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足夠的勇氣,才能真實的剖析自己;因為溫柔,才能原諒那些傷害。
這是一本關於貧窮、社會階級、社會歧視、社會的眾多不平等的書,作者用詼諧的文字赤裸裸地告訴讀者,其實我們的社會有很多的不公平,只是我們幸運的沒有遇到。希望每一個人在有能力的時候,可以幫助需要的人,即使不能,也給他們一些鼓勵。
作者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父親是家中獨子,偏偏一連生了兩個女兒,直到第三個才是兒子。因為傳統,有經濟能力的二姑姑,被迫嫁給了一個爸爸跟哥哥覺得經濟不錯的男人;因為傳統,媽媽帶著四個孩子不敢離婚,因為一離婚就要和孩子分開。
雖然可以理解那個年代迫於社會觀感的無奈,但是女性不見得沒有辦法獨自撫養小孩,如果有工作能力卻說「為了孩子不離婚」,我會覺得明明是大人沒有勇氣承擔後果,卻以孩子為藉口,更可怕的是甚至有人怪罪於孩子,導致有些孩子因此一輩子帶著創傷,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虧欠母親,這是很荒謬的事情。
原以為一切會因為弟弟的出生好轉,然而弟弟一歲半時,卻因為誤診從感冒惡化成了慢性腎臟病,加上在弟弟病發前出生的妹妹,四個孩子更增加了作者一家的經濟壓力。從小到大作者似乎都在為生存而奔波,總是不停的工作,但在她的文字中卻沒有多少的憤慨,只是一種無奈。因為父母的無力,所有的孩子都必須互相照顧,這就是作者的童年。
階級跟教育會限制一個人的想像,進而影響一個人的選擇、想法、世界觀,所以作者用很大的篇幅在說明自己的求學經歷。成績優秀,卻因為家庭因素未能繼續升學的媽媽,帶著遺憾全力支持孩子升學。最初作者只是想摘掉那些因為貧窮被貼上的標籤,讀書是為了以後可以從事坐辦公室的工作,也為了讓妹妹們有受教育的機會。
進了大學後,因為對錢的需求增加,所以更努力的讀書─以獎學金目標。作者稱「天底下竟然有不勞而獲的事情」為一大發現,而這個不勞而「獲」就是獎學金,只要把自己寫成的可憐孩子,苦窮又優秀,就有辦法拿到錢,她也曾想幫助弟妹,可惜國中之後,獎學金的種類跟資源是隨學校排名增減,「弱勢的贊助金額,論斤論兩,嚴格分等級。非頂尖學校的學生,彷彿不夠資格領取獎學金。」偏偏有足夠資源的孩子,比較容易進入頂尖學校,於是需要幫助的人,越無法得到幫助。學校資源分配是這樣、社會資源分配也是如此,顯得格外諷刺。
這些生活經驗,在她進入大學,接觸「社會學」以前,就只是單純的生活經驗。好的歸結於運氣,不好的是命運,一直到遇到了「社會學」,她才終於發現原來不是運氣跟命運。那些「歹命」,是源自於對生活的無力感跟無助,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哪裡做得不夠或不好,只是因為社會有階級、不平等跟脈絡。
幸運的人之所以幸運,是因為擁有的資源比較多,可以嘗試、可以犯錯,而那些不幸的人,很多時候他的不幸是因為社會沒有給他公平的機會,光是「活著」就已經耗費掉所有的能力,「明天」跟「未來」都太遙遠。
本書中不斷提到「教育的目的」,作者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教育出一群人,一群可以用他們群體的話來述說,並引領屬於同個群體的人打開視野」,這是一種「共好」的追求,是個很美麗的遠景。這件事簡單的來說就是要「突破同溫層」,撕掉那些標籤跟想像,才有辦法「同理」,進而產生對話,改變社會。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求學的過程是一次又一次的篩選,公立的國小、國中是就近入學,所以這一輪是「居住地」,選擇私立更增加「家庭所得」的條件。高中、大學,則是使用成績篩選,然而「成績」代表的是讀書時間是否充裕,例如是否需要打工、是否有需要照顧的家庭成員、家暴等家庭或社會等因素。一如作者曾經提到的「上大學人人都行,要讀書,卻是有錢人才做得到的」,那些相關的教科書、參考書目、住宿費、生活費,樣樣都要錢,即使有助學貸款,在家裡急需用錢的狀況下,「讀書」就是相當奢侈的行為,因為這等於少了一份薪水。
除了讀書時間,「讀書能力」也很重要,然而這就包含健康狀況、補習與否、家長教育程度、是否有教科書與參考書等,「成績」充斥著各種跟「錢」、跟「階級」有關的聯繫,這些都是「隱性資源」,但卻不容易被覺察。
經過一輪一輪「看不見的篩選」,最後我們就會落在自己的同溫層之中。只有意識到自己何其幸運,才有機會去同理那些「不幸」的人,然後發現他們的「不幸」有可能不是因為懶惰或個人選擇,而是多的無奈或不得不,才有機會開啟各階層的對話。
雖然本書作者用文字書寫的都是苦難和艱辛,但她一直在期許自己成為一盞燈,照亮那些和她相同的人,利用自己的能力替他們發聲。願每一個小小的我們,都能夠讓社會更美好,讓每一條崎嶇難行的小路,都可以變得更平坦、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