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理解市場預期的差距

股價表現與心理預期狀況有顯著的關係,新聞裡常提到股價與預期差距的情況,例如某企業獲利優於預期(或不如預期)所以股價大幅上漲(或下跌),不過,實際上投資人看不見市場的預期是甚麼,反而股價的表現是很清楚的呈現,與其說是因為預期的差距導致股價漲跌,不如說是因為股價表現,才讓新聞(或投資人)去解讀市場的預期狀況,比較像事後看圖說故事的解釋。
農曆年後台股加權指數大跌後很快的反彈,有些看法認為最恐慌的時刻已過,即是以股價表現來解讀市場預期最壞情況已過,不過這樣的解讀是危險的,股市的反彈可能只是暫時等待觀察事件進一步的發展,並非原本情勢已經改變。
投資必須對於未來有所預估推測,如果判斷正確就可以獲得投資利益,思考的重點在於如何推測未來情勢,而不是仰賴股價走勢看圖說故事,推測這次事件將對景氣造成明顯的負面效應,而影響程度暫時還難以評估,這種情況下很難說市場最壞的情況已過。
長期而言,危機總會過去,如同SARS、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都被克服了,差別是要花多久時間,股市要修正多大的空間?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