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好嗑電影 圖片來源:森林系攝影
在過去的台灣,或許是受到文化、民俗及整體社會氛圍等多種因素影響,「死亡」一直被視為禁忌的話題,認為只要聊到死亡,就是遺憾、恐懼或惶恐,即便隨著科技與工業不斷改變,但過去人類對於死亡的接受度,卻越加封閉,成為一種強烈的對比,也因此,在傳統社會中,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議題總避而不談。
但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各國文化漸漸相互影響後,死亡不再只是一種形式,它可以被視為一種領悟、一種學習,甚至被當作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在台灣,有一群人,他們每天的工作都與死亡為伍,但他們看見的並非一具具大體,而是一段生命的凋零、他們看到的不只是傷心欲絕的親友,還看見了人性百態,他們是「禮儀師」,是生命盡頭最後一哩路的送行者。
今年29歲的郭憲鴻,人稱「小冬瓜」,年紀輕輕卻已經是禮儀公司負責人;或許,你對他的名字不這麼熟悉,但你可能看過或聽過他的父親,已故的殯葬達人「冬瓜」郭東修。郭憲鴻不僅接手了父親的家業,在其父離世這段歲月裡,他靠著自己對於產業的熟悉及求新求變的想法,同時保有過去父親的信念,為自己開拓出全然不同的殯葬業之路。
從九流之末到蓬勃發展,「禮儀師」的崛起與沒落
隨著時代變遷,現代禮儀師與過去已經有很大的不同,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呢?,郭憲鴻先是談到了「教育程度」;在20幾年前的的殯葬業,當時被稱為「九流之末」,也由於過去的人對於殯葬業是非常排斥、反感,所以會來從事殯葬業的人,極有可能是在社會上不被接受,或是在社會上能選擇的工作不多的人而被迫進入這個行業,所以過去從事禮儀師工作的人,教育程度普遍不會太高。
其次,則是「觀念認知」;郭憲鴻表示,台灣殯葬業在過去這段時間有很大的改變,必須要歸功於一部2008年由本木雅弘、廣末涼子主演的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透過這部電影,讓台灣普遍民眾開始了解殯葬業並沒有想像中這麼糟糕或負面,也讓許多家長願意讓孩子進入這個產業,所以從民國99年到100年這段時間,開始湧入了大批年輕人,甚至是高學歷、高知識背景的人進到台灣殯葬業,為整體產業注入非常大的活水,讓殯葬業開始活絡起來。
再來則是台灣殯葬業的「大環境」也與過去有很大差異,郭憲鴻表示大環境的差異,其實可以細分幾個面向;首先是人口結構改變,過去是傳統大家庭,比較注重家庭互動及倫理關係,無論是家庭或鄰里之間會比較緊密;之後就朝著小家庭,甚至是單身貴族的方向發展,這樣的改變其實都衝擊著殯葬業。
另外,過去多以土葬或火葬為主的傳統,隨著這幾年環保意識抬頭,也漸漸提倡以像樹葬、海葬等方式代替,新思維取代了傳統觀念,也逐漸影響著殯葬業。
最後則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經濟能力的萎縮」;郭憲鴻表示,過去民國70、80年代,是台灣經濟最好的時候,同時也是殯葬業文化發展的重要時刻,像現在所謂的陣頭、或是過去傳統喪禮中很常見的孝女白琴,也都是在那個時候出現;原因在於,當時的人遇到葬禮時,因為經濟能力普遍都不錯,所以會投入大量金錢讓整個葬禮看起來更加豐富,在有需求便有供給的前提下,殯葬業就因此蓬勃發展。
整個殯葬業,從過去的不被重視到漸漸受人尊重,在民國100年前後來到了整個市場的高峰,最後再從一片光景走到市場萎縮,郭憲鴻說,因為自己從小就接觸這個殯葬業,所以清晰的見證了市場變化。
郭憲鴻強調,雖然現在整體大環境不如從前,但他因為感受到未來整個殯葬業將會有所改變,所以他認為只要找到定位、找出特色,訂定出符合未來需求的服務,仍能在殯葬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禮儀師」不只服務至上,還身兼魔術師與心理諮商師
「其實可以把禮儀師看成專業顧問」,郭憲鴻這麼說著。郭憲鴻解釋,禮儀師所有的工作核心都圍繞著所謂的「喪主」,也就是往生者與其家人,禮儀師必須幫他們全方位的顧慮到許多面向,像大體SPA、告別式的設計、儀式、要火葬或土葬等等,甚至需要幫忙處理到墓地土地交易等,各種面向都得幫忙顧到滴水不漏。
郭憲鴻表示,其實禮儀師要做的工作一直都不變,只要家屬提得出,某個程度上他們都得辦到,「家屬其實都把他們當作魔術師」他笑著說。不過,郭憲鴻也提到,現代人對禮儀公司的期待也越來越高、服務要越來越好、專業要越來越強、會的東西也要越來越多,但費用卻也得越來越少,甚至得充當 「心理諮商師」,協助家屬處理家庭糾紛等,這都成了現代禮儀師的服務範圍。
雖然要做的事情變多了,但郭憲鴻表示也因為自己夠熱愛這個產業、也相信自己能夠幫到別人,所以非常願意為這些家屬做到「服務至上」,而對他來說,事後家屬的一句句感謝,更是重要,因為那也代表了他們的熱誠與價值受到肯定。
殯葬業最重要的不只是服務,還有「教育」
雖然現在的殯葬業被視為服務業的一種,但郭憲鴻也認為,這是這個產業「不太對勁」的地方,他強調,雖然在服務上仍是重要的一環,但不該變成單純的服務產業;郭憲鴻說,畢竟大部分的家屬都沒有經驗,所以重點應該放在「教育」上,應該適時的領導對方,讓對方看見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郭憲鴻表示,其實這也是父親傳承給他的概念,既然定位是禮儀「師」,就應該要教育、引導家屬明白什麼才是真正需要的。郭憲鴻舉例,在台灣傳統喪事禮儀上,會折所謂的「往生蓮花」,郭憲鴻認為過去折蓮花背後的價值在於,凝聚家人向心力,透過這個儀式,讓身邊的人可以明白,大家的傷心都是一致的,但身邊仍有彼此能夠商量、能夠依靠。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會將折蓮花這件事情,要求殯葬業者處理,郭憲鴻認為喪事中,一些傳統習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已經不存在,所以站在他的角度,他認為殯葬業者是有其必要去教育、帶領家屬。
生命之所以感動他人,是因為能成就別人
從小就跟在父親郭東修身邊,親身經歷了殯葬業這麼長一段時間,是否有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回憶?郭憲鴻表示太多了,但最讓他記憶深刻的,是一位高中生。
有一個高中生剛考上大學,但因為人生關卡過不去,便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後,高中生的父母親很自責,因為他們灌輸了這位高中生很多傳統觀念,像是要認真讀書、要考上好學校等,無形之中給了孩子不少壓力,而這位高中生就是生活在念書與補習之間,也因此父母親非常後悔。
郭憲鴻說,當時站在他的角度,單純的認為這位孩子很傻,選擇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生命嘎然而止,不過到了喪禮那天,卻讓他對這位往生者有很大的改觀。郭憲鴻提到,喪禮當天,原本家屬打算簡單辦就好,所以訃聞發的也不多,但當日卻來了200多位,原來是這位高中生的好朋友、同學及老師。
「這些人當天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宛如自己的親人過世」,郭憲鴻說當時的氛圍就像是這個離開的生命,曾經感動了某些人,所以對於他的離去感到非常難過。事後,郭憲鴻事後也詢問了來參與喪禮的人,發現原來往生者是個非常開朗活潑的孩子,如果班上有同學家境不好,甚至會號召其他同學集資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郭憲鴻感動也感慨的表示,這個高中生的故事讓他體悟到「這個生命很短暫,卻很美」,也讓他學習到,生命之所以動人,是因為我們能成就別人,而不是為了自己,這樣的經驗更促使人們思考,應該要創造出什麼樣的人生?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