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文科生,長久以來對於理財這件事有很深的誤解,覺得那就是複雜難懂風險高的領域,有錢人才有財可理,小資女哪來的錢和能耐沾惹這些。所以一提到理財就避之唯恐不及,壓根兒未曾想深入去理解。
直到2018年巧合看到柴鼠兄弟的理財影片,才突然覺得「咦?這玩意兒似乎和我原本的認知大有不同,似乎沒那麼艱深難解。」
雖然了解得還是不深,但已不像以前那樣拒之千里,也明白「理財」不等於「投資」,對於人生規劃還是有其必要,便敞開心防把相關書籍納入書單之中,比如找了最經典的《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來看,矯正了自己許多錯誤的觀念和心態,也開始檢視自己過去毫無規劃而誤打誤撞的理財之路,正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學貸與保險
大學畢業後,我幾乎少有娛樂支出,大部分的時間都卯起來工作、賺錢、存錢,滿一年便立即奔去銀行把所有積蓄全部領出,一口氣還掉四分之三以上的學貸。之後每個月薪水一入帳,又照樣全數領出還款。戶頭裡都只留下當月房租與少許餐費。
就這樣,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我如預期還完了四十幾萬的學貸。無債一身輕,我開始有點餘裕去思考,人生無常,如果不幸還沒能孝敬父母就意外離世可怎麼辦?又考量到自己這破爛身體,什麼時候要進場維修都難以預料,於是決定買點保險以防萬一,但也不知當時是被什麼鬼迷了心竅,竟先後刷卡分三期買了兩份保險。
還記得當時繳完三期保費後,戶頭餘額不足千元而無法用ATM領出,如此拮据的財務狀況還真令我無比心焦。大學畢業後就不曾向家裡拿錢,自然也開不了這口,精打細算地用僅存的幾百元死撐到領薪日。
坦白說,從工作以來我就對薪水入帳這件事不太上心,從來不會像其他人一樣立即確認,所以我常說如果薪水沒入帳或少了我可能都不會即時發現。而那一次是唯一的例外,每天都眼巴巴地倒數著領薪日,終於等到入帳時的心情比出社會後領第一次薪水還要感動(笑)。
後來有了些理財觀念後,回顧起還懵懂無知的當年事,不禁為自己捏了好幾把冷汗。
年輕的我做對了兩件事:「延遲享樂」和「優先理債」。我一直都對於沒錢這件事有巨大的不安,存錢帶給我的是安全感而非壓抑或痛苦,所以對於延遲享樂這件事我無須做太大努力。至於理債,因為台灣的學貸規定是「就學期間至畢業一年內免利息,畢業滿一年後開始計息」,所以很單純是為了不繳利息,畢業後便吃苦當吃補般拼命存錢,一有錢就趕緊還,所以繳納的利息並不多。
還記得當初我還得意洋洋地宣告終於還清了,但後來檢討起來,自己的還債策略其實蠻愚蠢的。畢竟,學貸的利息不算高,我卻因為急於還清而忽略風險管理這回事,完全沒有預留緊急預備金的觀念。倘若突然有什麼意外而需要一筆額外的支出,我還真是榨不出錢呀。而醫療險是必須的,但是當初投保時並未把「如果有什麼狀況(比如意外失業)而無錢可繳」這種可能性考慮進去,的確是思慮不周。只能慶幸當時沒有意料飛來一筆支出,否則真的難堪負荷。
那次身上只剩幾百塊而心慌到爆炸的經驗讓我記取了教訓:無論如何都要給自己留後路,務必存一筆應急用的錢(非必要不動用),而工作離職前也要先存好半年的生活費,好讓待業期間不要過度焦慮。
後來接觸理財書籍才知道,原來我已經在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到準備「緊急預備金」這個概念了。
投資
即便對投資一竅不通也不感興趣,但如果有本業以外的收入誰會拒絕呢?雖然本人胸無大志,沒有賺大錢的野心,但是未雨綢繆,對未來的規劃還是要有的,畢竟總不能一輩子像倉鼠般在滾輪上跑個不停吧?即便我有那勞碌意願,身體可不見得願意配合呢。
所以呀~「聽說」可以透過外幣賺匯差,「感覺」很簡單一聽就懂,風險「好像」比較低,剛好手頭有一點閒錢,就想著不如放進去滾點零用錢吧~一派天真地栽進去,結果從買入後匯率就一路跌,至今那筆錢還套死在裡面……。(痛哭)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外幣看似容易,實則必須掌握國際情勢與經濟脈動,這種判斷力我壓根兒沒有,霧裡看花看不透,所以暫時是不敢再碰了。幸好當時自己錢不多,個性也沒那麼豪邁,所以投入的不算多,暫時也沒急需,就繼續放著觀望,希望等待一個好(不要太慘)的退場時機囉。
投資理財這條路,我還有得學,ETF也好、價值投資也好、或是創造被動收入也好,都不自我設限,多看看多觀察,不想傻呼呼地賺死薪水,但還沒把握時也不盲目地胡亂下注,現在依舊是隻為了生活跑得氣喘吁吁的倉鼠,希望有天能摸出一條適合我的穩健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