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聯考神教(四)

今天要來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有人高談「多元入學後,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每天早出晚歸都在補習。」這意思就是,以前聯考年代都沒補習問題,學生每天都很快樂。筆者比較想問,會有這種認知的人,究竟是年紀太輕根本不知道聯考的生活,還是記憶退化,靠看報紙來腦補失去的記憶?
認真的來說,這其實是常態編班落實後產生的現象,還要配合入學門檻放寬,大學數量增加,以及資訊自由化等結果。簡單說,就是教育的自由度增加,媒體資訊的流通變好,所以不少人獲得了過多訊息,然後跟過去的記憶疊加在一起,若自己又是聯考勝利者,更會去加強這種印象操作。
正確的說法是,平均而言學生的負擔減少了,但對於某一些家庭背景的學生來說,負擔增加一些。這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很難在這一篇中仔細分析,但大致上來說,還是可以拆開成兩個方向去解釋。
其一,是普設高中職後的入學門檻增加,導致更多的人要擠入高中,在數量上形成補習增加的感受。其二,多元入學的不確定性比聯考要高一些,讓說話比較大聲的中產階級家長負擔變重,造成他們的抱怨被放大。
高中職變多的效應很好解釋,以筆者當年在桃園縣考試為例子,用錄取的名次反推,大約可換算為基測的PR值94-95左右,若落在90以下,大概就沒有公立高中可以念了。但末代基測的分數,PR60就可以念到公立高中,這不僅是公立高中數量擴增,還代表著私立學校辦學變好的現象。
簡單說,就是過去只有一到兩成的學生會被期望考上高中,到了前幾年變成一半以上都有機會。所以當我們指稱學生的負擔變重,其實只是一種現象,因為用減法算就知道,以前有三成的人根本不考高中啊,所以也不會念那麼多書,考高職跟五專的難度與高中根本就不同。不信,去問問二十年前,有多少考上高中的人,是抱著好玩的態度順便去報考五專,然後分數拿幾分?
結論就是,因為我們把念高中、上大學的路拓寬了,所以讓原本覺得沒機會的家庭,現在都認為有一拚的可能。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在後半那些學生,會發現跟過去聯考年代的後段生沒有區別,一點都沒有。
第二個方向,是現在大多數家長,要求回歸聯考的真正理由,多元入學標示著其他的加分方法,這讓適應單一標準的中產階級家長,頓時發現想讓自己家的孩子有優勢,不能靠單一補習班達成。如果自家小孩成績沒有優秀過人,那很可能會在某一些才藝加分上落後,以那一點點的差距落榜。雖然這幾乎都是自己過度解讀,杞人憂天。
成績前段的學生,扣除掉天資聰穎的少部分,大部分都是靠勤勞跟耐心把成績補上來的。勤勉不是指學生,大部分指的是家長,因為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有那個心在課業上,除非背後有家長強力的督促,或是送到監督嚴格的補習班去。而且,這種會看重教育的家長,往往從小就開始讓小孩耳濡目染,培養對書本有較高的興趣。這種學生自然比較不會輕易放棄課業,也不會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
這類特質在聯考的單一標準下很有適應力,因為只要反覆練習跟堅持到底,就會有一定量的成果出現,就以考高中的角度來說,沒有第一志願也會有前三,沒前三至少也會有公立,極少出現那種落差過大的狀況。
但多元入學增設加分標準,讓許多家長慌了手腳,他們看著文字敘述的標準,並不能理解這些加分其實很難得到,再加上媒體屢屢報導,有別人家的小孩沒有加分,因此沒有錄取心目中的志願,心中的憤怒與不平當然是持續累積。這類型的家長不明白,為何努力念書不能得到一個公平的回報,考取一間志願的學校?
好問題,為什麼你花了時間念書,就非得要考到某一間學校,不然就是不公平?之前一兩篇也提到,如果別人家小孩的腦袋跟你家小孩一樣好,又晚上多培養了一個才藝,因此加了兩分,這是公平還不公平?若因此讓你覺得必須讓小孩一起去培養才藝,所以多花錢跟時間,小孩負擔好重,這算是自找的還是被逼的?
筆者想說的是,在補習班十幾年,看過的狀況實在不少,遇到很多人在那邊宣稱現在不補習不行。但有誰知道補教業整體下滑,每年收掉不知道幾家補習班?這不光是少子化的問題,而是補習班本質就不能應對複雜變化,當我們的考試內容越來越多元,單一補習班就無法涵蓋每一個面向。
為何補教業大聲疾呼聯考才公平,多元入學等等造成很多奇怪的現象?各位大德啊,為了自己的飯碗,當然是希望恢復聯考最好啊。因為補習班不是義務教育,家長繳錢就是要看到成果,而補教業的人最清楚補習的效果沒有想像中的大,補習只能提供兩種效果,一是反覆練習可以精熟的部分,二是題目死板可以預測的部分。超出這兩者以外?沒有用的啦。
很多資訊都是補教業流出去的耳語,像是基測的作文很重要,差一分決定生死,所以你必須來補作文。然後沒人告訴你,通常會差作文一分定生死,大概是建中北一女那種大家都滿分的情況才成立。更沒人告訴你,聯考年代的作文都四、五十分,寫好寫壞差距就十分以上,這豈不是更慘?
筆者可以體諒很多家長不明白以前的情況,因為筆者出自一個中產階級的公務員家庭,小學同學與筆者相同狀況的沒有幾個。我們的狀況是,作文小學就在補了,筆者一補就兩年,其他人還補更久,這些作文班都開在國文老師家裡,誰給你在外面掛招牌。不是只有現在才補作文,以前補的比現在兇,只是多半的人看不到。
數理英文樣樣都來,筆者每一個補習套餐都吃過,然後參加的同學,全部都是校排前段的,中後段生不是沒有,而是很少,大多是家裡錢多覺得念書重要,但家長沒唸書不知道該怎麼辦的那種。然後呢?國三瞬間沒補習了,因為學校強制校排前兩百的學生留校晚自習,上課的都是正式老師,督學都來喝茶聊天查無課輔就走。
以前沒補習?現在補很兇?
如果這是真的,那現在補習班就不會經營的那麼痛苦了啦,學生一間比一間少,到處都收掉難道是幻覺?真正決定補習班數量的原因只有兩個,一個就是考試制度是否可以預測,越能夠預測,讓分數越可以被操練出來的制度,補習人數就會變多。另一個就是經濟,現在景氣低到靠杯,一堆家長連午餐錢都快繳不出來了,補個大頭習啦。
少看那些電視上的台北中產家長靠邀,你會更接近台灣基層教育現實的部分,照他們說的反過來去做,往往都是對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