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全國建築學系畢業設計操作經驗調查:什麼題目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0年度畢業設計的製作經驗持續收集中。
評圖老師憑什麼?You Are Not Alone!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msoFPcuvndRhOo3GWfj4W8_2ok79-HZjeD2Y6QfldmflRrg/viewform?usp=sf_link
這份問卷希望了解全國的同學們製作畢業設計的感想,回覆越多越有可能找到更好更有用的制度。
複製上面引號的內容,然後貼給餘悸猶存的同學或學長姊們吧。

目前回覆樣本數:
金門大學建築學系11份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5份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5份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2份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4份
聯合大學建築學系3份
高雄大學建築學系1份,共30份。
問卷回覆採樣:

你會怎麼建議學弟妹選擇畢業設計議題(題目)呢?

找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吧,这样才有做下去的动力。整个过程漫长且短暂,快乐且痛苦。除了对建筑的热爱,对议题的兴趣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議題始終都是自己切身體會,想對這做點什麼的態度為想法出發,所以體驗周遭的人事物,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家鄉,有想法就是好的動機。
過半的回應都持這類的態度,除此之外也有:
還是因人而異啦,面對畢業設計的態度如果不好,選什麼都差不多啦😅最重要的是選擇自己能夠掌握的量!
這是確定的,永遠都該問自己,「那這次想學什麼?」
另外,務實點的也多建議
選擇好操作的議題及概念
要有一個清楚的目標,想解決的問題,或是清楚的使用者,而非聽起來多酷炫的題目或是空有滿腔熱血,自己能不能將自己的題目講述清楚我想這是重要的第一步
相對理性的分析與建議的則有:
可能分兩種,問他們想要做一輩子不會再碰的議題(自己喜歡的),或是未來工作需要的(實際的住宅案)
自己擅長的、容易操作的、具有挑戰性的、社會潮流的、總而言之要選擇自己喜歡,願意花時間投入心力的題目。(別做住宅..)
這2筆回應在問卷最後面卻給了完全相反的建議;畢竟東大建築舊時代的畢業論文固定以住宅為題目,既可激辯掙扎也可無痕飛過;也如不久前設計工作室中,幾位二年級不約而同在談及住宅中的生活時所疑惑/駁詰的:每個人每個人不一樣啊!住宅,真的是個好問題,好難好難的問題唉(畢業設計指導有感)。
其餘有:
看公視《我們的島》
有點呼應傑克啊傑克關於看紀錄片找到設計切入點的方式。
結論呢?當然沒有,「每個人每個人不一樣啊」。與其想在這些回覆中找到設計題目的「選題懶人包」,還不如「對自己誠實才不會感到遺憾,那中間會懷疑各種價值,可以說從頭到尾都重新調整過〔...〕打亂了原本認識的自己,這是一個很特別但痛苦的過程」。
單就結果論而言,挑什麼設計題目好絕對不會有答案,畢竟,畢業設計所想深究的,以及評圖老師們要看的,從來就不是「什麼題目」,這跟19世紀的「什麼風格」一樣,早都已經是屋角的灰塵(人體皮屑)了;但程序而言,下面的建議應該很實用:
寧可一開始多想,也不要在評圖之後後悔改動。多想,然後一個一個條列式的要求〔...〕,對應的能寫多少寫多少(概念、基地、基地云云),寫最多的就是最適合做的設計,寫的最快最開心的就是最想做的設計,然後把最少無聊的去掉,再和老師討論設計的可能性。然後之後就不要變化設計方向,大車往前衝呀呀呀~~~~~~~~〔註:稍調整過好適用各校所有的建築系學生〕
再來的老調重彈,但(每年不知為何)總是被忽視:
可以多看一些各校學長姐們畢業設計作品集,去了解每個畢業作品的議題及想表達的意義;從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或是有熱情的著手。

好好確定心的方向,並為了這目標而努力鍛鍊,扎實地備妥基地分析、敷地計畫、空間需求與設計準則,然後就讓自己的想像力,Take Off!(當然要把平立剖給畫完)
願正準備畢業設計評圖的全國同學們,思緒清明、運筆如飛。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這裡直通悲慘之城,由我這裡直通無盡之苦,這裡直通墮落眾生......我永存不朽,我之前,萬象未形,只有永恆的事物存在,來者啊,快將一切希望揚棄!」《神曲》〈地獄篇〉(III 1-9)。
"層層疊疊的往復回想 那道潮濕偶有臭味遍布狗毛的灰白長廊"
你可以什麼活動、組織都不參加就畢業。(當然畢設還是要做,哀傷。) 也可以在參加之後,跟戰友邊造口業邊做事,然後畢業後相聚再一起憶當年。 可以問問自己,在這五年的最後,想要留給自己什麼。
  又收到系刊主編大大的邀請,不過因為各種忙碌把它給忘記了,這次來聊聊之前辦的活動以及最近在忙什麼。   在我們這屆畢籌會裡除了總副召之外,還分了設計組、公關組、記錄組、財務組、場器組,我所在的設計組負責的是這一年裡所有跟畢籌會有關的東東(?)的籌備工作
合評的論述、評圖的心得和回應,還有論述的邏輯檢討,跟簡報的檢討等等。
「這裡直通悲慘之城,由我這裡直通無盡之苦,這裡直通墮落眾生......我永存不朽,我之前,萬象未形,只有永恆的事物存在,來者啊,快將一切希望揚棄!」《神曲》〈地獄篇〉(III 1-9)。
"層層疊疊的往復回想 那道潮濕偶有臭味遍布狗毛的灰白長廊"
你可以什麼活動、組織都不參加就畢業。(當然畢設還是要做,哀傷。) 也可以在參加之後,跟戰友邊造口業邊做事,然後畢業後相聚再一起憶當年。 可以問問自己,在這五年的最後,想要留給自己什麼。
  又收到系刊主編大大的邀請,不過因為各種忙碌把它給忘記了,這次來聊聊之前辦的活動以及最近在忙什麼。   在我們這屆畢籌會裡除了總副召之外,還分了設計組、公關組、記錄組、財務組、場器組,我所在的設計組負責的是這一年裡所有跟畢籌會有關的東東(?)的籌備工作
合評的論述、評圖的心得和回應,還有論述的邏輯檢討,跟簡報的檢討等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設計你的人生」這門課在台大已經即將開設滿六年了。在這六年之間,雖然我們經常藉著課程以及體驗的形式,帶著同學們了解設計人生到底在做些什麼。但我們似乎很少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分享,我們心中的「設計人生」到底是什麼?學生們都帶著哪些疑問來到課堂中?又隨著時代不斷的改變,我們又調整了什麼,有哪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透過提出了諸多工業設計的可能性,讓對於工業設計領域及範疇比較陌生的人,藉由認識、釐清等不同範疇的設計內容及目標,建立起對於廣義的工業設計學科方向有基本的認識。分辨何者為應該將投入心力的對象,並設定合理清晰的目標,避免被不必要的建議及期待干擾,相信設計的成果會是豐富而準確的。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設計你的人生」這門課在台大已經即將開設滿六年了。在這六年之間,雖然我們經常藉著課程以及體驗的形式,帶著同學們了解設計人生到底在做些什麼。但我們似乎很少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分享,我們心中的「設計人生」到底是什麼?學生們都帶著哪些疑問來到課堂中?又隨著時代不斷的改變,我們又調整了什麼,有哪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透過提出了諸多工業設計的可能性,讓對於工業設計領域及範疇比較陌生的人,藉由認識、釐清等不同範疇的設計內容及目標,建立起對於廣義的工業設計學科方向有基本的認識。分辨何者為應該將投入心力的對象,並設定合理清晰的目標,避免被不必要的建議及期待干擾,相信設計的成果會是豐富而準確的。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