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扭轉刻板印象,開拓非洲視野

原報導於:2018-02-10 編採:陳祖傑 責任編輯:黃馨儀
「Habari!」是東非國家斯瓦希里語中的「你好」,歡迎來到你所不認識的非洲!
走進wowAfrica阿非卡的在雜學校的展位,來自布吉納法索的 Jean 和 Amon,以及史瓦濟蘭的 Seluliwe M Vilakati就在展場中與大家分享,如何利用程式語言翻轉非洲貧困印象、跳脫西方審美觀,認同自己的膚色,不曾想像過的非洲文化都在這裡。
wowAfrica阿非卡團隊。攝影/陳祖傑

你知道嗎?非洲人也玩寶可夢
創辦人盧韋辰、何佩佳於2014年得到某計劃的贊助,成為一邊旅行一邊進行研究的背包客。他們親眼見到顛覆課本與刻板印象的世界觀,以及旅遊帶來的文化衝擊,正是創辦wowAfrica阿非卡的契機。驚訝於肯亞的行動支付系統十分完整,驚喜的是還能跟非洲人一起聊動畫七龍珠、玩寶可夢。
22世紀的現在,臺灣民眾對非洲的刻板印象依舊是貧窮、飢荒、亟需人道救援...視角不僅單一且習慣以過往西方文化霸權凝視這塊「黑暗大陸」,再加上學習歷史地理的求學歷程中,非洲往往是大考中被忽略的一塊,而這犧牲的是對非洲的錯誤想像:「非洲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重新被認識的機會。」
有鑑於此,wowAfrica阿非卡打造全方位的華文非洲資訊平台,與在臺灣念書、生活的非洲人合作,於網站上刊登報導、非洲諺語、音樂、電影、旅遊等各種文化訴求,重新構築臺灣人對於非洲的定見,建立臺非連結、促進雙方交流。
打開wowAfrica阿非卡的官網與Facebook,不時能看到他們所分享的非洲習俗、諺語、文化,在趣味之餘更充滿了其獨有文化脈絡與智慧,如:“The he-goat's beard and perfume cannot prevent his owner from selling him.” (公山羊的鬍子和香味無法阻止牠的主人把牠賣掉),來自南蘇丹的諺語是不是富有趣味呢?看著諺語都能想像山羊被賣掉的畫面。

從教育著手,讓大眾認識非洲
社設計教學的過程中,不乏看到教育中那些試圖讓孩子了解非洲、卻失敗的例子:「有學校為了讓學生體驗非洲小孩走路上學的情況,竟然叫學生赤腳走鋪滿寶特瓶蓋的路。」盧韋辰笑得苦澀,這一點也不好笑,反而暴露了臺灣對國際視野不足。即使教育部有在推行國際教育計劃,但所謂的「國際」,還是以歐、美、日、韓為主。這也讓wowAfrica阿非卡決定向下紮根,從孩子開始重新認識非洲。
wowAfrica阿非卡到國中小與社區大學舉辦講座,課程分為三部份。首先請學生在便利貼寫上自己對於非洲的印象;接著以團隊設計的劇本,跟孩子們一起演出;最後再由兩位非洲朋友分享故事與經歷,一改只有臺灣人詮釋,缺乏非洲人論點的情況。
同學們踴躍發問。 照片提供/wowAfrica阿非卡

逆轉刻板的路,需要小心應對
刻板印象之深,造就了寫作與推廣的困難。擔任文字主編的何佩佳認為,大眾對於非洲認識不深,為了完整呈現非洲每個事件的情境,拒絕片面的報導,寫作時就必須要提及國家的基本資料,內容也要顧及趣味性,篇幅卻又不能太長...。用字也要小心斟酌,避免加深大眾的刻板印象。
開心地參與wowAfrica阿非卡活動的學生們。 照片提供/wowAfrica阿非卡

一步一腳印,打造臺非橋樑
在匯集對教育有熱誠、有心奉獻的雜學校展覽中,wowAfrica阿非卡是新面孔,「非洲」如此冷門的議題在這裡也受到許多參展民眾的關注。尤其團隊非常用心,設計了「刻板印象」看板讓民眾寫出腦海中的非洲;再透過展場的介紹後,到「翻轉刻板」的看板寫下顛覆了些什麼。「啊!原來非洲這麼有趣」、「你們激起我想要了解非洲的動力」、「加油,我會持續支持關注你們」民眾的正向回饋給予團隊許多鼓勵。
展場中設計翻轉刻板印象的看板。(照片來源 / wowAfrica阿非卡 Facebook)
在三天展期中,wowAfrica阿非卡更邀請在臺的非洲朋友來給參展民眾「上上課」,聊你不知道的非洲科技發展,還有非洲其實也相當盛行的電影文化,當然還有對膚色黝黑的翻轉,美麗從來不是以膚色來證明。非洲小學堂的設計,吸引非常多第一次與非洲人面對面的民眾,有對話才能促進交流,這就是wowAfrica阿非卡所希冀的。
跟著wowAfrica阿非卡認識非洲,才知道世界之大遠超我們的想像,保持童心探索世界,才是認識世界的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