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習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在上的這個班,是幾位音樂老師在跟一位音樂老師上課。
也許因為我們都算是比較特殊的樂器老師,每個人經歷過的教學體系都不太一樣,因此會看到每個人都會有他自己特殊的缺點,例如在我以前的老師很要求的小拍子準確度,但是在某些樂器上,他們那個體系的幾乎都不太要求,所以在我們看來就會覺得他們學這種樂器的人怎麼好像拍子都不是非常準確?XD 這種感覺大概就像看到世界各國不同語系的人來學中文一樣吧?蠻有趣的。
再來就是個性上的觀察。因為我們學生們本身就是老師,所以我想大家應該也感覺得到每個人包括老師個性上的優缺點,例如比較浮燥啦、比較容易緊張啦、比較隨性沒系統啦、比較懶洋洋沒什麼練習啦,然大家會選擇怎麼面對?這也是很有趣的。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自己本身在從事二胡演奏與教學。最近正在跟兩位老師學習不同的打擊樂器,從兩位老師的教學方式上,發現了一點心得。  最近一堂課在教裝飾音。左手以三根手指頭快速的做出三個裝飾音之後,右手緊接著打出一個響亮的正拍。老師不斷的示範,但有的學生老是沒辦法非常快速的把兩隻手連成一串,而是不小心分成兩個片段。雖然
我自己本身在從事二胡演奏與教學。最近正在跟兩位老師學習不同的打擊樂器,從兩位老師的教學方式上,發現了一點心得。  最近一堂課在教裝飾音。左手以三根手指頭快速的做出三個裝飾音之後,右手緊接著打出一個響亮的正拍。老師不斷的示範,但有的學生老是沒辦法非常快速的把兩隻手連成一串,而是不小心分成兩個片段。雖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會彈琴不等於會教琴,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你上課,並且願意配合教學方式,才能把課上得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 一、找出學生的優點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反應快,上課卻不專心;有的很配合,但是學習慢;有的很有主見,不喜歡按部就班照規矩學;而大多數都很懶,不想練過一遍再一遍。 其實很多家長不見
這邊講的音樂教室,主要是敘述我的個人經驗,不能統一概括至其他音樂教室。 衝來趕去的老師 剛從學校畢業時,沒資金開教室,沒地方當工作室,沒有學生來源,就是只能去音樂教室應聘老師,希望老闆能排些學生上課。而老闆當然不敢孤注一擲在新老師身上,免得好不容易招來的學生又流失,所以一週可能排個一、兩天,
曾經遇過家長,估算著鋼琴老師的學生數量,乘以鐘點費,好像cp值還不錯 ? 其實,除了鋼琴課本身,老師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課前準備 每一個學生的程度、進度、興趣、性格都不一樣,為了讓學生學得順利,我不會使用同一套教材,因此研究教材是日常工作之一。有的需要加強指力技巧,有的需要增加
— 太用力還是不夠用力 用力與放鬆的認知 教學相長的日常:「老師不耐,學生無奈」的戲碼正上演著~ 師:彈得太用力了 生:噢,我以為要彈得夠清楚 *下次上課* 師:怎麼都用摸的? 生:啊,不是說不能太用力 矯枉過正的問題很惱人,元兇就是不清不楚地用力或放鬆…
Thumbnail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Thumbnail
是這樣的,我喜歡教學,但也不喜歡教學。我喜歡為每個學生解決他們的問題,每當他們的問題得以解決的時候總會讓我很開心。所以我教學總是很用力,於是並不適合一次消化太多學生,但學生太少投資報酬率太差,學生太多我又消化不良,個別課的學生我又很挑。這就是矛盾的地方,所以才說自己是專業而不職業的歌唱老師。
Thumbnail
今天吃完午餐休息一下,接著就去打鼓教室練鼓。 昨天打鼓課發生一件很酷的事~老師下課的時候,突然問我說:「你有組團嗎?」 我有點錯愕,心想:「我有看起來那麼厲害嗎XD」,並趕緊回神說道:「當然沒有啊哈哈哈!」 結果老師就說,現在音樂教室老闆想要規劃一個新的團體班,也就是把各個樂手編在一起搭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會彈琴不等於會教琴,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你上課,並且願意配合教學方式,才能把課上得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 一、找出學生的優點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反應快,上課卻不專心;有的很配合,但是學習慢;有的很有主見,不喜歡按部就班照規矩學;而大多數都很懶,不想練過一遍再一遍。 其實很多家長不見
這邊講的音樂教室,主要是敘述我的個人經驗,不能統一概括至其他音樂教室。 衝來趕去的老師 剛從學校畢業時,沒資金開教室,沒地方當工作室,沒有學生來源,就是只能去音樂教室應聘老師,希望老闆能排些學生上課。而老闆當然不敢孤注一擲在新老師身上,免得好不容易招來的學生又流失,所以一週可能排個一、兩天,
曾經遇過家長,估算著鋼琴老師的學生數量,乘以鐘點費,好像cp值還不錯 ? 其實,除了鋼琴課本身,老師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課前準備 每一個學生的程度、進度、興趣、性格都不一樣,為了讓學生學得順利,我不會使用同一套教材,因此研究教材是日常工作之一。有的需要加強指力技巧,有的需要增加
— 太用力還是不夠用力 用力與放鬆的認知 教學相長的日常:「老師不耐,學生無奈」的戲碼正上演著~ 師:彈得太用力了 生:噢,我以為要彈得夠清楚 *下次上課* 師:怎麼都用摸的? 生:啊,不是說不能太用力 矯枉過正的問題很惱人,元兇就是不清不楚地用力或放鬆…
Thumbnail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Thumbnail
是這樣的,我喜歡教學,但也不喜歡教學。我喜歡為每個學生解決他們的問題,每當他們的問題得以解決的時候總會讓我很開心。所以我教學總是很用力,於是並不適合一次消化太多學生,但學生太少投資報酬率太差,學生太多我又消化不良,個別課的學生我又很挑。這就是矛盾的地方,所以才說自己是專業而不職業的歌唱老師。
Thumbnail
今天吃完午餐休息一下,接著就去打鼓教室練鼓。 昨天打鼓課發生一件很酷的事~老師下課的時候,突然問我說:「你有組團嗎?」 我有點錯愕,心想:「我有看起來那麼厲害嗎XD」,並趕緊回神說道:「當然沒有啊哈哈哈!」 結果老師就說,現在音樂教室老闆想要規劃一個新的團體班,也就是把各個樂手編在一起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