真正決定美國前景的並不會是貿易戰的輸贏,而是它自己的債務。美國,很有可能在打贏貿易戰之前,就先被自己的債務規模淹死了。
元代的張可久看了之後搖了搖頭:「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的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曾表示,由於美國聯邦政府的巨額債務,購買美國國債的債權人將逐漸消失。因此,美元的主導地位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想都別想。
對於全球債務規模的問題,Visual Capitalist創始人Jeff Desjardins在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中表示,目前全世界債務規模已經達到創紀錄的247兆美元,其中政府債務達到了63萬億美元,對於很多國家而言,控制債務風險的難度越來越大。
247兆,翻翻Statista上的數字,全世界2018年的GDP總額才134.98兆美元。唐朝的李商隱有一首很有名的詩:「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國家衰敗,都是一群不守財政紀律的人造成的。
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政府債務中,絕大多數國家光是國債這一項都處於GDP水平的60%以上。當債務越高,就代表需要還債的數額越大;需要還債的數額越大,就代表它每次滾動的利息就越驚人;當利息的數目越驚人,就代表國家收稅收上來之後光分給利息償還的比例就越高;當政府將稅收拿去償還利息的比例越高,政府能夠花費在其他項目的資金就越少;對國家的投資越少,這個國家的發展就會越遲緩;發展越遲緩,這個國家的情景就越令人擔憂。
而很多懂行的官員和政客都在裝死,事實上,幾乎每個國家都參加了這場債務派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當財政部和央行們聯手吹起撒錢的號角之後,社會裡的菁英們便一哄而上啃食這個體弱多病的經濟體系,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而我們親愛的美國,就是這場債務派對的莊家。而這個莊家是怎麼一步一步走上神壇,成為全世界經濟的領路人的呢?它又是怎麼控制全世界的貨幣流動,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身的呢?最後,它又為什麼注定要被它自己的債務反噬,成為一場貨幣實驗的壯烈犧牲者呢?
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必須重新回過頭,理解美元稱霸的歷史,和它注定面臨的難關。
▲ 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過著以債養債的日子,沒有人能夠倖免。
而這一切的始作傭者,便是擅自破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美國人。
美國繁榮的秘密:
美國之所以可以長期霸占世界政經地位,成為西方民主世界的燈塔,不是因為它有多麼慈悲為懷,或是多堅守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觀。山姆大叔真正堅守的只有一樣東西:美元貨幣霸權。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已經被打得殘破不堪,被折磨到差點賣身的前任霸主英國已經窮到必須和美國借貸大量美元貸款。美國人一笑,手伸出來:「老哥,要晚一點還錢可以,那您的外匯管制是不是要解除了呀?」英鎊因被迫解除外匯管制導致崩潰,又因為全球黃金儲備的76.4%掌握在美國人手裡,龐大的外匯儲備奠定了美元強盛的基礎,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更將美國推向了貨幣高峰,美元與黃金掛勾,各國貨幣又與美元掛鉤。
於是,美國政府宣布,35美元,可兌換1盎司的黃金(31.1克),所以每一美元的背後,就有接近1克的黃金作為支撐,形成「美元霸權」,美元成為全球主要支配貨幣。但是很快美元就支撐不下去了,發生了什麼事?這個尷尬的事就是所謂的「特里芬難題」
什麼是「特里芬難題」?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其《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一書中提出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存在著其自身無法剋服的內在矛盾:
美元與黃金掛勾,它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導致甚麼結果?各國如欲發展國際貿易,就必須以美元作為清算工具與儲備貨幣,那麼美元就會流往國外,因為各國需要美元,但是如此便會造成美國的貿易逆差,而美元霸權的前提卻是美國必須要是一個貿易順差國,那這就會產生弔詭,產生悖論。
特里芬在歐洲也很有思想上的影響力,因為他有關於黃金 - 美元體系在技術上不可持續的論點與戴高樂在反對美國“囂張的特權”這一點上很好地吻合。因為此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正氣呼呼地想著「憑什麼全世界都得聽美國人的?」這一個問題,這一論點認為美國沒有必要調整其國際收支赤字,而其他國家則不得不調整的事實,大大激怒了歐洲的主流國家。其影響力同樣因為他的論文間接支持了德國央行行長Otmar Emminger的觀點,即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迫使歐洲通膨,因為歐洲國家不得不買入美元以避免升值,從而增加了自身的基礎貨幣。
講簡單一點,歐洲就是這麼倒楣,美國人在世界各地為了打仗花錢如流水的時候,美國人僅僅需要做的就僅僅是多印一點鈔票,全世界使用美元的國家就必須自動幫美國承接他們的債務。
從此,使用美元,就等於使用債務。
消滅債務,就等於消滅貨幣。
為了保障各國都可以獲得美元來當作自己的外匯儲備,美國必須拚盡全力的向外消費,以將自己的美元推向有需要的國家。所以,當沒錢消費的時候怎麼辦?「借」!借錢消費,所以美國國債開始興起,而且需求量越來越大。
但是到了1971年的時候,調皮的美國因為韓戰和越戰,再加上國內的大公共福利計畫,造成財政大失血,黃金儲備揮霍一空。面對各國來勢洶洶的擠兌,美國黃金儲備幾乎見底,怎麼辦?尼克森擦了擦汗,嚥了嚥口水,心虛地發表電視講話:美國宣布關閉黃金兌換窗口,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
美國就這樣霸氣的公開違約,但是大家能拿美國怎樣?在美元霸權面前,大家都像是被鄰居倒會的傻子。這才是美國強盛的秘密,用《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的話說,他們掌握了「金融高邊疆」。
但是違約之後呢?美國很敏銳地發現了另一個繼續「挾美元以令世界」的好方法。當時正值中東遜尼派大老沙烏地阿拉伯被眾多什葉派小國包圍個水洩不通的時期,看準了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美國找上門談生意:老弟呀,你同意以後石油用美元計價,我們以後就保證在中東會保護你!好不好呀?
沙烏地阿拉伯很滿意:成交!從此,美國建立了「石油美元」體系,繼續把持世界金融命脈直至今日。(這也可以側面解釋為何沙烏地阿拉伯處心積慮地想要支解什葉派掌權的敘利亞和伊拉克,以及葉門的胡賽武裝。)
▲ 主要穆斯林國家宗教派系示意圖。
其中,敘利亞雖然是遜尼派國家,但是掌權的阿薩德卻是什葉派。
因此,客觀的說,沙烏地阿拉伯確實是被其他教派的國家給環繞著,
所以極度缺乏安全感。
所以,美國可以放心的欠債,放心的開動印鈔機,放心的花錢,放心的揮霍,而且不用擔心太誇張的通貨膨脹。因為,這個世界的其他國家會幫美國消化們多出來的美元。
▲ 不要認為川普的減稅政策是一項多麼了不起的德政,減稅是要花錢的。
因為一旦政府減稅,在開支不變,甚至增加的情況下,
短少的稅收就必須依靠增發國債來彌補。
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然而,欠債還是要還的,對於債務大頭美國來說,今年的政府負債已經達到了21.7兆美元,較上年增長了1.2兆美元。目前美國大約每年要為這些債務付出大約3640億美元的利息。
而更可怕的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GDP的增長都需要至少4-5倍的貸款規模增長,中央銀行們目前做的事情只是不斷印錢,然後把問題拖延下去。更有趣的是,這個局裡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這個級別的債務是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的,包括美國財政部,白宮高級官員,以及美聯儲裡的每一個人。
至於川普,他可能知道,不過反正他的任期最多也才八年,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提早被眾院彈劾下台,因此他到處搧風點火,製造區域衝突與矛盾。但是關於他的煙霧彈的成本有多高這個問題,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了。
▲ 美國歷年的債務規模走勢圖。
其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除了二戰的非常時期之外,
美國債務失控般爆炸性增長最快的時期,
就是從2008年以來美國的超級大寬鬆政策引發水漫金山寺的時期了。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根據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的報告稱:「2017年以來,美國採取一系列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復甦國內經濟,2017年12月通過了規模達1.5兆美元的減稅政策,以及規模達1.3兆、旨在維持政府運轉至財年結束的支出法案。因此,財政收入的減少和支出的增加將造成赤字的激增,而過量的債務將迫使政府繼續發行債券。」
而在近期,在美國6.4兆美元的投資級公司債中,瀕臨跌入垃圾級的BBB級債券規模龐大,占比接近60%。而且還有更多的高等級債券面臨評級下調的風險。
不過,優質公司債評級下調的風險,已經逐漸被投資者計入價格。現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2019年起天量公司債的到期風險,這一風險目前還尚未被引起重視。
等到大家開始重視的時候,大概也就來不及了。
法國巴黎銀行統計顯示,未來三年將有1.6兆美元的標普500公司債陸續到期。這些公司債的再融資將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問題:且不論屆時美國經濟是否仍能維持今天的動能,利率上升就足以讓已經背負了大量杠杆的企業舉步維艱。
1.6兆美元的債務到期,這可不是不是辛巴威幣耶!在美國今年第四季度的股市暴跌就可以看出來,市場上一下子出現資金真空,股市會好才怪。而川普呢,他還在轉移媒體注意力,還在興高采烈的和習近平打貿易戰。
美國的國際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在川普孤立主義的領導下,早已不是當年叱吒風雲在國際場合上能夠吆五喝六的那個美利堅超級強權了。雖然習近平短時間內大概是沒有辦法挑戰美國霸權了,但川普到底是哪來的勇氣打這場貿易戰的呢?你的勇氣,該不會是梁靜茹借給你的吧?
責任編輯:王宥勝 核稿編輯:張軒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