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們目前的理財困境〗行動支付。支付貶值

更新於 2019/06/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錢已經不是錢的樣子了


我的研究所的論文寫得是有關貨幣貶值的主題。所以一直以來對於「貶值」兩字就特別敏感。各國的貨幣演進史,不論是「金本位」、「銀本位」,其實真正支撐貨幣制度運行下去的是各國政府的信用,舉例來說,1948年國民政府發行金圓券取代舊貨幣,可是當著國共戰爭戰況急轉直下的時候,人民對國民政府發行金圓券的信心就崩潰了,造成通貨無限膨脹。1973年不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崩潰後金本位也走入歷史,改變成美元本位制。美元能了唯一國際流通的貨幣。
不管是銀兩、銅錢,還是現鈔、支票,至少都摸得到一張張的實體錢。可當行動支付出現後,錢只剩下一個概念、一種消費行為、一篇寫滿數字的帳本與信用卡繳費日催繳的簡訊。
錢已經不是錢的樣子了!
我還記得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媽媽拿出外公珍藏的清光緒年間、民國北洋政府發行的鈔票;我也還記得老爸拿出爺爺收藏的袁大頭,吹一口氣可以在耳朵旁邊響很久。這些回憶都被手機綁定的信用卡在超商刷卡機上「逼」一聲就交易完成了。
當錢從實體貨幣轉變成塑膠貨幣後,錢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這個年代,行為經濟學變得很重要。
行為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是「心理帳戶」,每個人都有心理帳戶。理論是每一塊錢的價值是一樣的,都是我們工作、加班,費勁心思才賺來的錢。可是我們常常得到一筆意外之財後,消費行為就改變了,例如中獎後,我們會想辦法把獎金花掉;或是找藉口吃大餐、出國旅遊。
這樣的行為就是「支付貶值」很重要的假設。
也就是說當我們忘記收益與成本之間的關聯性時,就是支付貶值現象產生。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理查・賽勒(Richard Thaler)曾經挽救過他朋友的滑雪場,利用的就是「支付貶值」的心理,販賣年卡,讓愛滑雪的人可以一年四季進入場地滑雪,一開始使用年卡的人很多,隨著時間過去,人們忘記當初辦年卡的成本,漸漸的只會在特定的一些日子去滑雪。當年卡時間到了,滑雪場還會提供優惠讓會員繼續續卡,幫助滑雪場年年有收入。
我們生活中常常有「支付貶值」的效應,例如健身房的會員卡,我聽過一個人辦了一張健身工廠三年會員,三年中只去過一次的荒唐行為。
上一篇我們討論的是「支付隔離」,就是收益與成本分離了,當「支付隔離」加上「支付貶值」就成為各大賣場推出的分期付款零利率,一般人最多記得前一兩期的張單名目,等到再過一段時間,他將會忘記帳單上幾百塊、幾千塊的分期項目。不知不覺中會擴大消費金額,因為每一期的金額都是經過「支付隔離」的;而且分期付款會讓人忘記購買時的總價,不知不覺中期待效益與成本脫鉤了「支付貶值」效應就出現了。
當前已經不是錢的樣子的時候,記帳真的就很重要。
我有一張信用卡專門扣繳家中停車費、網路費、電話費與平時在超商的小額支付,當我忘記以上項目都是錢的時候,每個月的帳單都相當驚人。
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是古典經濟學裡的「理性人」,但如果養成記帳習慣,很多地方支出就會被發現。
當商人用行為經濟學大賺我們的錢的時候,我只求自己理性一點。
今天買的多功能事務機,是我經過大量比價後,分期付款買的喔!!!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41內容數
【獨特】理財顧問工作室與【生涯理財專欄】的責任 如過你迷失在海量的理財商品,與不止境的人情拜託。 該是為人生規劃屬於自己的生涯計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沙振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行為經濟學的難題〗 近一個半月,我會了能成立工作室投入了不少心血, 導致了專欄進度的落後。 未來,基本上會以一週一篇的速度為各位親愛的讀者繼續更新文章。 為這段時間的斷訊致上最高的歉意。 ------------------------------------------------------
「親愛的,我們應該買一間屬於自己房子吧!」 討論買房自住的另一個層次是【我們必須控制好家庭支出的現金流量】。 現金流(Cash Flow)理論的提出時間大約是1980年左右,一般來說使用在企業經營的現金流量管理上。到了夏代家庭的財務管理一樣可以用上現金流的概念來檢視。 上一回我們提到家庭建立期的夫妻
〖親愛的我們應該買房嗎?〗(1/2)   「親愛的,我們應該買一間屬於自己房子吧!」  現代人在房價高漲的現實生活中,總是保持著買房的夢想。撇開特殊的情況不談(父母親贈與、富二代、房地產大亨之類的),一般來說中產階級家庭常常徘徊在跟父母親同住或是自行獨立生活。由於這個議題牽涉到價值觀的判斷,價值觀不
〖理財規劃與家庭階段結合〗 我們目前的理財困境其中之一是,理財規劃沒有與家庭階段結合。 理財規劃必須與家庭階段為目標。 首先我們先定義「家庭」,以理財的角度來解讀,所謂的家庭是「一個人經濟自主獨立生活或複數人口一起生活彼此互相照顧的共同體」,在我的認為單獨一個人一樣可以視為家庭,因為一個人需要注意的
〖理財不只是買商品就可以解決的〗 1954年經濟學家佛朗哥・莫迪里雅尼(Franco Modigliani)與他的學生理查・布隆格(Richard Baumberg)、亞博特・安東(Alberto Ando)共同提出【生命週期假說】的理論,理論有兩個重要的假設,其一為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消費者,能
〖行為經濟學的難題〗 近一個半月,我會了能成立工作室投入了不少心血, 導致了專欄進度的落後。 未來,基本上會以一週一篇的速度為各位親愛的讀者繼續更新文章。 為這段時間的斷訊致上最高的歉意。 ------------------------------------------------------
「親愛的,我們應該買一間屬於自己房子吧!」 討論買房自住的另一個層次是【我們必須控制好家庭支出的現金流量】。 現金流(Cash Flow)理論的提出時間大約是1980年左右,一般來說使用在企業經營的現金流量管理上。到了夏代家庭的財務管理一樣可以用上現金流的概念來檢視。 上一回我們提到家庭建立期的夫妻
〖親愛的我們應該買房嗎?〗(1/2)   「親愛的,我們應該買一間屬於自己房子吧!」  現代人在房價高漲的現實生活中,總是保持著買房的夢想。撇開特殊的情況不談(父母親贈與、富二代、房地產大亨之類的),一般來說中產階級家庭常常徘徊在跟父母親同住或是自行獨立生活。由於這個議題牽涉到價值觀的判斷,價值觀不
〖理財規劃與家庭階段結合〗 我們目前的理財困境其中之一是,理財規劃沒有與家庭階段結合。 理財規劃必須與家庭階段為目標。 首先我們先定義「家庭」,以理財的角度來解讀,所謂的家庭是「一個人經濟自主獨立生活或複數人口一起生活彼此互相照顧的共同體」,在我的認為單獨一個人一樣可以視為家庭,因為一個人需要注意的
〖理財不只是買商品就可以解決的〗 1954年經濟學家佛朗哥・莫迪里雅尼(Franco Modigliani)與他的學生理查・布隆格(Richard Baumberg)、亞博特・安東(Alberto Ando)共同提出【生命週期假說】的理論,理論有兩個重要的假設,其一為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消費者,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本文探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當代經濟中的定位,比較其與傳統貨幣及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異同。文章分析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引用美國金本位制度及經濟大恐慌的歷史案例,強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針對虛擬貨幣在抵抗通脹方面的潛力進行了討論,並提出...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洪椿旭深入分析了金錢如何影響人類的自利行為,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他以歷史事件為例,探討過去與現代在經濟行為上的相似之處,並指出國家如何透過金錢政策形成其歷史路徑。文章也提到新興國家與富國之間的關係及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展現了金錢的深遠內涵及其於人類行為中的重要角色。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貨幣幻覺」指的是人們容易被金錢的名義數字所迷惑,而忽視了實際的購買力變化。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書《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介紹了「貨幣幻覺」的概念,並提供相關研究以讓我們了解對於定價決策的影響。 書中提到的一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是否常常覺得雖然薪水增加,但生活費用也跟著飛漲,實際的購買力卻未如預期增加?《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的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在書中介紹了「貨幣幻覺」這個有趣的概念。 為什麼需要了解貨幣幻覺?
Thumbnail
一如繼往的走進自己愛吃的餐廳,滑著手機,手機通知響起,畫面通知你的帳戶有資金入款,心中不免竊喜是這個月的薪水入帳了。下一秒你望著餐廳菜單上的價格,不免開始感慨,幾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用餐,價格卻愈來愈貴了,此時你跟朋友同時嘆息通貨膨脹的可怕。 什麼是通貨膨脹?
Thumbnail
不管是電子錢包裡的錢,還是白花花的現金,你的生活離不開錢,你可能會覺得,錢只是一種交換工具,事實上,錢本身也有七情六慾,會影響你的愛情、親情、友情,甚至是道德水準。 這本書是由如何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周欣悅,現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與行銷系主任,他的研究聚焦於複雜情緒。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本文探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當代經濟中的定位,比較其與傳統貨幣及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異同。文章分析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引用美國金本位制度及經濟大恐慌的歷史案例,強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針對虛擬貨幣在抵抗通脹方面的潛力進行了討論,並提出...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洪椿旭深入分析了金錢如何影響人類的自利行為,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他以歷史事件為例,探討過去與現代在經濟行為上的相似之處,並指出國家如何透過金錢政策形成其歷史路徑。文章也提到新興國家與富國之間的關係及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展現了金錢的深遠內涵及其於人類行為中的重要角色。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貨幣幻覺」指的是人們容易被金錢的名義數字所迷惑,而忽視了實際的購買力變化。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書《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介紹了「貨幣幻覺」的概念,並提供相關研究以讓我們了解對於定價決策的影響。 書中提到的一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是否常常覺得雖然薪水增加,但生活費用也跟著飛漲,實際的購買力卻未如預期增加?《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的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在書中介紹了「貨幣幻覺」這個有趣的概念。 為什麼需要了解貨幣幻覺?
Thumbnail
一如繼往的走進自己愛吃的餐廳,滑著手機,手機通知響起,畫面通知你的帳戶有資金入款,心中不免竊喜是這個月的薪水入帳了。下一秒你望著餐廳菜單上的價格,不免開始感慨,幾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用餐,價格卻愈來愈貴了,此時你跟朋友同時嘆息通貨膨脹的可怕。 什麼是通貨膨脹?
Thumbnail
不管是電子錢包裡的錢,還是白花花的現金,你的生活離不開錢,你可能會覺得,錢只是一種交換工具,事實上,錢本身也有七情六慾,會影響你的愛情、親情、友情,甚至是道德水準。 這本書是由如何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周欣悅,現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與行銷系主任,他的研究聚焦於複雜情緒。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