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肖像(1)】陳允元:臨終的風景——賴和石膏面具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專題序】

  人是群居動物,天生就能捕捉表情的資訊,才能夠理解同伴的心情,進而協作。
  當人們看到賴和、周定山的表情,會有什麼想法呢?這兩張表情距離我們好幾十年了,我們還能理解這兩位作家的心情嗎?周定山的表情代表什麼?賴和的表情又說什麼?
  同樣的表情,在不同人眼裡有各式各樣的解讀,他們是在生氣、暗喜還是憤怒?
  把這些作家的表情當成鏡子,不只可以知道一個人的經歷,也可以嗅到整個時代的變動。利用拾藏作者的文字,重新帶領讀者進入賴和、周定山所處的時代氛圍,這座島嶼隨著時代躁動,直到現在,跳動的脈搏依然清晰可見。

(藏品/林金泙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挑選這件藏品,是一個誤會。
  使用臺灣文學館「文物典藏查詢系統」偶然看到它,心裡一驚,以為是賴和(1894-1943)的死亡面具。因為不久前閱讀某篇文章,才看到臺北圓山的臨濟護國禪寺內,藏有日治時期臺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1857-1929)臨終時採模的石膏面部遺像。死亡面具盛行於17~19世紀,但在20世紀已逐漸為攝影技術所取代,一般只有少數身分顯赫者的家族會製作。為何賴和遺族要製作死亡面具?又為何臺文館庫房會藏有這種東西?那面具的白、及面具背後的空無,偶然的一瞥,讓我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衝擊,並快速點選下一頁。但幾分鐘後,冷靜一想,若真是死亡面具,那麼它也精確紀錄了賴和臨終時的最後表情肌理。
  賴和逝世,是在1943年1月31日。兩個月後,楊雲萍(1906-2000)回憶他到帝大附設醫院探病時,原本躺臥的賴和突然起身,按著疼痛的心臟激動地說:「我們正在進行的新文學運動,都是無意義的。」楊急忙安慰道:「不會的,三、五十年後,人們一定會想起我們的。」不數日,賴和即因心臟僧帽瓣閉鎖不全逝世於自宅,享年50歲。一生為新文學運動努力的賴和,為何會在生命將盡之際說出這樣一句消沉的話?對他而言新文學運動的意義是什麼呢?而在其臨終之時,眼中究竟看到了什麼?我懷抱著這些疑問,重新回到方才的頁面。不知何故,那副面具似乎不再那麼讓人感到不安了。望著白色面具上那直挺的鼻樑、微蹙的眉,以及挖空以致不知望向何方的眼廓,我覺得它像賴和,卻又有些微妙的不相似(臨濟護國禪寺內的後藤新平面具,也不太像後藤新平。是採模技術的限制嗎?還是臨終之際的病容所致?)究竟哪裡不相似,我也不太能說得具體。我認識的賴和,又是什麼樣的呢?
(藏品/林金泙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後來我向臺文館申請入庫房看藏品,方知其實那並不是賴和的死亡面具,而是二十年前文資中心籌備處某員依照片製作,並於退休後捐贈臺文館。雖不是死亡面具,但在必須維持恆溫保護藏品,以至於在盛夏的七月依舊有些寒涼的庫房,仍給我一種死亡的寧靜肅穆之感。白色的面具,平擺在攝影用發光的白色平台上。我彎腰、俯視。挖空的眼廓沒有回應。我歪著脖子看他的側臉。我緩步繞著平台,從各種角度看他。庫房很安靜,沒有人說話。忽然間,我覺得好像進入了一個我遲到許久的歷史現場──那彷彿親人臨終之際,隨侍在側,也像是蓋棺之前,最後的遺容瞻仰。賴和在自宅離開的那天,臺北寒冷,下著細雨。呂赫若(1914-1950)在日記中記下了天氣,但賴和逝世的消息應該還沒傳到他耳中,否則應該會記下才是。幾天前才探病的楊雲萍,也是在賴和走了一段時間後才得知消息。喪家並沒有給每個人發訃聞。但公祭時,據說參加喪禮者有五百人,且沿路有許多彰化民眾路祭,供奉青果、焚香祭拜。賴和臨終之時,想必是帶著極大的遺憾與寂寥的吧。否則他怎會說出他們曾努力的新文學運動都是無意義的洩氣話。但曾受過賴和幫助的臺灣文學家們,又是怎麼看待這位前輩、以及在其呵護下茁壯的新文學運動的呢?賴和離開後的那個夏天,以張文環(1909-1978)為核心的《臺灣文學》第3卷第2號刊出「賴和先生追悼特輯」,楊逵(1906-1985)、朱點人(1903-1951)、楊守愚(1905-1959)都給他寫了文章,編輯部也請張冬芳(1917-1968)將他的〈我的祖父〉及〈高木友枝先生〉翻譯成日文一同刊登。編輯同人在後記寫道:
臺灣文學者的大前輩賴和在二月急逝,祈求冥福,刊出追悼特輯。賴和是醫師。舊來臺灣將醫師定義為金錢的亡靈,但也身為醫生一員的賴和,終其一生,獻身於文化極大。同人全體對其急逝惋惜不已。
賴和有一顆仁心,不求名利,行醫常不跟窮人收錢,並將一生貢獻給新文學運動,作品以強烈的寫實及抵抗精神聞名。但他昂揚的意志,其實在中年後已顯消沉之跡。新詩〈低氣壓的山頂〉(1931)與小說〈一個同志的批信〉(1935),可以看到他歷經1931年大逮捕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全面挫敗、1934年臺灣文藝聯盟的結成及其後的分裂,心境上的黯淡沉鬱。然而賴和從來都不曾像〈獄中日記〉(1941-1942)那樣赤裸地袒露自己的徬徨、焦躁、軟弱,那樣自覺於死亡的逼近。1941年12月8日,賴和在未被告知事由的狀況下到署拘留。入獄第八日,賴和用鉛筆在粗紙寫下:
我尚想今日是禮拜,早上風冷,窗到近午試為放下上扇,日光射入,神為一爽,午飯後,兩足冷,使受日光照射,且計日影之移過床板的時間,一片約十二分,共有九,在東邊日影西斜,若由上計算,要到三點,竟於二時四十分過,日影移上墻腰,想把時刻記錄起來,由放物箱拿出手帳,看有便箋一枚,初想寫下詳細家務金錢的整理事件,有似遺囑,不禁傷心,乃轉念頭,試為記錄心經一篇,不知有無差錯,不知何日得有對證的機會,心又淒然。
陽光穿越氣窗、射進牢房,失去自由的人,得以暫時享受平等的溫暖;也能藉由日影的移動,重新確認時間流動的實感。然而隨著關押日長、出獄無期,賴和的日記不時瀰漫著死亡的陰影。無論記下什麼,都像遺囑。既是一生的回顧,也是身後事的分配。
(藏品/林金泙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這是賴和第二次入獄了。第一次入獄時他方三十,因為參與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被控違反「治安警察法」,三週後獲不起訴處分出獄。第二次入獄,賴和已近遲暮了。原本只是一個極為平常的傍晚(但在遠方──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於焉爆發),警官前來謂有話要問,請之到署一趟。賴和匆匆將手上事務結束,便乘自轉車(腳踏車)出門。豈知到署後,只要他等,也許三、五日亦未可知。賴和只得求人通知家裡來牽他的自轉車回去。未被告知事由、也不知州高等課何時要來取調(審訊),不安與焦躁,反覆打磨他原本就纖細多感的神經線。他在夜裡搔癢難耐、頻尿,輾轉難眠;而在天明後「起來頭似帶箇蓋,意昏昏然,想前想後,使我悲觀。」每日,他將穿過牢房鐵柵抵達的破碎訊息轉換為某種徵兆,判斷自己的處境:「午飯後,水野樣來監房存問,要代買雜誌,對其好意,真為感謝,因此又知事屬匪輕,不易有到社會之日。」有時則是在無期拘禁的悲觀之中,強迫自己樂觀:「午後司法主任到監來,我問他許可剪髮,他說許可,我說當寒,他亦說此去寒,待出去纔剪較佳,這句話,又幾分使我安心。在我想像裡,當檢束不會過久。」他讀醫書,卻總思及剛過世的三弟,心中懊悔沒給他更好的醫治;讀心經,則多少能給他一些慰安。當讀心經也無法鎮定其心緒時便寫漢詩,但寫詩有時也只是徒增愁悶:「平仄乃失檢不葉,今日思改正,久思不能成。」入獄第十七日,是官廳封印日(12月24日)。若此日未能出獄,就要等到明年一月五日官廳恢復辦公才有機會了。這是今年出獄的最後一線期待,但賴和終究還是失望了:
我的心真是暗了。幾次眼淚總要奪眶而出,想起二十年前的治警法當時,沒有怎樣萎靡悲觀,是不是年歲的關係,也是因為家事擔負的關係。
不再年輕的賴和,已不若往昔的意氣風發;擔負著家計卻不得出獄行醫,又讓他焦急難耐。但賴和更深層的恐懼,恐怕是被世界遺忘在監獄之中,一個人孤獨死去吧。他既等不到人來給他問罪,也時常等候不到請求家裡差入的書籍或是襯衣,在日記抱怨家人難道以為他已死去。他夢見龍舌蘭開花,疑為惡兆,並發現自己的心臟似有異常。他託池田公醫與李慶牛診斷。但身為醫生,他也給自己聽診。已是1943年元月了。但上一個冬天仍未完全過去。當他以冰冷的聽頭,緊貼胸口乾澀而逐漸失去彈性的肌膚,在不可透視的肉體內部,他聽見了自己的心尖第二音不純,以及隱隱作痛的感慨遺憾:
我的心臟的病,李慶牛先生謂是榮養不給的原因,我自己恐是心實有病變,看看此生已無久,能不能看到這大時代的完成,真是失望之至。但若得早些釋出,當要檢查詳細纔好,原因只在一兩夜的(初五、初六)完全不眠,到十日第二心尖音只少不純,至十三日已是雜音,進行可謂速,已注了二回射,今晚睡眠看看如何?
這是賴和入獄後第三十九日的日記,也是最後一篇了。因病之故,他必須停筆。但諷刺的是,也托病之福,數日後終於得以出獄。賴和的判斷很準。李慶牛想安慰他,但他知道是心臟問題。出獄一年後,賴和病逝,死因是心臟僧帽瓣閉鎖不全。這份連續記載三十九日的獄中日記,終成賴和生命潦草的絕筆。
(藏品/林金泙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賴和在獄中自覺時日無多,感嘆來不及見到大時代的完成。而新文學運動,也成了他的未竟之夢。其實,在寫下〈一個同志的批信〉的1935年後,他已經悄悄脫離新文學運動的第一線了。雖然李獻章(1914-1999)出版《臺灣民間文學集》(1936)時他也寫序、楊逵脫退臺灣文藝聯盟另創《臺灣新文學》時,他也擔任漢文編輯,但賴和自己的作品畢竟是少了。〈一個同志的批信〉後只斷斷續續寫著漢詩,抒情言志,直到生命的終點。以漢文寫小說的無政府主義者王詩琅(1908-1984)即時發現了賴和的頹喪。他在〈賴懶雲論──臺灣文壇人物論(四)〉(1936)寫道,賴和的近作缺乏以往的強韌,創作的火花也顯得抑弱了。「如果筆者的這個觀察沒有錯誤,這是做為一個作家的危機」。王詩琅也發現,整個臺灣文學生態似乎也漸漸改變:
近年來,本島人在文學方面,日文方興未艾,佳作多如潮湧;相反的,漢文與其說不興盛,還不如說日漸衰微。他的作品不但沒有像過去那麼多產,在前述的近作〈一個同志的批信〉中,還看得出萎靡散漫的樣貌。
依照年代閱讀他的所有作品,見到每一篇作品的發展軌跡,我反而對今後的他有比較多期待。某人說:「三十歲以後開始寫小說,到四十歲才寫得出真正的小說」,我就想對他有這樣的期許。
三○年代中期,年輕的日語世代作家正式崛起。楊逵、呂赫若、張文環、翁鬧(1910-1940),以及後來的龍瑛宗(1911-1999)陸續在東京中央文壇獲獎;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臺灣文藝聯盟東京支部、風車詩社、鹽分地帶等,也高舉各自的文學主張,活躍於島內外。但日語世代的崛起,或漢文的日漸衰微,與賴和的心態上的消沉應是兩回事。他仍守護著新文學,自己卻不太寫了,作品也顯露了倦意。
  王詩琅的〈賴懶雲論〉,對賴和的思想、文學特質與地位有極精準的評析。他感念賴和,卻也疼惜著他,想給消沉的他一點激勵。王詩琅是第一位將賴和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母」的人:「臺灣的新文學能有今日之隆盛,賴懶雲的貢獻很大。說他是培育了臺灣新文學的父親或母親,恐怕更為恰當。」無論在新文化或新文學運動中,賴和並不是革命型、運動型的人物。與其以激烈的言論發起文學論戰、或涉足政治社會運動,他始終默默地進行新文學的實踐,並在擔任《臺灣民報》文藝欄編輯時,給予同輩後進許多的提攜幫助。他自己的文學也是這樣的:不以立場之基進、或故事之曲折精采取勝,而是擅於方方面面的分析思考辯證,內斂紮實,且多所內省。他有著宛若手術刀般銳利的科學之眼,卻同時擁有一顆柔軟、溫厚的詩人之心。他知道社會必須改變,卻從不以知識精英自居,將庶民大眾視為有待啟蒙的愚昧落後者。他的文學自漢詩始,卻也願意摸索不被看好的新文學的道路,進行白話文及臺灣話文的實驗。總督府醫學校畢業的他無疑是懂日文的,卻終生以漢文創作。因為他清楚知道,他的文學是要寫給誰看的。他穿臺灣衫,說是為了便利。他樂於助人,但不會強迫他人接受好意、或給人精神負擔。他不喜歡虛矯浮誇的派頭,拍照時經常站在後排左二或是右三的位置。在人群中他並不特別顯眼。但他也不需要顯眼。他是開拓者,但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悲劇英雄。他心有不甘。但他幫助過的晚輩,如今也接下了他的棒子,繼續為臺灣的文學文化、乃至民族的解放而努力──儘管隨著戰爭迫近,自由的空間是越來越小了。賴和漸漸淡出新文學運動,卻沒有真正離去。因為在某種意義上,他一直都在。
(藏品/林金泙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楊逵說,1920年代末在彰化待了一陣子,常去賴和家玩。賴和的客廳有一張長方形大桌子,總擺著好幾種報紙。「不管先生在不在,我們都是自己進去,自己看報,自行討論,自行離去。」賴和有時出診不在。在的時候,總是在幫人看病:
當時先生不招呼我們,而我們也很高興他不招呼我們。
不過,有空時,先生還是會進來這個客廳加入我們。飄然而來,飄然而去。我們不怎麼理會他,而他好像也不怎麼理會我們。
就像一家人在家裡碰面時沒什麼感覺那樣。
但是楊逵說,身體不舒服時,一解開衣服,賴和的聽診器就來了。開了藥也不收錢。
  賴和飄然而來,飄然而去。在與不在都沒關係。反正客廳已擺了書報,大家當自己的家,別太在意。他是用這樣的方式守護臺灣新文學的。這是賴和的溫柔,也是浪漫。當然他也心急,因為無法親眼見證大時代的完成;不能夠肯定,此生投入臺灣新文學運動是否真有意義、抑或只能是徒然的夢。於是他憂慮、不安,在獄中與病榻上說了洩氣的話。但沒關係。我們都記得。我們都在。
  臺灣文學還要繼續寫下去。

★作家小傳
賴和(1894-1943),本名賴癸河,一名賴河,出生彰化,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等。賴和在「新舊文學論戰」中,是主張新文學的健將,並積極投入臺灣新文學創作,其作品洋溢著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而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一生橫跨日本殖民臺灣50年。
賴和幼年習漢文,舊文學根柢深厚,16歲考進總督府醫學校,1917年六月在彰化建立「賴和醫院」。1918年二月前往廈門,在鼓浪嶼租界的博愛醫院中任職時,感受到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社會的影響力,而積極投入臺灣文化、臺灣新文學的推動及關注。
因積極參與社會團體並擔任要職,賴和二次入獄,1941年12月8月,珍珠港事變當天,第2次被捕入獄,約50日,在獄中以草紙撰述〈獄中日記〉,反映了殖民地下被統治者無可奈何的沉重心情,後因病重出獄。1943年1月31日逝世,享年50。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陳允元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學術關鍵字為殖民地時期臺灣文學與現代主義。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臺北書展年度編輯大獎、金鼎獎等。著有詩集《孔雀獸》(2011)、《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2018,合著)。合編有《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6)、《文豪曾經來過:佐藤春夫與百年前的臺灣》(2020)、《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新精神的跨界域流動》(2020)。

視覺設計/瞿繼維
攝影/鄭宏斌
上稿/楚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49年,國民政府敗逃台灣,至今已70年。對外省籍作家而言,1949年意味著流離,甚至死別。他們離開熟悉的大江越過大海,來到一座陌生的亞熱帶島嶼,開啟人生的意外一章。
    面對島上風雲變色的詭譎情境,許多臺籍日本兵選擇埋藏或燒毀自己曾是臺籍日本兵的紀錄,噤口不語,不再談關於南洋的過往,甚至絕口不提自己曾對臺灣的未來寄予怎樣熱切的厚望。
    才華驚豔世人的三毛,一生遊歷八方,彷彿自由豁達,卻是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將她深愛的人帶到她眼前,引燃熾熱的情感與渴望,卻也每每在她以為能長相廝守的時候,雲淡風輕地將他們帶離人世。每一段她所擁有的短暫的幸福,最終都是百倍深刻的死別的痛楚。
    臺灣研究在這幾年蔚為風潮,許多人都懷著飢渴,迫切想瞭解這塊土地上的民俗、傳說、妖怪等文化。吳瀛濤的《臺灣民俗》出版在1969年,即使距今有段時間了,背後的精神卻或許歷久彌新,與如今的潮流遙相呼應。
    氣味,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應該是啟動記憶的鑰匙,一如《追憶似水年華》,那片浸了茶的瑪德蓮味道在口中散開,沈睡已久的記憶因而甦醒。
    三毛關於外地的散文,是一扇臺灣人理解外界的窗口。打開三毛的書,就像打開撒哈拉沙漠一樣,來自外地的風與沙迎面而來。即使三毛離開我們,至今還是有人捧著她的作品,前往她曾經待過地方。因此希望藉由白馬車牌為發想,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三毛筆下的世界。
    1949年,國民政府敗逃台灣,至今已70年。對外省籍作家而言,1949年意味著流離,甚至死別。他們離開熟悉的大江越過大海,來到一座陌生的亞熱帶島嶼,開啟人生的意外一章。
    面對島上風雲變色的詭譎情境,許多臺籍日本兵選擇埋藏或燒毀自己曾是臺籍日本兵的紀錄,噤口不語,不再談關於南洋的過往,甚至絕口不提自己曾對臺灣的未來寄予怎樣熱切的厚望。
    才華驚豔世人的三毛,一生遊歷八方,彷彿自由豁達,卻是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將她深愛的人帶到她眼前,引燃熾熱的情感與渴望,卻也每每在她以為能長相廝守的時候,雲淡風輕地將他們帶離人世。每一段她所擁有的短暫的幸福,最終都是百倍深刻的死別的痛楚。
    臺灣研究在這幾年蔚為風潮,許多人都懷著飢渴,迫切想瞭解這塊土地上的民俗、傳說、妖怪等文化。吳瀛濤的《臺灣民俗》出版在1969年,即使距今有段時間了,背後的精神卻或許歷久彌新,與如今的潮流遙相呼應。
    氣味,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應該是啟動記憶的鑰匙,一如《追憶似水年華》,那片浸了茶的瑪德蓮味道在口中散開,沈睡已久的記憶因而甦醒。
    三毛關於外地的散文,是一扇臺灣人理解外界的窗口。打開三毛的書,就像打開撒哈拉沙漠一樣,來自外地的風與沙迎面而來。即使三毛離開我們,至今還是有人捧著她的作品,前往她曾經待過地方。因此希望藉由白馬車牌為發想,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三毛筆下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今年是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30年冥誕,也是賴和文教基金會成立30年。2005年,有一群大學剛畢業的研究生、住院醫生,以賴和的作品寫歌,組成了一個「鬥鬧熱走唱隊」,出版了《河:賴和音樂專輯》。這群成員各有非音樂領域的專業,在教育界、醫療界、影視界,今年鬥鬧熱走唱隊2
    第二十一章 羅生門 面具滑落的瞬間是一張熟悉的面孔,正是林長生痛苦的表情,不過他一下子就恢復正常了⋯變成色瞇瞇的望著鐘靜寧。 ‘皮膚不錯耶!’那個人格貼近鐘靜寧伸出手撫摸著小腿,鐘靜寧雖不喜但突然想到王鎮跟他說過第二案中也有說到過門宥廷這個人,她馬上就聯想到了,但她還來不及怒斥他就像剛剛的小丑那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披風掉落,斗笠飛落,衣袍在夜風中飛舞,那雙如古潭墨色般地雙眸不帶一絲波動,不論是他親手送了節度使李大人上路,或是雙手將他師弟的心上人送去與他相聚,他的心不再起伏波動,眼神始終冷如冰霜。 殺人,對他來說是工作是命令是義務,是他這一生都脫離不了的宿命。 直到他將四季山庄的最後一人送走,從此江
    Thumbnail
     (同時,北投區中正山上,張天師府邸)     「待會就要下山開庭了啊,拿件好看點的道服來,我可不想損了一宗之長的形象。」     張慎從衣櫥裡取出象徵天師道宗門裡最高權限的橘色龍紋道袍,然而此刻他的臉上卻沒有半分能與這件華服相匹配的喜悅神情。從眼神再到五官,無一不被糾結的怨氣所填滿。
    Thumbnail
    我曾經和蕭牧忱討論過人的各種自殺方式,他說上吊人的臉會腫得像豬頭,跳樓粉身碎骨死無全屍,拿劍自刎、咬舌和割腕要等血慢慢流光也很痛苦。至於跳河自盡,整具屍體也會吸入過多水分而浮腫,只能靠衣物認屍。
    記得倪匡死後,我在腦內預演了一次所有我所仰慕的人離去時的感受。死亡有兩種,一種是生理層面的死亡;一種是當他們做出令我信念幻滅的事時,腦內把他們當下仍存的表相,與過去的他們曾經震撼過我靈魂的美好割絕而生的死亡。
    Thumbnail
    如果把大庭葉藏的面具摘下來,他長什麼樣子?人前人後的兩張臉,各自代表什麼樣的心情?聽歷史系專家與美術選品店負責人透過手作面具,詮釋《人間失格》。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今年是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30年冥誕,也是賴和文教基金會成立30年。2005年,有一群大學剛畢業的研究生、住院醫生,以賴和的作品寫歌,組成了一個「鬥鬧熱走唱隊」,出版了《河:賴和音樂專輯》。這群成員各有非音樂領域的專業,在教育界、醫療界、影視界,今年鬥鬧熱走唱隊2
    第二十一章 羅生門 面具滑落的瞬間是一張熟悉的面孔,正是林長生痛苦的表情,不過他一下子就恢復正常了⋯變成色瞇瞇的望著鐘靜寧。 ‘皮膚不錯耶!’那個人格貼近鐘靜寧伸出手撫摸著小腿,鐘靜寧雖不喜但突然想到王鎮跟他說過第二案中也有說到過門宥廷這個人,她馬上就聯想到了,但她還來不及怒斥他就像剛剛的小丑那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披風掉落,斗笠飛落,衣袍在夜風中飛舞,那雙如古潭墨色般地雙眸不帶一絲波動,不論是他親手送了節度使李大人上路,或是雙手將他師弟的心上人送去與他相聚,他的心不再起伏波動,眼神始終冷如冰霜。 殺人,對他來說是工作是命令是義務,是他這一生都脫離不了的宿命。 直到他將四季山庄的最後一人送走,從此江
    Thumbnail
     (同時,北投區中正山上,張天師府邸)     「待會就要下山開庭了啊,拿件好看點的道服來,我可不想損了一宗之長的形象。」     張慎從衣櫥裡取出象徵天師道宗門裡最高權限的橘色龍紋道袍,然而此刻他的臉上卻沒有半分能與這件華服相匹配的喜悅神情。從眼神再到五官,無一不被糾結的怨氣所填滿。
    Thumbnail
    我曾經和蕭牧忱討論過人的各種自殺方式,他說上吊人的臉會腫得像豬頭,跳樓粉身碎骨死無全屍,拿劍自刎、咬舌和割腕要等血慢慢流光也很痛苦。至於跳河自盡,整具屍體也會吸入過多水分而浮腫,只能靠衣物認屍。
    記得倪匡死後,我在腦內預演了一次所有我所仰慕的人離去時的感受。死亡有兩種,一種是生理層面的死亡;一種是當他們做出令我信念幻滅的事時,腦內把他們當下仍存的表相,與過去的他們曾經震撼過我靈魂的美好割絕而生的死亡。
    Thumbnail
    如果把大庭葉藏的面具摘下來,他長什麼樣子?人前人後的兩張臉,各自代表什麼樣的心情?聽歷史系專家與美術選品店負責人透過手作面具,詮釋《人間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