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醫生」李永銓與香港的美好年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已故設計大師Karl Lagerfeld曾說,他不在乎某些人說甚麼、寫甚麼,因為內容太廢。驟耳聽來很囂張,然而人生苦短,大家的時間精力心思都有限,活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何必浪費生命在廢人廢話廢事之上?
某次因工作關係,有緣見到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師及品牌顧問李永銓(Tommy Li)。他曾為不同品牌建立形象,平衡感性與理性,兼顧品味和市場需求,經手的成功案例包括恒生銀行、英記茶莊、譚木匠等。 鏡頭前的他,答案夠精警,含金量滿滿;鏡頭後的他,更從業界發展、環球經濟,談到香港政經狀況,讓我當時實在有「被塞錢入袋」之感。跟文首Lagerfeld提到的那種人相反,李永銓絕對是我想了解更多的人。
後來他在2018年舉行了《玩‧物‧作》設計展(P.O.P. Design Show),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展出了97件影響其成長和創作的人事物,包括《兒童樂園》、《號外》、YMO的電子音樂、賽車手冼拿、香港電影新浪潮以至雨傘運動等,讓參觀者不但了解其靈感泉源,也能回顧香港普及文化的起落。客席策展人毛灼然於展覽介紹指,那些展品也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因為那時候的香港,確實是一個最美好的年代。」(註:李永銓生於1960年)(《玩‧物‧作》展覽冊子
圖源:www.tommylidesign.com

從人事物看價值觀

觀展後,我購入了《物事──97項影響李永銓的⋯⋯》,此書不但讓讀者更深入地認識展覽中的97項人事物,也可了解李永銓的價值觀,部分內容頗適合我們在紛擾的當下細味。
1. 不要執著:李永銓形容日本推理之父江戶川亂步的作品,能反映人性的黑暗面,他認為大家遇到壞事時便會很驚訝,不願接受,「那只不過是你的執著,執著於認為這個世界不會改變,總會如自己心目中所想的發展⋯⋯但你自己也會變啊,怎能預期別人不會變?⋯⋯執著是萬苦之源,這就是為甚麼你不快樂,因為你不接受無法預料的事情。」
2. 保持客觀:說到另一位他喜歡的日本文豪芥川龍之介及其名作《羅生門》,他認為人們太容易先入為主,「過分主觀就會令我們變成haters⋯⋯我們即使身在其中都未必知道事情的真相。」然而保持客觀並不代表沒原則,他只是要大家先聆聽,再了解和分析。「人是不需要太圓滑的,太圓滑就會變得沒立場,人當然要有稜角。
3. 當個好人:他憶述其母在他七歲時教導他要爭氣、要生性,指的不是飛黃騰達,而是當個好人,她說:「若果你以下三流的手段發達,但受人鄙視的話,就沒有意思了。
在群魔亂舞的世代,以這三點共勉。
P.S. 首篇正式文章以李永銓為題,因為受到其書啟發,我想在這裡記下一些影響我的人事物。當然我不能跟大師相比,但就如前輩黎堅惠(Winifred Lai)曾寫道,她驚覺成長時期的事物和精神正在消失,甚至連她自己也在忘記,所以她想記下某個時空裡的她、她所遇到的人、她所見識過的香港。我此刻的心情亦然。
《物事──97項影響李永銓的⋯⋯》
更多相關文章 SesameBeans.
avatar-img
20會員
29內容數
記憶,是遺忘的開始。 許多看似芝蔴綠豆的小事, 可能都是值得記下來的人、物、地、情。 www.sesamebeans.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不會是那個林百里吧~只要林董去用餐,當天就得聽一小時林董故事,私下的他不像螢幕上,細膩、風趣、隱藏精明,最重要是品味,那一身裝扮及談吐,台灣創業者是看不見的。 幾度去等她下班,呵呵,他們互動滿溫馨的,新聞風風雨雨,罹癌、婚變、搶單、接單風暴,沒在他互動中看出端倪,年歲漸長才知,風雨的定力需要如何
Thumbnail
培養創意雖然有技巧與脈胳可尋,但真正的能量來自於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也就是要尊重多元的價值,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因為若是注意力聚焦在結果,就會限制了創意可能探索的方向。
今天在我看了「不需要安靜,但需要平靜」這一章後,我去購物車結帳了。大家記得十幾年前左岸咖啡館的廣告嗎?「人是巴黎最美的風景」,這是盧導的作品。對於盧導的敬佩與崇拜再度被喚醒,就好像盧導總是不斷在他的貼文中告訴大家,他今天路過書店又買了幾本書,看書永遠是最好的投資。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香港Inner雜誌的訪問,我才認真思考自己買過哪些台灣設計師品牌的服裝。但也因為篇幅受限有些內容沒有曝光在專訪中,所以我這篇就來分享個人買過、很推薦的台灣設計師品牌吧! 李倍Dleet 會認識這個品牌是因為多年前的台北時裝周,喜歡極簡中帶點細節剪裁變化的人應該都會喜歡它。我自己有的單品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世人只道李小龍是武術家跟電影明星,但甚少提及他喜愛閱讀的一面,雖然他在香港並不是一名好學的學生,但18歲時前往美國攻讀哲學系,而且資料說他家有三千幾本藏書, 試想想他30年人生裡看了超過三千幾部書,是平均一年看一百本書以上啊,據說他全身投入武術世界之前,夢想是擁有一家二手書店的。 截拳道是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Thumbnail
2019年去過直島後,回來最"撒瞜謀"的就是李禹煥美術館,只知道這也是由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建築,與Benesse House相同有著一貫的清水模風格。1936年出生於南韓、在日本留學的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戰後重要藝術思潮「物派」(もの派)重要代表的藝術家。
Thumbnail
分享對作者李惠貞老師作品的喜愛,書中探討文學系畢業在社會中的掙扎,以及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強調接受真實的自我,找到個人的光。
Thumbnail
不會是那個林百里吧~只要林董去用餐,當天就得聽一小時林董故事,私下的他不像螢幕上,細膩、風趣、隱藏精明,最重要是品味,那一身裝扮及談吐,台灣創業者是看不見的。 幾度去等她下班,呵呵,他們互動滿溫馨的,新聞風風雨雨,罹癌、婚變、搶單、接單風暴,沒在他互動中看出端倪,年歲漸長才知,風雨的定力需要如何
Thumbnail
培養創意雖然有技巧與脈胳可尋,但真正的能量來自於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也就是要尊重多元的價值,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因為若是注意力聚焦在結果,就會限制了創意可能探索的方向。
今天在我看了「不需要安靜,但需要平靜」這一章後,我去購物車結帳了。大家記得十幾年前左岸咖啡館的廣告嗎?「人是巴黎最美的風景」,這是盧導的作品。對於盧導的敬佩與崇拜再度被喚醒,就好像盧導總是不斷在他的貼文中告訴大家,他今天路過書店又買了幾本書,看書永遠是最好的投資。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香港Inner雜誌的訪問,我才認真思考自己買過哪些台灣設計師品牌的服裝。但也因為篇幅受限有些內容沒有曝光在專訪中,所以我這篇就來分享個人買過、很推薦的台灣設計師品牌吧! 李倍Dleet 會認識這個品牌是因為多年前的台北時裝周,喜歡極簡中帶點細節剪裁變化的人應該都會喜歡它。我自己有的單品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世人只道李小龍是武術家跟電影明星,但甚少提及他喜愛閱讀的一面,雖然他在香港並不是一名好學的學生,但18歲時前往美國攻讀哲學系,而且資料說他家有三千幾本藏書, 試想想他30年人生裡看了超過三千幾部書,是平均一年看一百本書以上啊,據說他全身投入武術世界之前,夢想是擁有一家二手書店的。 截拳道是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Thumbnail
2019年去過直島後,回來最"撒瞜謀"的就是李禹煥美術館,只知道這也是由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建築,與Benesse House相同有著一貫的清水模風格。1936年出生於南韓、在日本留學的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戰後重要藝術思潮「物派」(もの派)重要代表的藝術家。
Thumbnail
分享對作者李惠貞老師作品的喜愛,書中探討文學系畢業在社會中的掙扎,以及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強調接受真實的自我,找到個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