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子敏)的《小太陽》是經典兒童文學,也是我的啟蒙毒物,小學時看了它,從此中了文學的毒。
《小太陽》裡有一篇寫林良的小女兒兩歲時的行徑,林良把標題命名為「霸道的兩歲」。當年我看得笑到肚子疼,兩歲的小孩竟然管制全家的食物,除了她自願放棄的、味道平淡的米飯之外,所有的食物都被她列為私人財產!林良幽默的筆法,把一位霸道不講理又可愛到極點的小女孩寫得活靈活現。
後來我漸漸長大、慢慢接觸一些幼兒心理知識,才知道,有個名詞叫做:「Trouble Two」,中文叫:「麻煩的兩歲」。
據說兩歲到三歲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小孩的身體在這段時間出現光速一般的成長:從四腳爬爬進化到兩腳直立、從牙牙學語進化到完整表達。
太快的變化帶給孩子很大的適應壓力,也導致他們的情緒非常容易不好、容易出現負面情緒。
大約從一歲半以後,我家女兒無花果走路的速度越來越快、跌倒的次數越來越少,沒多久她就開始邁著她的小短腿飛奔,一邊跑一邊歡樂的大叫:「把拔你看!我會跑ㄝ」我很慶幸她的腿還很短、跑得不快,因此當她不知死活地衝往危險的地方(樓梯、矮櫃、牆面、玻璃門),我還追得上她、拉得住她。
無花果的語言能力也飛快地進步,從一開始的單字、片語、短句,變成靈活地運用現在、過去、未來三種時態,充分表達她個人的意見與喜好:「我剛剛洗過澡了(其實沒有),我不要洗澡。」、「我現在想要吃餅乾!」、「我要吃飯飯了,要禱告啦。」
當負面情緒、語言表達、身體能力結合在一起時,兩歲的她開始出現一個習慣。如果在家裡我們不接受她的意見,她就會轉身向著床鋪飛奔,讓自己撲倒床上哭哭:「我不要!我不要!」如果是在外面,她就會找一面牆壁飛奔,讓自己「面壁不思過」的默然不語。
後來,她又進化了,因為她發現自己的手腳變得更有力,於是她會揮動她的小手臂打人(感謝上帝,她通常只拍打我和媽媽,還沒毆打其他小孩),或著當我們強迫她換尿布時,她會在床上施展「臥虎連環腿」反抗;被她踢中還蠻痛的。有時候,我覺得她像周星馳電影所說的:「年紀輕輕就有一身橫練的筋骨......簡直是百年一見的練武奇才! 」
幸好,花果因為語言能力好,還蠻可以商量的。面對她心情不美好的情況,我通常會跟她來一段對話,每次內容都差不多:
「你心情不好喔。」「嗯。」
「你想要吃果凍,對嗎?」「對。」
「可是你今天已經吃好多果凍了,我們可以明天再吃嗎?」「我要現在吃!」
「明天,把拔給你『兩塊』果凍好嗎?」「我要吃『三塊』果凍!」
「好,明天吃三塊果凍。」「好。」
但是到了明天她早就忘了今天說的話。除了「延後」,有時我是用「交換」的方式解決問題。
「我要玩剪刀!」「不行,剪刀好危險喔,你會受傷。」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我要玩剪刀啦!」
「我不要」的連發之後通常伴隨哀號的哭聲。而我就會拿出別的東西跟她交換。
「那我用玩具(或著是貼紙、一塊錢硬幣、小卡片……只要是沒有危險的東西都可以)跟你交換好不好?」「好。」
通常對話到這裡,就會上演大和解,給對方一個「和好的抱抱」,然後就沒事了。可是有時她固執到任何條件都不肯接受的時候,我就會拿出終極的交換條件:餅乾。她對餅乾沒有一點抗拒能力,用一塊餅乾就可以跟她交換任何條件。
無花果已兩歲兩個月了,她的意見越來越多,表達越來越好,我很開心看到,這個孩子已經懂得用語言取代「飛撲床鋪」或「面壁裝自閉」或「暴力相向」。有時她會接受我的安排,有時會故意撒嬌讓我就範,她慢慢地知道界線在哪。
感謝上帝,從完全不能接受被拒絕到可以商量,孩子的成長真是上帝賜給父母的奇蹟。我想我們和天父的關係似乎也是這樣,有時我們像兩歲孩子,向天父要求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事物、危險的事物,也拒絕天父為我們安排的事物;然而天父耐心的等待我們長大。
等到有天我們明白天父的安排是最好的,也知道有時我們可以向天父撒嬌;我想那時天父一定也很高興看到我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