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不尋常的浪〉
那是一片不尋常的浪,惟有 你能在黑暗裡省識: 當時你剛從陽台的方向 走過來,踏著七顆好看的星 一路由我辨認著熱帶的樹木 辨認它,可能也記住它──因為 不久即將離去。你寧願 我在遠方記住樹木的名字 不願我永遠記住你
而我總以為愛是黑暗裡的 省識,風雨中的辨認;一個手勢 一句簡單的言語;在追憶裡 否認我曾經否認,或者後悔 你以為將來你可能後悔
當時我們剛好站在夜晚的
橋頭,可以聽見那下弦月
輕呼著水神的聲音,水神逆流
而溯,我可以聽見你的衣角
拍打著巨大的夏天──的聲音
而你看見的竟是洶湧來到
橋下的水勢,忽然濺起
打在你身上
一片不尋常的浪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在生活中,每個人總是在面臨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告別」。有些告別顯得容易:上完課向老師或同儕說聲再見;子女向父母說「我出門了」。暫時離開一個地方,如學校、家裡、故鄉,如果沒意外的話,這些告別都是尋常的,顯得自然而然。
而有些告別令人留戀不捨:情人、好友結束約會、各自西東時;動人的戲劇、演唱會、電影到了尾聲時,演員、歌手向觀眾謝幕,或是畫面上滑過參與者與致謝名單,美好的時光與氛圍終要結束,在你得起身離場的時刻。
有些告別沉重而哀傷,如至親、摯友、恩人,或景仰的大師謝世時。
還有一些告別是黯然銷魂、刻骨銘心的,與情人分手,或是單相思、苦戀無以為繼的時候。
關於最後這一種告別,我自己也曾有所感而寫下一些文字,譬如:「愛擁有不可捉摸、不可期許的特質。失衡的情感的翹翹板,使一方感覺到沉重,使另一方感覺到空虛。」(2007年)
我亦如此理解楊牧〈不尋常的浪〉這一首詩:
而我總以為愛是黑暗裡的 省識,風雨中的辨認;一個手勢
一句簡單的言語;在追憶裡
否認我曾經否認,或者後悔
你以為將來你可能後悔
縱然「我」曾在那痛苦、煎熬的關係中否認過「愛」,否認過自己亟欲追求的,或是,「你」設想將來可能會後悔而不願付出真心,但這些終究無法改變或動搖愛的純粹與完整,它仍是「黑暗裡的省識」、「風雨中的辨認」,無庸置疑。
當時我們剛好站在夜晚的
橋頭,可以聽見那下弦月
輕呼著水神的聲音,水神逆流
而溯,我可以聽見你的衣角
拍打著巨大的夏天──的聲音
而你看見的竟是洶湧來到
橋下的水勢,忽然濺起
打在你身上
一片不尋常的浪
但在當下,這是一份不對等、沒有結果的愛,在臨海的橋邊,雖然只是片刻然而勢將長存於記憶的畫面,在詩中「我」的眼裡、耳裡惟有對方,聽見「你的衣角/拍打著巨大的夏天」, 而對方所見的卻是「洶湧來到」的水勢。那一片「不尋常的浪」固然打到「你」身上,但那樣的激越終究不會留下痕跡,巨大的夏天終成過去。無緣的愛。
多年後重讀,依然為之感到惆悵,宛如一片不尋常的浪拍上我的心田。
(2014年12月26日草稿,2016年4月6日微調)
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知名詩人、散文家、學者、評論家、翻譯家。花蓮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親炙徐復觀、陳世驤兩位學人。曾執教於多所大學,如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亦曾擔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並參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 楊牧自中學時期便開始新詩創作,並獲當時師長胡楚卿之鼓勵。早年筆名「葉珊」,發表詩與散文,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溢於筆端;1966年赴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見證六零年代學生運動,三十二歲(1972年)而改筆名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1976年時,他與中學同學葉步榮、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共同創辦洪範書店。 詩文曾譯為多國語文。曾獲時報文學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蟬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