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

含有「現代主義」共 2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src
src
src
src
kiki chen-avatar-img
2025/04/21
特地找顏水龍拚貼牆面耶!!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1
kiki chen 是呀,而且楊貽炳建築師與顏水龍老師的合作不只是這一件,之前一篇文裡介紹過的富吉珈琲也是兩人的合作。 https://vocus.cc/article/67ecf82cfd897800012db710
小說表面上著重描寫家庭與社會的問題,深入探索之後,可以發現個人意識與傳統禮教的衝突,以及小家庭的組成結構所引發出的領域摩擦現象,才是王文興想要在《家變》這部小說中去探討的問題核心。
Thumbnail
在建築的表面,裝飾上與建築結構本體無關,只滿足俗世的點綴,這讓建築得以從現代主義的教義解放。更加多姿多采的新穎風貌,使得後現代的概念迅速蔓延。在台中,也有許多的建築樣貌,是在這樣的概念下產生的。
Thumbnail
  飛鳥與魚-avatar-img
2025/03/19
原來看起來那樣不起眼的建築居然蘊含了這樣的內在。推好文。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9
飛鳥與魚 我的貼文總有妳的支持,謝謝飛鳥小姐😄😄❤️❤️
極簡主義(Minimalism)設計風格的核心在於「少即是多」, 通過簡化視覺元素、顏色、材質和形狀來傳達清晰的訊息, 並創造出整潔、和諧的感官體驗。 這種風格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藝術運動, 並逐漸延伸至建築、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等領域。 極簡主義重視空間留白, 強調功能性,使設計元素
Thumbnail
在臺北市立美術館《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中,發現獨特的建築之美。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是臺灣戰後建築史上的重要作品,呈現理性、創新和現代性。這篇文章探討波浪大樓的功能、美感以及施工過程中所經歷的困難,並介紹設計師陳仁和的背景與貢獻。
Thumbnail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7/08
見到那波浪,我以為自己眼花了😅 好有特色的房子!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0
黃璧怡 真的啊,乍看之下會頓一拍很好奇現場看會是什麼感覺呢…
自由的界線在哪裡?對於一位處在20世紀現代主義全盛時期的女作家托芙·迪特萊夫森來說,自由就是擁有一個可以隨心所欲創作的房間。 . 「我非常渴望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四面牆以及一扇可以關上的門。一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台打字機,或者只是一枝鉛筆和一本簿子的房間,這樣就夠了。還有,門
Thumbnail
4/5托芙的房間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關於鍾理和,我之前寫了一系列導讀如下,觀點也是從「課本外的鍾理和」來破題,請不吝指教https://vocus.cc/article/639471aafd897800019af13f
我曾經有篇小小的短文,簡單介紹了大島渚拍攝的電影感官世界裡,相當迷人的的色彩視覺與配樂美學,電影感官世界當中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今天想要來聊聊另一部也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的好電影,這部法國、比利時合作,由阿根廷裔的編劇導演加斯帕.諾埃監督拍攝,2015年於坎城影展首映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4/5性本愛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Thumbnail
台灣讀者熟悉的經典著作《台北人》,其構思和敘述技巧師法的對象,正是《都柏林人》。全書集結了 15 篇喬伊斯的短篇小說,每篇故事都聚焦在描寫 20 世紀初,長期被英國殖民的愛爾蘭人的生活樣貌。藉由故事裡的人物對話和行為,隱喻諷刺著愛爾蘭人在英國殖民下對生活感到麻痺無力的文化氣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