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古著以及重返烏托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烏托邦島地圖
近幾年,尤其於台灣的流行文化中吹起了復古的大風;當年的鮮豔色彩以及A go go式的舞蹈在2010年後的時代搖曳擺動。
約莫10年前的潮流光景,年輕世代總是希望一直往前進,追求最新的東西,追溯過去僅在乎前車之鑑;現今復古玩物,古著穿搭,妝容髮型,照片濾鏡帶點過去的時代感才是潮流。是什麼造就了現今世代對老靈魂的幻想?要透過多少過去的照片,我們才能從過去中試圖勾勒生活的美好?
我昨天在書店快速翻了一本書名為「重返烏托邦」;作者齊格蒙包曼 Zygmunt Bauman。或許這可以從深層的意境中去解釋,為什麼現代人總想著如果能夠回到過去。
烏托邦,原文Utopia,源自希臘文,一句資料描述,原文可能極為「完美的地方」之意,由英國古代政治家以及作家托馬斯摩爾Sir Thomas More提出,意指人類夢想中最理想,大家都生活幸福快樂的國度。
多年前,摩爾的「烏托邦」帶給很多上一世代的人夢想;在人類世界逐漸自治化,共產主義漸漸被人類意識興起而剝離的時代;許多國家,包含80年代的台灣,在戒嚴的時候產生許多秘密團體,學生帶起學運的浪潮,嬉皮人士對和平的追隨,這是大家有意識要建構起自己的烏托邦夢。
1960年代嬉皮文化
但是隨著自治的時代持續走到如今可能已經有個幾十個年頭,大家發現所謂自治的政治家並沒有將國家變得比較美好;年輕一代由不關心政治,走向關心政治卻成為憤世忌俗的一條路,彷彿完美的國度是如此變質而非完美,所以有人開始想像,如果我們能回到過去的年代。
嬉皮文化-電影「胡士托風波」劇照
「重返烏托邦」裡的前言也引用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歷史哲學論綱〉(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裡面一段文字敘述:
「歷史天使的臉轉向過去。我們看到的過去是一連串事件,他則看到單一一場大災難,不斷堆積殘骸,拋到他腳前。天使想留下來,喚醒死者,重整破碎山河。但一場風暴從天堂刮來,撐開天使的翅膀,力度之大,使他再也無法收翅。風暴不可抗拒地將天使推向他背對的未來,而他眼前的破瓦殘礫則繼續向上堆疊。這場風暴就是我們所說的進步。」
由於已經對建構未來失去信心,所以轉向寄望于過去那已經死亡的殘骸,重返過去的烏托邦,他們認為回溯即為一種進步。
如果說起最貼切的,現今的台灣;我們為我們的民主感到自豪,但投票的結果仍不進理想,政治人物似乎依舊高高在上,聽進去的民意似乎化為泡泡從他們嘴唇中消散,科技進步,帶來與機器螢幕相望的冷漠,經濟依舊沒有起飛,房價讓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成為海市蜃樓,薪資只能填補小確幸。
所以,這個世代的靈魂,轉而寄望過去,那些他們自過去在建構的烏托邦,少了機器,彷彿多了一點純粹;少一點電子化的閃爍光束,襯托那舊色調的鮮豔暖色系。
這會是一種進步,亦或將來人類只敢淺嚐即止,沒有人可以訴說。前進的路上遇見了一堵時代的心牆,所以轉身回去,從走過的路再找出另一條路繼續走,或許這是最直接的方法。
古著衣物
就像我們穿戴起一切的古著,補上新的金蔥線條,刺上新的花繡,浪潮就這麼繼續往前拍打。
avatar-img
5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loria Chi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ip-Hop,嘻哈,所謂的文化起源,放上網路搜尋引擎,差不多類似的原由與故事不脛而走。 都要談了還是稍微帶過; Hip-Hop文化起源1970年代美國名為Bronx的城市。在非裔與拉丁裔美國人的地區產生。因為是來自於奴役而到美國不由自主扎了根;當時年代種族之間種種不平衡,對於後代當地生長的年輕族群
Hip-Hop,嘻哈,所謂的文化起源,放上網路搜尋引擎,差不多類似的原由與故事不脛而走。 都要談了還是稍微帶過; Hip-Hop文化起源1970年代美國名為Bronx的城市。在非裔與拉丁裔美國人的地區產生。因為是來自於奴役而到美國不由自主扎了根;當時年代種族之間種種不平衡,對於後代當地生長的年輕族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活著是為了什麼 前言 上文我曾經提過一個問題: 想像一下,把你丟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有廣闊的空間可供遊憩,有無垠的時間可供揮霍,請教一下:「這樣的烏托邦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對嗎? 沒有追求,何來生活? 從”老鼠烏托邦"的實驗中,你或許已經發現了,那不是天堂,那比較像是地獄。幾
Thumbnail
精確而簡單,或者一相情願的,在形而上的交織,恍若烏托邦之境。 (赴台南旅遊,乘車南下的舊文) 當科技進步,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媒介也與時俱進。發展飽和的社會,因為生活穩定,教育水準高,通常人們愈發溫和禮貌。 通訊進步,使我們不需再面對面,單純使用文字和符號傳遞,更生動一點,則加上表情符號。同時,也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Thumbnail
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的確,真正的閱讀是重讀,真正的書寫亦是重寫。必然是複讀與複寫,在無數的「已發生」上行跡,且終會無數次地,被往後的所覆蓋。於是在此,由書中一再出現的關鍵詞語之一,「現代」或「現代性」,召喚起波特萊爾,這位無非對「現代性」最有洞見的靈魂之一:「你的腦袋有無以數計的念頭、影像與情緒,一層層地堆疊其上,溫緩
Thumbnail
仰望拋卻心靈人人向善的烏托邦 在經歷五濁惡世的工作壓力挑戰人際比較之後 會特別的嚮往 想像一下 如果大家都平等 如果大家都不互動大家也都沒有了衝突 那也不會有這麼多新名詞和多彩多姿的內容 肯定會特別的無聊吧 帕樂達之光象徵著烏托邦的資訊 大雄象徵無法吸收資訊的人事物 而這些大雄們相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活著是為了什麼 前言 上文我曾經提過一個問題: 想像一下,把你丟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有廣闊的空間可供遊憩,有無垠的時間可供揮霍,請教一下:「這樣的烏托邦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對嗎? 沒有追求,何來生活? 從”老鼠烏托邦"的實驗中,你或許已經發現了,那不是天堂,那比較像是地獄。幾
Thumbnail
精確而簡單,或者一相情願的,在形而上的交織,恍若烏托邦之境。 (赴台南旅遊,乘車南下的舊文) 當科技進步,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媒介也與時俱進。發展飽和的社會,因為生活穩定,教育水準高,通常人們愈發溫和禮貌。 通訊進步,使我們不需再面對面,單純使用文字和符號傳遞,更生動一點,則加上表情符號。同時,也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Thumbnail
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的確,真正的閱讀是重讀,真正的書寫亦是重寫。必然是複讀與複寫,在無數的「已發生」上行跡,且終會無數次地,被往後的所覆蓋。於是在此,由書中一再出現的關鍵詞語之一,「現代」或「現代性」,召喚起波特萊爾,這位無非對「現代性」最有洞見的靈魂之一:「你的腦袋有無以數計的念頭、影像與情緒,一層層地堆疊其上,溫緩
Thumbnail
仰望拋卻心靈人人向善的烏托邦 在經歷五濁惡世的工作壓力挑戰人際比較之後 會特別的嚮往 想像一下 如果大家都平等 如果大家都不互動大家也都沒有了衝突 那也不會有這麼多新名詞和多彩多姿的內容 肯定會特別的無聊吧 帕樂達之光象徵著烏托邦的資訊 大雄象徵無法吸收資訊的人事物 而這些大雄們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