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從美國加州起家的Blue Bottle Coffee 藍瓶子的職人故事

上次去LA,特意去喝了一次Blue Bottle Coffee,在日本喝得多了,來到美國就好像上次去西雅圖一樣,一定要去Starbucks一下。不過Blue Bottle的個性跟Starbucks很不一樣,工業風的裝潢沒有Starbucks的那種美式速食咖啡店的感覺,確實,比較有日本的味道。原來創辦人本身很喜歡日本文化,很受日本的事物影響,更請來日本的設計師來設師店面,難怪進駐到日本之後,沒有半點格格不入,最近在美國開的分店,也請來同一個設計團隊來主理。如期說創辦人James Freeman很受日本文化影響,不如說他在成立Blue Bottle Coffee時,許多部份都滲入了日本的東西。 要說Blue Bottle Coffee的故事,真的太長,這篇先寫一下它的起家和職人故事吧﹗下次有時間便寫寫關於logo、店面設計和產品的故事,因為篇幅真的太多。
L.A.分店

美國加州起家 受日本職人文化啟發

Blue Bottle Coffee在加州奧克蘭起家,在2002年才開始營業,由 James Freeman 創辦,雖未必有娓娓道來的歷史故事,但在東京開業後,它來勢洶洶席捲全亞洲,很多人去到日本都會把Blue Bottle Coffee成為行程之一。
當年我在寒冬下排了一個小時到清澄白河店,想起也夠瘋狂。
Blue Bottle Coffee最初只是做外送咖啡的生意,不過很快便結束,改為經營咖啡館。據說「Blue Bottle Coffee」的名字是來自歐洲的第一家咖啡店「The Blue Bottle Coffee House」,直到2005年才開始在舊金山的 Hayes Valley 開了一家實體店,之前一直在市集擺賣,真正的第一家店是開在車庫裡。
其實藍瓶源自美國加州的奧克蘭,2002年時,只是開在在農夫市集擺攤的咖啡攤位,第一家店設在車庫裡,連座位也沒有,兩年後才成立第一家實體店舖。Freeman在加州長大,是一位樂手,由一位浪漫的音樂人搖身一變,成為了咖啡鉅子,只因他對於咖啡的熱情和專注,這種精神,又是來自深深影響他成長的-日本文化,因為日本的職人精神正是如此,很專心一致的做好一件事,而且還有點傻勁。
在開業的首十年,雖然已做出名氣來,但因為深受職人文化影響,他不想大量複製分店和過度快速擴張而影響品質,因此當時的分店只集中在加州灣區、紐約和洛杉磯,而且只有十幾家分店,差不多到了2016年才達到二十幾間。你可能會說,連鎖店的東西根本就不會注重品質,那就是大錯特錯,因為日本人正正就是做到連連鎖店也做出名堂來。正因如此,不過度擴長或許就是第一個成功的法則。近年,Blue Bottle Coffee 獲得雀巢公司的注資,才大膽的開展了美國以外的業務,至少暫時沒有像星巴克一樣,把經營權雙手交到不懂咖啡的集團吧﹗

咖啡豆必須在48小時內出品

他們很注重單一產地的咖啡,也很留意不同季節的咖啡豆味道,對於咖啡豆的要求相當嚴格。他們店內的咖啡豆不會放超過48小時,磨粉後45秒內便要使用,無論哪家分店都一樣,所以在東京的清澄白河第一店,一開幕便有自家的烘豆機。不過,有很多媒體都是忽略了這「48小時」的意義,把這個時間誤解以為「48小時內出品的咖啡豆便可沖出最好的咖啡」。
東京清澄白河店的烘豆工場。
Blue Bottle 解讀「48小時」的意義,就是「盡快把咖啡豆送到客人手上」的意思。所有的咖啡豆,不可以馬上烘焙出來便馬上去沖調,一般起碼要放置2-3天才可,因此你到咖啡店買咖啡豆時,包裝上總會印上烘焙的日期,如果無的話,我看你還是不買比較好。由此可見,「48小時」的法則,是Blue Bottle希望為客人爭取到喝咖啡的最佳時間,讓客人體驗到咖啡味道上的轉變,由最初到頂峰的時刻這種美妙過程。
大家可以參考我這個關於Blue Bottel Coffee各種咖啡豆的「品嚐最佳日期」,下次跟咖啡便可以喝到「味道頂峰」的時刻吧﹗ Blends: 4–7 Days , Hayes Valley Espresso: 4–7 Days, Opascope Espresso: 8–15 Days, Single Origins: 5–14 Days, Night Light Decafe: 3–7 Days. 這是由烘焙出品的日期開始計,例如是 Blends,那麼在烘焙出來後的第4-7日跟這份咖啡是最好的,不過Blue Bottle還是建議在兩周內要喝完。
京都店早餐時喝的 Hand Drips,配一份簡單的香蕉蛋糕。

結語

近來香港掀起了Blue Bottle的熱潮,因為擺花街開了香港的第一間分店,不過看來大部份只是為了打卡在首兩天前往,有朋友說看到不少KOL在排隊……反正喜歡喝咖啡的人,一定不急於一時,因為好的咖啡,他們的品質應該一直都是保持著吧﹗下次再說說Blue Bottle Coffee的其他故事。
其實整本書,只有1/2跟Blue Bottle 有關。不過也算是本認真的書,好可惜書內太集中日本的咖啡浪潮,而忽略了歐洲的咖啡,因為星巴克其實很受歐洲咖啡的影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