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抨擊的同時,我的性別反思

人在任何時刻、任何場域都有可能成為弱勢。
不管是藝人、小學生、談戀愛的人、有錢人、窮人只要是人,不管他的背景如何,都可能被歧視,被貼標籤後,開始過著滿足社會眼光的行為,這就是歧視。
「歧視之意」:輕視,以不公平的態度相待。
生活中充滿著歧視的思想,其實很多歧視是小時候被家長錯誤的觀念移植的,導致長大後很多人的觀念一時片刻改不過來。通常是因為『不一樣』所以覺得『不對』,因此開始歧視他人。從種族、性別、外觀、城鄉想得到的歧視,我想大部分的人都當過受害者,只是個人的感受輕重而已。
「女性主義之意」婦女為爭取平等、解構父權體制、建立新文化,所提出之理論分析與行動方案之總稱。【例】女性主義雖有許多不同流派,卻都以爭取性別平等為目標。
因為在一個女性居多的公司上班,我幾乎感受不到身邊的男同事有對女性的歧視不平等之意。但,偶爾還是會聽到同事分享體制對女性的歧視,像是日商公司逼迫女生要穿裙子上班,跑業務只能是男性,女性只能對內庶務。當然還有社會案件或是評論社會案件等風向,還是能感覺得還是有人多女性是受到不平等的歧視。很多也是女性歧視女性,這是長期在父權主意底下的遺害。
女權早就被討論到不需要有多餘文章解釋,我懂,但從來沒用文字好好整理自己懂或是不懂、生氣、無奈的脈絡。
我認為女性需要有所意識,女性主義的定義是什麼,當我們追求女性自由的過程,如果還是偶爾依附在父權主義之下,真的會變成所謂的女權自助餐。

寫給女生朋友看的反思

說出:不想工作嫁人好了。 這代表你覺得,嫁人就有人會照顧你,所以男性還是需要照顧女性,表示你也認同父權底下的男主外女主內,女生沒有對外發言權。 說出:男生就應該要...有車有房才能嫁。 這就代表你認同,男生就應該賺錢並且有足夠的身家地位才能與另一半共結連理,這也並不公平。如果話改成“我希望另一半更我有相當的經濟能力,比較不會擔心未來”就可以。 說出:XXX終於嫁出去了 / 你要不要趕快找個人嫁了 / 30歲以後女性就很難找另一半。(最後這句話比較常聽到男生講) 這就代表你覺得女性“一定要嫁出去”嗎?加上終於兩個字也會有自己加諸女性隨著年齡增加在婚姻市場的價值較低。其實,我常常覺得社會中的我們是不需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幾歲的,有大概的區間概念就好,因為人們太容易用可見的表象標籤一個人。 說出:男生就應該體貼一下女生。 是人都應該要體諒或懂得同理,並無因為性別就應該誰體諒誰。這只是生為人的一種同理心,因為同理心的出發點,我們都會對在意的人體貼。 體貼是一種互相的行為,也沒有男生就應該在某些時候一定要釋出體貼善意。 (這塊比較像是人都應該要有善意與同理,不該分性別) 說出:某某某真的很娘。 形容詞少用“娘”的字眼,這也是在說女性就是比較纖細、嬌弱,有貶義。我偶爾也會說出,但真的謹惕自己的行為舉止才是。 實在是太多能舉例了,為什麼要先來反思跟教育女性自己,因為如果我們沒有做好對於自身權益的共識,很容易被男性說你們又在女權自助餐,把女性應該獲得正常的平等又混為一談,難以針對一件事情好好討論,不要造成直接的性別對立。 女性主義有很多派別,我沒有通透理解每個派別的差異。 但我認為男女平等執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對方視為一個“人”,而不是帶有性別的人。 有意識地少使用覺得富有含意的名詞轉形容詞(原為名詞),像是娘就是一種,把女生說得很man也是另一種。當然還有很多模糊地帶,或是經時代演變的文詞新定義,這裡就不一言以敝之。

平權人人有責
此文獻給身邊女性友人,也告誡自己,曾經也可能意識上是女性主義,口頭又常常不政治正確。對啊,人就是活得很累吧,但這樣的規範才能讓模糊地帶漸漸被消弭。 這些改變與調整都是為了更好的地方去,如果我們一開始的觀念是平等的,其實也就不會有這些句子,也不會有要調整的陣痛期。試著思考多一點,為我們的言行負責,就算是一時的失言,我們也能認知與學習每一次的調整,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都在更好的路上。 有機會也想好好整理,女性如何感受到男性不經意言論的不適。 以上來自博恩事件後的反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