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佛法在論述空,可以有幾個方法,先從文字上來看。我們常聽到的「緣起性空」「自性空」「空無自性」「空相」....等等的,都可以先粗略的理解成「有條件存在」。
也就是龍樹菩薩說的「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是中道義」。前二句其實是在講「空是所有由因緣而產生的事物或現象」,就只是「有條件存在」的換句話說而已。「中道義」就是上一段的結論:不是「有」也不是「沒有」。
「假名」指的就是代號或稱乎,像是桌子或table,就只是某個東西的名字,不具有獨立存在的特性。就這一點來說,「空」也只是個代號,而不是有個特別的狀態或存在。頗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感覺。
接下來,用幾個例子來幫助了解「空」的概念。
鏡花水月看電視
傳統上,是以「水和波浪」,「鏡子和影像」來說明的,拜高科技之賜,現在有更理想的教材:電視(的螢幕和影像)。
以幾個常看到的詞句來當例子:
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空不二,非一非異,不一不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類的句子很多,看起來總是玄之又玄,我們把「色」改成「影像,波浪」,「空」改成「螢幕、水」,再念上幾遍:
影像不離螢幕,螢幕不離影像。影像螢幕不二,非一非異,不一不異。影像不異螢幕,螢幕不異影像;影像即是螢幕,螢幕即是影像。
看起來很詭異,是因為少了定義,把定義寫出來就好理解了。
影像:是螢幕(本體)加上訊號源、插電....等等(條件)才形成的(現象)
所以那些句子,就只是在講:
因為影像是螢幕產生的現象,所以無法和螢幕分割(非異,不異,不二),也就是影像無法離開螢幕而獨立存在(不離),但是不能說影像等於螢幕(非一,不一),影像(的本體)即是螢幕,螢幕(產生的現象)即是影像。
換成水也是一樣的:
波浪不離水,水不離波浪。波浪水不二,非一非異,不一不異。波浪不異水,水不異波浪;波浪即是水,水即是波浪。
波浪:是水(本體)加上風吹等等(條件)才形成的(現象):
因為波浪是水產生的現象,所以無法和水分割(非異,不異,不二),也就是波浪無法離開水而獨立存在(不離),但是不能說波浪等於水(非一,不一),波浪(的本體)即是水,水(產生的現象)即是波浪。
比喻雖然可以幫助理解,但是會有誤差,我們把「空」代換成「螢幕和水」,其實是錯的,因為空並不是什麼東西的本體,而是一切事物的本質(本性,自性)。
回去看原文:色,指的是物質世界,而物質世界的一切,都是「有條件存在」(空)的,所以色(的本質)就是空,而不是和影像或波浪一樣有個本體。這就是「當體即空」。接下來的「受想行識」也都和色是一樣的推論過程,所以心經只說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