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實事件為靈感改編的《真善美》,是我童年第一部徹底迷上的電影。先是迷上音樂、再迷上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再意識到它竟能以如此老少咸宜的方式訴說無比宏大的故事,小至男女情愛、家庭瑣事、青少年成長煩惱,一路延伸到人生方向、宗教意義,以及時代巨變下的國仇家恨與道德選擇。
《真善美》先是以音樂劇形式在百老匯演出,後來拍成在全球狂賣的電影版本。如果問我比較喜歡哪種版本,我必須說是電影。《真善美》1965 年電影版,除了部分曲目擺放的位置更配合劇情以外,還有個非常難以取代的優勢:它是在故事發生地── 奧地利的薩爾斯堡(Salzburg)── 實景拍攝的。這兒湖光山色甚是美麗,也是音樂神童莫札特的故鄉,還有什麼地方更適合拍攝一部歌頌音樂的音樂劇電影呢?
《真善美》電影讓角色與環境緊緊結合,甚至,當時為了《埃及豔后》搞到快破產的福斯影業,仍是咬著牙付錢,讓導演租直升機空拍當地景色,《真善美》的開頭與結尾,都有壯觀的空拍畫面。
女主角瑪麗亞是修道院的修女,院長知道瑪麗亞不是當修女的料,安排她去喪偶的馮・崔普上校家中,做七位孩童的家教。為何瑪麗亞不適合當修女?在開場的空拍畫面結束、接到山頂上的瑪麗亞轉了一圈唱起〈The Sound of Music〉,一切就很明顯了。這位不到二十歲的少女,張開雙臂迎接薩爾斯堡的美景,她的奔放熱情、對世界的好奇心,是多麼強烈,一定很難在修道院裡找到滿足。
《真善美》開場曲〈The Sound of Music〉
於是,在修道院院長的安排下,忐忑的瑪麗亞到了上校家,先是鬧了點笑話,後來又因與上校個性迥異、教學理念不同,兩人時有爭執。
一晚雷雨夜,孩子們驚慌害怕,紛紛跑到瑪麗亞房間尋求安慰,於是瑪麗亞教他們一曲〈My Favorite Things〉,讓孩子忘卻恐懼。在音樂劇的版本中,此時唱的歌曲是〈The Lonely Goatherd〉,雖是首有趣的歌,但歌詞內容描述一位孤獨的牧羊人如何遇到心上人、進而成家,不太像這群孩子此刻需要的安慰;電影版搭配的〈My Favorite Things〉,更適合這種處境,教孩子在遇到難過害怕的事時,轉移注意力,想想自己喜歡的東西,會好過很多。
瑪麗亞唱起〈My Favorite Things〉安慰孩子們
爵士名家約翰・科川也相當喜歡這首歌,不僅出過該首歌曲的專輯,甚至在 1966 年的東京還欲罷不能地來了一場長達 57 分鐘的即興演出:
John Coltrane: My Favorite Things (Live in Japan, 1966)
這段開心歡唱,撫慰孩子的心,忘卻狂風暴雨,但嚴厲的上校看到如此鬧劇一場,大發雷霆。不過瑪麗亞可也很頑固,趁著上校去維也納,剪下窗簾親手縫製適合活動的衣物給孩子穿,帶著他們上山下海。這段配合的歌曲,是旋律很容易琅琅上口、歌詞又相當簡單好記的〈Do-Re-Mi〉。音樂劇版的〈Do-Re-Mi〉是擺在瑪麗亞來到上校家沒多久的段落,並且是在大宅內教唱,電影版則利用在奧地利實景拍攝的優勢,讓整首教唱全部發生在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