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看見舊城蛻變的契機(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文 / 董其樂
對於研究新竹這樣的非一級城市(Secondary City)來說,小體量城市的統計數據存在著樣本總量少,缺乏整合、精度不高、更新週期久等種種限制,用數據回應城市的時空性議題就遲遲難以展開。誠然,數據作為一種理性工具有它巨大的價值,但作為方法論依然有實踐上的局限。地方的真實性常常迷失在繁複冗長的數據集和各執立場的斷章之中。因而需要不斷追問,當今天我們在談舊城保存與更新的時候,我們在保存什麼?當舊城生活被現代化進程排除在發展之外,無可挽回地走向凋敝,我們想要實現的又是什麼?
在與舊城區的研究團體和學者交流多了以後,我開始意識到,也許并非客觀才是公正,主觀性的感受更能代表真實。舊城區的保存與再生的主體首先是市民,客觀的數據研究衹是第一步。在走訪了十幾位當地店家和居民之後,我們收集了這些能夠代表民眾參與和生活經驗的“小數據”,補足城市大數據在設計方法應用上的局限。雖然是隨機的街訪,但市民們參與討論的熱情絲毫不減。為了能快速了解大家的看法,我們將市民們對空間的感受簡單直觀的分為喜歡和不喜歡,並在地理空間上反應出意見和信息(如右圖)。我們發現,大家普遍對於區內的公共空間(迎曦門、護城河等)比較喜愛,而不喜歡的地方主要存在著交通混亂,行走不便等問題。
數據化的居民參與和感知
無論是客觀理性的「大數據」,還是有溫度有感情的「小數據」,都反應了城市空間中的種種環境問題。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支持下,新竹市政府先後提出「大車站平台計畫」與「步行城市計畫」旨在提高大眾運輸服務,縫合前後站,並以護城河藍帶為核心串聯起一系列公共綠地系統,建制良好的步行環境。我們也在東門市場成功復興的案例中看到,共享經濟和網路時代的全面來臨,帶來了給舊城轉型的新契機。我們以此為行動目標,提出舊城實現「步行體驗,共享新城」的實驗構想。用有機、軟性的更新方式,將城市活力擴散開來,翻轉舊城區發展,成為帶動新竹市走向美好城市的動力引擎。
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共用的容器。城市中的社會關係,生產和消費,也正是城市對商品、資訊、人、關係的聚集,催生了共用經濟的繁榮和生長(陳立群,天樂,2017)。從 Airbnb、Uber,到共享單車、共享辦公空間。這種「共同使用而不占有」的模式,成為了都市更新中的媒介和催化劑,城市空間優化利用、使用權切分讓渡、去中心化組織實現,將會改善舊城區的運轉機制。
本次策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運用合理的容積轉移獎勵作為誘因,將營利性質和造成嚴重路面擁堵的停車場篩選出來,置換到舊城區外圍建立的立體停車場,緩解部分因道路窄小,過多停車出入口交通打結的擁堵問題。區位為閑置的私人停車場,可以通過共享停車的平臺(如Uspace),將閑置的停車位開放出來。同時增加區內 Ubike 單車點位,逐步減少私家車進入舊城區內。而後,這些置換后原本的停車空間將與古蹟古建一起,成為了舊城裡公共空間的新亮點。
第二階段,點狀分佈在舊城區為的公共空間已經被激活,這時候需要建立完善的行人徒步及自行車騎行空間,綫狀串聯這些活力點。我們將舊城區為的道路分成五個等級,每一個級道路都進行人行設施的優化,同時設計分時共享的區域,逐步將路權還給行人的同時,調動街道空間使用的多樣性,提升街道的活力。
空間置換策略,標記出模擬置換的地點,藍色代表外圍新增停車空間。
依據道路寬度和類型分出五種等級
最後,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回流,他們帶著愛玩敢玩的天性,在這場復興計畫中扮演了創意發揮的「創客」角色。他們或許是設計工作者和藝術工作者,著迷于老屋古樸的氣質,又對生活的便利性和區位交通可達性,有比較高的需求。舊城區依托清大交大和科學園區,有足夠多的創意工作者有這樣的空間需求。當他們回來時,舊屋閑置和老人照護的問題,會在共享辦公、銀青共居的新空間形態下蛻變。除此之外,我們希望能建立一個共享的平臺,通過網路的方式,隨時上報自家老屋的維修修整狀況,以便向政府或者基金會申請幫助。屋主也可以利用這個平台隨時向公衆發佈老屋閑置時間,可以讓大家分時段共享老屋空間,達到空間有效利用。
舊城要再生,不應只是在物質環境上的做改變,更需要關心的是城市空間如何回應到市民生活。因而我們需要用大數據發現城市中的問題,但更需要每一位新竹市民積極參與和發聲,共創一個彼此溝通的平台和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讓執政者、專業者、資本家、居民可以多方協調,彼此建立信任關係。以回歸市民居住在城市,參與城市生活,平等使用和塑造城市的權利。唯有合作,才是城市長遠利益的開始。
建立空間資訊分享平台

本文截取更改自董其樂、許庭源 2018 年的畢業設計《掩幕行動 - 新竹舊城的共享新城實驗計畫》。本文所有分析與資料呈現截止至 2018 年 4 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觀察之後,我們針對目前舊城區內人群移動、公共環境與交通運輸狀況等課題,結合政府開放資料與網路數據環境做進一步探索。 本文截取更改自董其樂、許庭源 2018 年的畢業設計《掩幕行動 - 新竹舊城的共享新城實驗計畫》。
文/王昱登・攝影/董昱 從新竹火車站附近至城隍廟一帶,在開發已久的新竹老城區中,還有許多老屋在此聳立,見證了這塊土地好幾代的變遷。提起老屋,大部分人會直接聯想到具有文化資產身份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然而,城市中老屋的價值,絕不僅止於單點的文化資產,而是廣泛分佈於街區中的老街屋。
「滑板最一開始就是來自街頭,這間店也應該這麼做,帶著大家回到街上。」如同滑板店老闆嘉迪所說,街頭潮流文化與滑板的關係密不可分,延續上篇的街頭潮流演變以及新竹滑板的更迭;這篇要來介紹屹立新竹多年的兩間代表性滑板店,以及不褪流行的街頭風格穿搭。
近年來,又吹起了一陣滑板街頭旋風,越來越多年輕人踩著滑板上街追風,不過比起二十年前的盛況還是稍差一些。《貢丸湯》第十九期帶著大家回到街上,觀察潮流文化的演變和新竹滑板的更迭,用身體衝撞九零年代的街頭潮流。
「原本只想要找一個很閒的工作,然後有時間好好玩樂團」林冠宇笑說,創辦彌聲工作室後,除了經營 Live House ,也在新竹進行教學交流、籌辦音樂活動,今年8月31日、9月1日他們將舉辦「馴光祭」,這將是新竹地區第一場民間大型售票音樂祭--「辦一個屬於這片土地的音樂活動,要找回屬於搖滾樂的草根性。」
新竹冬天吹拂的九降風強勁且乾冷,此時生產的米粉品質最好也不易變質,憑著「三分日曬,七分風乾」,拂去多餘的水份後,產出品質佳且不易變質的米粉。本專題帶你前進米粉故鄉一窺米粉的製程。
在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觀察之後,我們針對目前舊城區內人群移動、公共環境與交通運輸狀況等課題,結合政府開放資料與網路數據環境做進一步探索。 本文截取更改自董其樂、許庭源 2018 年的畢業設計《掩幕行動 - 新竹舊城的共享新城實驗計畫》。
文/王昱登・攝影/董昱 從新竹火車站附近至城隍廟一帶,在開發已久的新竹老城區中,還有許多老屋在此聳立,見證了這塊土地好幾代的變遷。提起老屋,大部分人會直接聯想到具有文化資產身份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然而,城市中老屋的價值,絕不僅止於單點的文化資產,而是廣泛分佈於街區中的老街屋。
「滑板最一開始就是來自街頭,這間店也應該這麼做,帶著大家回到街上。」如同滑板店老闆嘉迪所說,街頭潮流文化與滑板的關係密不可分,延續上篇的街頭潮流演變以及新竹滑板的更迭;這篇要來介紹屹立新竹多年的兩間代表性滑板店,以及不褪流行的街頭風格穿搭。
近年來,又吹起了一陣滑板街頭旋風,越來越多年輕人踩著滑板上街追風,不過比起二十年前的盛況還是稍差一些。《貢丸湯》第十九期帶著大家回到街上,觀察潮流文化的演變和新竹滑板的更迭,用身體衝撞九零年代的街頭潮流。
「原本只想要找一個很閒的工作,然後有時間好好玩樂團」林冠宇笑說,創辦彌聲工作室後,除了經營 Live House ,也在新竹進行教學交流、籌辦音樂活動,今年8月31日、9月1日他們將舉辦「馴光祭」,這將是新竹地區第一場民間大型售票音樂祭--「辦一個屬於這片土地的音樂活動,要找回屬於搖滾樂的草根性。」
新竹冬天吹拂的九降風強勁且乾冷,此時生產的米粉品質最好也不易變質,憑著「三分日曬,七分風乾」,拂去多餘的水份後,產出品質佳且不易變質的米粉。本專題帶你前進米粉故鄉一窺米粉的製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新北第一環的行政區,像是板橋、三重、永和、新店,看起來預售屋新案應該都會有機會成交單價站上100萬。幾年前,這真的是很令人難以想像和接受。不過由於重劃區嶄新的街廓,真的很受年輕一輩買方的青睞。如果要追求比較舒適的大環境,越來越多人偏好重劃區而非舊市區,在新案釋出有限的情況下,重劃區一案接一案把房價給
Thumbnail
臺灣的街景與交通問題影響居住品質,需共同努力改善。透過國外成功案例的借鑒,臺灣可制定更嚴格的法規和易於市民參與的管理機構。此外,步行街道與大眾運輸系統的合理搭配是改善交通的關鍵,建立步行友好的街道是可選擇的選項。需讓人們意識到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對改善城市環境和交通問題至關重要。
Thumbnail
新竹老城區是全台古蹟最多的地方,在這幾條老街裡,有幾間老屋新裝的商店悄悄開幕,除了工藝店和咖啡廳,甚至還有百貨公司?!今天,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趟新竹小旅行,一起在這個熟悉的老城裡,裝入新的回憶吧!
Thumbnail
新竹舊城區充滿懷舊氛圍,既有傳統美食,也有特色風景。走在新竹舊城區,有一種輕鬆的生活感,比起台北街道,這裡多了幾分寧靜,卻又不失便利性。我和莉莉安偶爾會來這裡走走,尋找沒吃過的美食、尚未看過的風景,也順道去新竹城隍廟參拜,感謝城隍爺平日的庇佑。
Thumbnail
2024.03.29 新竹市政府 行政院日前公布將大新竹輕軌納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因應未來科技廊帶所衍生的交通需求,交通處表示,交通部鐵道局於3月27日邀集新竹市政府、新竹縣政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議題,會中竹市府也主動請纓擔任主政單位,將整合新竹縣、市輕軌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114年
Thumbnail
2024.03.22 新竹市政府 自105年揭牌成立的「新竹市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將於今年3月31日劃上句點,未來將轉型為「新竹市住宅中心辦公室」,市府表示,市府秉持維護公眾利益原則,未來住宅中心辦公室成立後將服務更多民眾,提供便民住宅福利申辦及都更諮詢相關服務,與市民攜手打造宜居永續城市。
Thumbnail
這篇談「重劃區的價值」,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都更緩慢,現在有「危老」,可能腳步還快那麼一丟丟,但是依然是牛步進行。市區房子就是老公寓、亂停的摩托車、拉得亂七八糟的電線⋯⋯ 「台灣人還要忍受這樣的環境多久?」 板橋算好的了,中永和更擁擠,有些巷子窄到火災都不知道怎麼救
Thumbnail
晚間散步的時候,來到審計新村。審計新村原本是個公務機構的老社區,活化成為一個台中市遊憩景點還沒幾年。白天的時候行車經過向上國中,外牆邊的審計新村總是滿滿的人潮;絕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穿梭在的狹窄的小店遊逛,或在精緻的小館消費,神情大半都非常開心。晚間的審計新村,並沒有多少人,別有一種寧靜之美。
Thumbnail
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出社會工作,一直都待在大新竹這一個區域,雖然身為北漂的遊子,新竹儼然成為我第二個家鄉,在這邊生活的時間早就超過我的家鄉「彰化」,所以我的口袋名單中也累積不少新竹的私房在地美食,今天我想以新竹火車站為起點,帶大家以走路可以到的距離漫步舊城區,追尋一下我回憶中的新竹舊城區美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去土城找朋友,結果很訝異土城頂埔的發展,目前捷高架正興建中,沿線二側的店面數量也蠻多的,記得印象中那裡的店面原本開店情形是較稀疏的,這次去對看到的變化很有感! 綜合起來,在新北板橋生活50年的我,一路上體驗,城市整體的發展情形: 1、有寬與深二個演化 一方面是縣市熱鬧程度的外擴,如從板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新北第一環的行政區,像是板橋、三重、永和、新店,看起來預售屋新案應該都會有機會成交單價站上100萬。幾年前,這真的是很令人難以想像和接受。不過由於重劃區嶄新的街廓,真的很受年輕一輩買方的青睞。如果要追求比較舒適的大環境,越來越多人偏好重劃區而非舊市區,在新案釋出有限的情況下,重劃區一案接一案把房價給
Thumbnail
臺灣的街景與交通問題影響居住品質,需共同努力改善。透過國外成功案例的借鑒,臺灣可制定更嚴格的法規和易於市民參與的管理機構。此外,步行街道與大眾運輸系統的合理搭配是改善交通的關鍵,建立步行友好的街道是可選擇的選項。需讓人們意識到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對改善城市環境和交通問題至關重要。
Thumbnail
新竹老城區是全台古蹟最多的地方,在這幾條老街裡,有幾間老屋新裝的商店悄悄開幕,除了工藝店和咖啡廳,甚至還有百貨公司?!今天,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趟新竹小旅行,一起在這個熟悉的老城裡,裝入新的回憶吧!
Thumbnail
新竹舊城區充滿懷舊氛圍,既有傳統美食,也有特色風景。走在新竹舊城區,有一種輕鬆的生活感,比起台北街道,這裡多了幾分寧靜,卻又不失便利性。我和莉莉安偶爾會來這裡走走,尋找沒吃過的美食、尚未看過的風景,也順道去新竹城隍廟參拜,感謝城隍爺平日的庇佑。
Thumbnail
2024.03.29 新竹市政府 行政院日前公布將大新竹輕軌納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因應未來科技廊帶所衍生的交通需求,交通處表示,交通部鐵道局於3月27日邀集新竹市政府、新竹縣政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議題,會中竹市府也主動請纓擔任主政單位,將整合新竹縣、市輕軌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114年
Thumbnail
2024.03.22 新竹市政府 自105年揭牌成立的「新竹市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將於今年3月31日劃上句點,未來將轉型為「新竹市住宅中心辦公室」,市府表示,市府秉持維護公眾利益原則,未來住宅中心辦公室成立後將服務更多民眾,提供便民住宅福利申辦及都更諮詢相關服務,與市民攜手打造宜居永續城市。
Thumbnail
這篇談「重劃區的價值」,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都更緩慢,現在有「危老」,可能腳步還快那麼一丟丟,但是依然是牛步進行。市區房子就是老公寓、亂停的摩托車、拉得亂七八糟的電線⋯⋯ 「台灣人還要忍受這樣的環境多久?」 板橋算好的了,中永和更擁擠,有些巷子窄到火災都不知道怎麼救
Thumbnail
晚間散步的時候,來到審計新村。審計新村原本是個公務機構的老社區,活化成為一個台中市遊憩景點還沒幾年。白天的時候行車經過向上國中,外牆邊的審計新村總是滿滿的人潮;絕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穿梭在的狹窄的小店遊逛,或在精緻的小館消費,神情大半都非常開心。晚間的審計新村,並沒有多少人,別有一種寧靜之美。
Thumbnail
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出社會工作,一直都待在大新竹這一個區域,雖然身為北漂的遊子,新竹儼然成為我第二個家鄉,在這邊生活的時間早就超過我的家鄉「彰化」,所以我的口袋名單中也累積不少新竹的私房在地美食,今天我想以新竹火車站為起點,帶大家以走路可以到的距離漫步舊城區,追尋一下我回憶中的新竹舊城區美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去土城找朋友,結果很訝異土城頂埔的發展,目前捷高架正興建中,沿線二側的店面數量也蠻多的,記得印象中那裡的店面原本開店情形是較稀疏的,這次去對看到的變化很有感! 綜合起來,在新北板橋生活50年的我,一路上體驗,城市整體的發展情形: 1、有寬與深二個演化 一方面是縣市熱鬧程度的外擴,如從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