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當學生的年代,一跨入下半年,就由7月1日的大學聯考打頭陣,揭開「考季」序幕,隨後高中、高職、五專等各種大規模招生聯考陸續登場,整個暑假熱鬧滾滾。然而近三十年來,台灣不斷進行教育改革,大學與高中的升學考試,有的更動考試方式與日期,有的加以簡併,反而使7月初的大學指考成為考季的句點。去年因為防疫失守,搞到三級警戒兩個多月,大學指考被迫延後到7月底,在台灣的聯考史創下紀錄。今年又再變化,除了改稱「分科測驗」,考生也可依自己需要而選擇考科。
如今國中生在畢業之前接受「會考」,高中、高職、私校等升學管道都看這個成績,比起以往,對學生、家長與學校都減輕許多負擔。然則,往昔的高中聯考是甚麼模樣呢?且聽筆者道來。
那時台灣是分區聯招的,一個番薯切出北區、桃竹苗、中區、雲林、嘉義…等等好多塊,各出各的試題,但計分方式卻都一樣。各科有選擇、填充、論述(例如數學科的演算、證明;國文科的白話翻譯)等不同題型,配分可能不一,但同題型者題分必相等。這跟後來曾經出現的「量尺分數」和學測的「級分」概念不同。然而各科大概被認為具有不同重要性,滿分並不一致,英文100,數學120,而社會(含歷史、地理、公民)、自然(含物理、化學、生物、健康教育)因為包羅多科,滿分都是140,最高的是國文科200分,其中內含40分的作文,這與目前把寫作獨立另考有別。
作文由於並無標準答案,其評分頗繫於閱卷老師的主觀判斷,差了幾分也許差好多個志願。所以學校的國文老師還是要教一些祕訣:如何起頭、怎麼收尾、主幹要選取什麼材料、哪些語病必須避免等等。考試寫錯字是要扣分的,所以平時課堂上的作文如果出現錯字,會被要求訂正附帶罰寫,以加深印象,勿使再犯。
早期聯考作文命題皆屬論說文類型,有時帶著政治意涵,或者從古代經典摘取章句(大學聯考曾出現《反攻前夕告大陸同胞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試申其義》)。因此老師也常諄諄教誨,要抓準題旨以及思想口徑。書商也應市場的需求,出版了各式作文範本,讓學子觀摩學習;也有名人語錄集,供學生在文章中引述。因為考試都出論說文,所以範本裡常有「論民主與法治」「談守時」「誠實的重要」…之類題目的文章。急於應付作業的學生也會從中抄謄文句,拼湊成篇,當然遠不及目下「複製、貼上」方便。
彼時高中聯考的作文題目並不印在試卷(或題本)上。記得我考國文科時,監考老師手持一筒捲著的海報紙走進教室,鈴響開始作答後,監考老師將紙卷鋪平貼在黑板上,才知道原來題目在那紙面上。他指著紙上墨黑的大字,宣讀了兩次:「中華兒女的大擔當」。天吶,我當場傻眼,一個尚未見過世面的鄉下孩子,哪裡曉得什麼擔當啊?
後來還聽高中老師說過一件堪稱悲慘的趣聞。某次高中聯考,監考老師把作文題目在黑板貼好之後,對考生說:「作文題目看黑板。」某考生頭也不抬,便在他的卷子上寫下
「□□□□看黑板
□□我們到學校上課學習,專注看黑板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