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養兒防老」不是理想,是必要(下)

我十五歲那年,成了遊子。
我在雲林的鄉下出生長大,十五歲那年考上北一女,就隻身離家北上,展開遊子的生活。學校沒有宿舍,我在外租屋。沒有家人在身邊,吃不到母親預備的飯菜,心情十分落寞孤單。當年交通不是那麼便利,家裡也還有弟弟妹妹,父母難得北上來看我。那一年,因為想家,常常在租屋處,痛哭流涕。
離開鄉下到城市求學,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這帶給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是追求成功的機會,必須好好把握。為了所謂的成功,父母和子女,都覺得這是最好的安排。
可是,每次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到了要離家的那天,父母送我去車站,開車前那一刻的揮手,總讓我揪心。父母和子女,如果可以不用分開,該有多好。離鄉背井,究竟是為了什麼?
chuttersnap null on Unsplash
chuttersnap null on Unsplash
為了求學,為了找工作,鄉村的孩子不得不離家到很遠的地方去,因為一般人認為的好學校和好工作,大多在城市裡。孩子會往城市去,大多是父母的鼓勵和安排。當父母還年輕,身體還硬朗時,最在乎子女是否能就讀好學校,畢業後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然後找到好對象成家。父母並不希望子女回來鄉下。
但是,當父母年老多病,甚至失能時,心裡會開始想念子女,私下希望子女能回到自己身邊,卻不敢開口,因為大家會說這樣的要求太自私。
從子女的角度來看,年少時,在父母的資助和鼓勵下,到遠處求學和工作,習慣了異地的生活,也喜歡上異地的生活,加上工作得來不易,無法輕易放下。但眼看著父母逐漸老去,需要陪伴與照顧,自己卻遠在異地,內心只有虧欠和掙扎。
我的父親身體一向健康,沒想到晚年突患重症。當時,我只能勤搭高鐵,南北奔波探視,能做的事實在太少。我自己也有家庭的責任,有四個孩子要照顧,無法離家太久。但父親已經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我必須多回去看看他。
Gigi null on Unsplash
我無法斷然拋下台北的一切,舉家南遷,但內心多麼渴望能夠多陪陪父母。父母的需要,跟我自己家庭的需要,互相拔河。
我成了所謂的「不孝女兒」,但我身不由己,因為這是一步步走來的漫長過程,也是一個惡性循環:父母年輕時,把子女送到遠處追求出人頭地的機會;而子女最終也習慣了大都會的生活,不想再回鄉下,或是無法回到鄉下謀生。等到父母年老,開始期盼子女能回來承歡膝下,但子女已經在外地成家立業,有自己的責任和牽絆。父母內心失望,子女內心虧欠......在兩難的情況下,雙方都難受。
回想古時的大家族生活,多令人羨慕。在古猶太文化中,如果兒子要成家,父親會在自家的主屋旁邊,加蓋一間屋,給兒子和媳婦住。在古中國文化中,也是全家人住在一個大宅院中,各家有自己的屋,但都在一起,有時甚至一起吃飯。那是一種強大的家庭支援系統,若有一家的男人失業,不怕馬上沒飯吃。若有一家的女人生孩子,或是需要有人幫忙看孩子,家族中其他的女人都能來幫忙。
今天大多是小家庭,不再有這樣的家庭支援系統,一切都要靠自己。一家之主失業,生活無著落,逼得全家燒炭自殺。這樣的新聞太常見了。
我不希望自己年老後,只有老伴,沒有兒孫圍繞,甚至老伴若是先走,自己成了獨居老人,或是被送到安養院。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