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導遊轉變成領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日系公司特別重視「前輩後輩」的上下關係
就在某一次對人性失望了的時候,另一個機會出現了!

 正式決定要當導遊之前,我的內心曾經有過一個小小的猶豫——怕離家太久。
經歷過將近一年的澳洲打工度假,和一年的日本留學生活,離開家鄉固然可以增廣見聞,帶給我許多成長,但在驚訝著眼前的所見所聞的同時,內心深處總是默默地在思念著家人。所以,好不容易完成了在異鄉的挑戰,回到溫暖的家裡,其實不打算馬上又開始四處奔波。會讓我很快決定要當導遊的原因,除了薪水、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難以言喻的成就感之外,最主要的是,日本人半自由行的旅遊型態,讓我可以每天回家。這件事對當時的我來說,非常重要。
 當了一年多的導遊,開了許多眼界,在工作上的確讓我得到了很多從未有過的經歷,卻也再次見識到職場的黑暗,差別在於從前是傳統產業,這次是日本企業,尤其是日系公司特別重視的「前輩後輩」上下關係,讓我吃了許多次悶虧,就在某一次對人性失望了的時候,另一個機會出現了!
 在領隊受訓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就在我對原來的公司心灰意冷時,新朋友的老闆適時地打電話來問我有沒有當領隊的意願,這時的我,彷彿看到了上帝為我開的另一扇窗。
從來不請假的我跟公司提出了「無限期休假」的要求
有時看著我的導遊證,會覺得它像一張畢業證書
 導遊工作是非常忙碌的,再加上從日本留學回國之後堪稱身無分文的我,希望可以盡快地再次存到一桶金,所以一年多來,除了導遊領隊考試和領隊受訓,即便刮颱風下大雨甚至是感冒生病,我也從不主動休假,完全遵從公司安排,因此常常一個月也不一定能休到一天假。直到那通電話的到來,我跟公司請假要去參加導遊受訓,並且備註「尚未確定回歸時間」,這個暗示著「無限期休假」的備註讓主管有點慌了。主管一邊試探我的心意,也一邊釋出善意,其實他很清楚我的無限期休假和前輩們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之前吃虧的時候,就是他叫我要忍下去的,我不打算多說什麼,只是不斷重複著早就想好了的理由,想要先脫離這個環境。
 我真正的打算是:按照原定計畫先去參加導遊受訓,雖然有想過可能之後就會離開這個公司,但是畢竟考上了,還是希望可以正式拿到證照。受訓結束之後,馬上去朋友那邊實習,看看領隊這個工作適不適合我,適合的話,就正式轉換跑道;不適合的話,再理所當然地拿著導遊證照回原公司銷假上班。
 沒想到計畫非常成功,拿到導遊證照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回去過原來的公司,有時看著我的導遊證,會覺得它比較像一張畢業證書。
一切講求cost-down的台灣公司,發展出了「Group」這個系統
而生物鏈的最底層其實還是領隊
 結束了導遊受訓後,我很快地到朋友的公司報到,老闆是業界非常有名氣的資深領隊,剛開始我完全不能理解,怎麼我報到的地方不是旅行社,而是老闆的辦公室?
慢慢地才瞭解到,這是台灣旅行社日本線特有的生態。由於台灣人太喜歡去日本旅遊,就各種條件來看,日本也的確是旅遊的首選,不論是文化、建築、美食、美景、治安、環境、購物、溫泉、以及很重要的旅行天數,日本非常能夠滿足台灣人的旅遊需求,因此出團量非常大,所以很多旅行社把日本線視為公司的命脈,推出琳瑯滿目的日本旅行團商品。正因為如此,日本領隊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在一切講求cost-down的台灣公司,卻不打算投入太多精力訓練領隊,於是發展出了「Group」這個系統。
 所謂的「Group」是以資深領隊為首,我們稱之為「頭」,「頭」要自己去找底下的領隊,壯大Group的人數,也要負責訓練領隊,讓團隊的實力堅強;同時,「頭」也要跟旅行社打好關係,不管是請吃飯,還是三節送禮,有好的關係,才能讓底下的領隊去各個旅行社帶團。看似互相需要的生態圈,只要提到業界常聽到的「人頭費」這件事,就會知道生物鏈的最底層其實還是領隊。
 然而,不要太認真去看待Group這件事的話,領隊還是可以單純地帶團的,至少我是這麼想的,所以比起這麼一個複雜的系統,我真正在意的還是「日本線一團要五天」這件事情。不能每天回家是我對領隊這份工作唯一的抗拒,但是,試著帶過一團之後,我和先生討論,要給我們自己半年的時間去調適新的生活步調。試了一段時間發現,一次出團就要五天固然辛苦,也會想家,但是日本線的工作頻率大概是一個月帶三團,也就是說,我一個月只要工作15天,另外有15天可以完全陪家人,當導遊雖然可以每天回家,但是工作太累,回到家常常也只是放空或睡覺,甚至看醫生。以收入來看,領隊的收入也比原本當導遊時幾乎完全沒有休假來的多,不論是收入還是生活品質都有提升,所以很快地,我就確定成為Group的一員,正式當上領隊了。
avatar-img
1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u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來帶團是這種感覺,不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座友誼的橋樑和一場文化的交流。  我想,我找到一份我會想一直做下去的工作了。
想當初懵懵懂懂的,只因為友人的一句話就開啟了一條從來沒有想過的人生道路,人生果然是充滿驚喜。努力了這麼久,終於在2015年連續入手兩張證照。雖然在考官眼裡,我已經是真正合格的導遊了,但是旅遊界不是這麼好混的,真正的磨練才要開始。  LEVEL MAX只是序章,後面還有一連串的挑戰在等著我。
我從一開始連當導遊要證照都不知道,慢慢地知道世界上不僅有導遊和領隊兩種職業,而且還分成兩張證照,一直到報考的時候才瞭解因為兩張證照的考題接近,所以大多數的人會一次報考兩種考試。  既然報考了,當然是希望一次就考上。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當導遊呢? 回顧我2014年以前的人生,從來沒有將導遊/領隊當成人生志向。我不擅長在大家面前說話,而且大學聯考時各科成績都不錯,唯獨敗在歷史。光是這兩點,就把我推離導遊人生的軌道。嗯~至少......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
原來帶團是這種感覺,不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座友誼的橋樑和一場文化的交流。  我想,我找到一份我會想一直做下去的工作了。
想當初懵懵懂懂的,只因為友人的一句話就開啟了一條從來沒有想過的人生道路,人生果然是充滿驚喜。努力了這麼久,終於在2015年連續入手兩張證照。雖然在考官眼裡,我已經是真正合格的導遊了,但是旅遊界不是這麼好混的,真正的磨練才要開始。  LEVEL MAX只是序章,後面還有一連串的挑戰在等著我。
我從一開始連當導遊要證照都不知道,慢慢地知道世界上不僅有導遊和領隊兩種職業,而且還分成兩張證照,一直到報考的時候才瞭解因為兩張證照的考題接近,所以大多數的人會一次報考兩種考試。  既然報考了,當然是希望一次就考上。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當導遊呢? 回顧我2014年以前的人生,從來沒有將導遊/領隊當成人生志向。我不擅長在大家面前說話,而且大學聯考時各科成績都不錯,唯獨敗在歷史。光是這兩點,就把我推離導遊人生的軌道。嗯~至少......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大人學的Bryent曾經說過,跟著社會的腳步求職就像跟團,自己找興趣就像自由行,對於我這個剛離開公職這個大旅行團的我原本只知道跟團,但這個比喻在我這次的日本之行似乎慢慢思考到這個比喻越來越有味道:
Thumbnail
明明在台灣應徵錄取...卻常年往返於對岸工作生活...我們這群道地的台灣人卻成了異鄉遊子...。 經過三個月的地獄特訓後...終於成為正式人員被公司派往大陸廠工作。因公司需要…我們每年至少不定時出差六到七次…就猶如旅行團般、每次出差都是二、三十人的大陣仗,幾乎包下了半架的小客機…。 就像空中飛人
Thumbnail
文章內容詳述作者在老家打工度假後,計劃春節後回職場又焦慮未來方向,經由個人經歷激起了對導遊領隊執照的興趣與決心。作者分享了個人資歷背景、考試準備心得以及筆試、口試的經過,最後提到自己對未來是否參加領隊的職前訓練的疑慮。整篇文章充滿真摯情感和個人成長的轉折,為潛在想要考導遊領隊執照的讀者提供參考。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12/26/2016 身為旅客   旅行團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身為旅客我却沒什麼經驗。   帶團時,總是會遇到團員第一天就來告訴我他或她有領隊證。 當然,會這麼作的人必然有其道理,但我寧可選擇不這麼作。 同樣的外語領隊,依然有不同的地域及領域,而別說其個人風格了。   雖然沒有充
Thumbnail
年假剛完上了三天班,旋又跟團去沖繩旅遊。 這團是老婆菜市場揪團湊人數捧場的,避開春節熱門檔期,既便宜許多又避開擁擠人潮。 台灣領隊在落地後將團隊交接給當地女導遊,姑且稱之“蔡導”。 這蔡導是台灣人,原在東京留學,打工之際被婆婆相中成了日本媳婦,因為老公出軌而轉到沖繩擔任導遊(可常見故鄉人 沖繩
年初的大阪及京都之旅是一次感恩的旅程,不是因為首次踏足當地大開眼界,不是因為旅程收穫特別豐富或精彩絕侖,而是背後的意義......
這二個證照,前前後後考了三年。考導遊,考領隊,都是在陰錯陽差和自以為是發生的。但是,當時的起心動念,只是相當單純的念頭。只是,最終清楚~還是要看"機會" ...
Thumbnail
決定離開台灣的旅人浪人們總是有些理由 不論是推力或拉力,無疑的,都是充滿勇氣的力量! 對我而言呢,來日本 woking holiday 一直是顆放在心中的種子 安靜地躺在泥土最底層等待陽光等待水 等待著一股衝勁! 會說日文的自己不滿足只是帶著過客的心情來旅行 而是想要認真的在日本生活過
Thumbnail
人家問你有沒有想去哪或想吃什麼時最好不要說隨便都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反而比較好安排。畢竟妳是主角,他們的工作是讓妳快樂,而妳的工作是讓他們覺得妳很快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大人學的Bryent曾經說過,跟著社會的腳步求職就像跟團,自己找興趣就像自由行,對於我這個剛離開公職這個大旅行團的我原本只知道跟團,但這個比喻在我這次的日本之行似乎慢慢思考到這個比喻越來越有味道:
Thumbnail
明明在台灣應徵錄取...卻常年往返於對岸工作生活...我們這群道地的台灣人卻成了異鄉遊子...。 經過三個月的地獄特訓後...終於成為正式人員被公司派往大陸廠工作。因公司需要…我們每年至少不定時出差六到七次…就猶如旅行團般、每次出差都是二、三十人的大陣仗,幾乎包下了半架的小客機…。 就像空中飛人
Thumbnail
文章內容詳述作者在老家打工度假後,計劃春節後回職場又焦慮未來方向,經由個人經歷激起了對導遊領隊執照的興趣與決心。作者分享了個人資歷背景、考試準備心得以及筆試、口試的經過,最後提到自己對未來是否參加領隊的職前訓練的疑慮。整篇文章充滿真摯情感和個人成長的轉折,為潛在想要考導遊領隊執照的讀者提供參考。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12/26/2016 身為旅客   旅行團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身為旅客我却沒什麼經驗。   帶團時,總是會遇到團員第一天就來告訴我他或她有領隊證。 當然,會這麼作的人必然有其道理,但我寧可選擇不這麼作。 同樣的外語領隊,依然有不同的地域及領域,而別說其個人風格了。   雖然沒有充
Thumbnail
年假剛完上了三天班,旋又跟團去沖繩旅遊。 這團是老婆菜市場揪團湊人數捧場的,避開春節熱門檔期,既便宜許多又避開擁擠人潮。 台灣領隊在落地後將團隊交接給當地女導遊,姑且稱之“蔡導”。 這蔡導是台灣人,原在東京留學,打工之際被婆婆相中成了日本媳婦,因為老公出軌而轉到沖繩擔任導遊(可常見故鄉人 沖繩
年初的大阪及京都之旅是一次感恩的旅程,不是因為首次踏足當地大開眼界,不是因為旅程收穫特別豐富或精彩絕侖,而是背後的意義......
這二個證照,前前後後考了三年。考導遊,考領隊,都是在陰錯陽差和自以為是發生的。但是,當時的起心動念,只是相當單純的念頭。只是,最終清楚~還是要看"機會" ...
Thumbnail
決定離開台灣的旅人浪人們總是有些理由 不論是推力或拉力,無疑的,都是充滿勇氣的力量! 對我而言呢,來日本 woking holiday 一直是顆放在心中的種子 安靜地躺在泥土最底層等待陽光等待水 等待著一股衝勁! 會說日文的自己不滿足只是帶著過客的心情來旅行 而是想要認真的在日本生活過
Thumbnail
人家問你有沒有想去哪或想吃什麼時最好不要說隨便都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反而比較好安排。畢竟妳是主角,他們的工作是讓妳快樂,而妳的工作是讓他們覺得妳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