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去上海其實是有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某天深夜與室友在路邊吃著夜宵喝著啤酒時聽到一首有關生煎包的歌曲,當下突然討論起台灣水煎包到底會不會輸給上海的小楊生煎包。於是半夜的恍神以及酒精的催化下我們訂了周末的機票前往上海。
上海因為沒做什麼功課下就前往,對於迪士尼又沒什麼興趣的我們就在街上帶著一個相機及後背包亂晃了起來,從中當然有好玩的事情,例如走著走著看到一棟超級眼熟會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建築物才發現是上海郵政博物館,一群人哦哦哦很興奮的進去了。或是故意不找導航望著東方明珠塔的方向走去。路上總算不負苦心人的讓我們遇到了小楊生煎包,心想:台灣的水煎包輸了...。
四.洛陽
洛陽是唯一一個我還在台灣時就很想去的城市,為此我費盡了千辛萬苦才說服室友們(幫訂機票住宿還有車票及一大堆功課)陪我來一個3線城市QQ,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其中一個讓我嚮往的景點,整座山間刻了10萬餘尊的大小佛像,最小的2mm最大的就照片中的17m,真的要親自來過才會感到驚嘆,歷經盜竊及文革的摧殘下佛像依舊肅立不止(相較下我放在地下室兩年就倒塌的模型....)。
另外一個吸引我的景點其實不在洛陽市,而是位於隔壁的登峰市裡的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對於一個武俠小說阿宅來說應該算一個夢幻景點了吧?!為了展現我們的毅力能匹配參觀少林寺,我們特意選擇了從後山開始登爬,沿途走了五個小時的山路才到了少林寺上,也幸好我們有爬這座山,因為少林寺人潮以及商業化下神秘的武俠氣氛少了許多,但嵩山本山還是很令人驚奇且難忘的,因此我的室友也好幾次想在半山路上把我向下踢去以表達感謝帶他們走這條屬於男子漢的道路。
五.哈爾濱
時間來到了12月,已經下飄過兩次雪的北京,但雪深大多到腳踝而已,對一群剩一個月就要回台灣的大學生來說遠遠不夠,於是我們訂了跨年前後為期一週的旅行前往這中國最北之城市,想體驗體驗什麼是真◆北漂。
到了哈爾濱的當天很幸運地下起了這個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在飯店短短的一個下午雪深已到了小腿左右,傍晚時去往當第冰雕展時室外溫度來到了零下18度左右,冷到眼淚流出來會結冰在眼睫毛上的程度。
後來的旅程是跟著旅遊團到了雪鄉,印象中有同團的幾位海南島大哥因為覺得受不了酷寒而當晚就啟程返回海南島。雪鄉因為屬於郊區了晚間在室外溫度來到了零下25度左右,記得我上衣就穿了5件左右、下半身穿了4件、頭戴耳罩+毛帽、手穿兩層手套。晚上是住在炕房裡(床板下連接著廚房燃燒火炭的熱氣管),就算是這樣還是穿了三層衣物才能入睡。
滿是白雪的郊區中,一進到樹林裡基本上都會直接迷失方向,因為看不到太陽的方向以及滿是白雪覆蓋道路。跨年夜當天我們是住在有溫泉的酒店裡,記得晚間洗的是室外的溫泉,戶外的溫度是零下30度左右,頭上飄著雪結著霜但是身體泡在50度的溫泉中完全不會感到不適,不像在台灣泡個10分鐘左右就待不住。2019的跨年夜裡想到我如果沒出來交換現在應該在金門做某個設計或是準備期末考然後跨年夜當天在某個同學家喝著酒小小逃避一下。原來幸福真的是比較出來的。
末.關於北京
關於北京遊玩的部分大多是剛來到的前兩個月很密集以及勤奮的去探索各大景點,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北京大學、鳥巢、天安門廣場、zaha的銀河soho及大興機場、故宮、南鑼鼓巷、清華大學等等比較有名的景點,我們幾乎每週都跑,導致後來胃口越養越大才會一直對外奔跑旅行。
說到底我認為北京是一個挺適合觀光的城市,有明確的觀光走向及歷史背景,但如果以長期生活對於一個鄉下人來說壓力太大了,居住的生活品質及壓力都不是台灣任何一座城市可以比擬的,城市尺度對我來說也非常的壓迫,超高樓層到林立,馬路也超級寬,地下早已被公交系統給挖空,城市中的學生、上班族(去過中科院實習兩個月)有90%都是北漂者或是父母北漂後的第一代,意味著大多人是沒有凝聚力來這座城市,都是為了競爭,為了明確的目的性。很慶幸我是以交換生的身分來到北京,以一個最沒有壓力的角色來觀察紀錄這半年的生活。
有人說旅行是生活的養分是生活的充電器,我想我只是非常害怕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害怕睡前就可以預測到的隔天的行程。透過旅行過程中的種種小事來慢慢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做一個不盲從也不高傲的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