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8/29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家,還是要在一起

疫情下的小人物生活--訪談三 接下來三週的訪談要分享的是一個家庭的防疫故事,這段旅程從先生的內在世界出發,再來到太太的內在世界,最後回到他們兩位的對談,從中我們可以看見在一個事件上,夫妻雙方接收、理解、感受上的差異,以及是怎麼樣的互動慢慢形成他們的溝通型態,最後體會到夫妻之間會因為意見不一而吵鬧,然而無論再怎麼爭執,都要相信彼此為了家庭好的用心。 你準備好了嗎?旅程要開始囉😊
訪談&撰文 / Ting 受訪者:B子爸爸,環境流力工程師 年齡:40歲 座標:西雅圖, 美國 訪談時間:7/11/2020 《訪談》 當我坐下來準備開始訪談,我無意間看到B子爸爸的電腦螢幕上,打著我email給他的訪談題目,下方列舉了他預備回應的大綱。這讓我相當驚訝,因為我感受到B子爸爸對於訪談的重視,很感謝他面對像我這樣一位小人物的邀請,也這麼認真準備,這當中也呈現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工程師,個性上的嚴謹。果然,在訪談中B子爸爸分享了很多篇關於疫情的研究報告,以及他閱讀資料之後的彙整跟心得,讓我受益良多。B子爸爸提到他在二月底之前完全沒有感覺到疫情的嚴重,因為在美國相關的資訊很少,也沒人戴口罩,他也就像平常一樣生活,新冠肺炎好像離自己的生活很遠。一直到二月底,他去機場接從台灣回來西雅圖的太太跟小孩,才第一次感受到疫情的嚴重性。
B子爸爸:「我太太把台灣的超前部署帶回來,在機場一碰面就用消毒的噴我全身,上車後方向盤、門把全部都噴,她也要我戴口罩,因為她跟兒子已經戴很長時間了,所以換我戴,那是我因為這次疫情第一次戴口罩。我還笑她:『需要那麼誇張嗎?』你看這時候我還是美國的心態,真的是我太太回來,我才開始覺得疫情好像蠻嚴重的。」
B子爸爸:「其實,我去接我太太的時候在機場可以看到很多人戴口罩,還有人戴N95,但離開機場你到外面看,超市或者其他地方根本沒有人戴。好像要從國外進來的人,才知道疫情很嚴重。」
我:「這樣聽起來,機場還有一般生活圈好像兩個世界,反映了美國這邊關於疫情資訊傳遞的緩慢。所以,當太太回來後,美國這邊也開始爆發,你覺得在生活上受到怎麼樣的影響呢?」
B子爸爸:「Kirkland nursing home(療養院)爆發的時候我上班很有壓力,因為我有一個同事就住在nursing home附近,他是個非常謹慎的人,我看到他進公司就會用酒精把桌面、鍵盤全部都擦過,他是戴著手套的喔。還有,他到廚房也是戴手套碰咖啡壺,然後就把手套丟掉。那時候太太從台灣回來,還有隔沒幾天就看到同事這麼謹慎,我就覺得好像真的很嚴重。後來,我在公司連上廁所都超緊張,洗手洗好幾遍。還有,我跟我的manager是carpool(共乘)到公司,manager跟我說,他覺得自己應該有被傳染,因為他的奶奶就住在nursing home,然後他一直咳嗽,雖然nursing home不是Kirkland那一間。再加上,我們公司那陣子,剛好有一群南韓人來開會,會議結束後負責接待他們的南韓同事就一直咳嗽,咳了大概一個月。一開始他有戴口罩,戴了幾天就沒戴了,但還是繼續咳。這是在公司的壓力,真的壓力很大。」
B子爸爸:「回到家壓力也是很大,回到家就是消毒啊洗澡啊,然後太太會逼問我開會有沒有戴口罩,甚至我太太有時候在家還會戴上口罩,那時候太太覺得我是家裡的防疫破洞,我有時候會覺得我好像被排擠。」
我:「聽起來好像無論在公司或家裡,你都沒辦法放鬆,好像有種無奈的感覺。能不能分享你當時的心情?」
B子爸爸:「壓力很大,但是沒辦法啊,我老闆就希望大家能出現在辦公室裡,回到家老婆又覺得你不應該去上班,應該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我那時候覺得自己兩邊不是人。」
我:「我想你說出了很多需要實際出現在辦公室的人的心聲。就像在醫院上班的人,他們不可能在家裡工作,一定要出去上班,是高危險群,然後回到家裡會有被排斥的感覺。」
B子爸爸:「對,後來我看到一篇報導,他是曼哈頓的醫生,是最前線的,他很早就把老婆跟小孩送到老婆娘家。所以,雖然我不是醫生,但我也有一樣的狀況,需要去公司上班,我的家人又不希望我出門。所以,我跟老婆一直有爭吵,比如說如果我不去工作,那經濟怎麼辦,我只是一個員工,沒辦法決定能不能work from home。當然,我老婆也是很有壓力,不然她情緒反應不會那麼大,這個我能理解,但真的沒辦法。後來,我們兩個就討論,看有沒有什麼方法對我們兩個都好,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她再帶小孩回台灣。加上我岳父近期有兩個大手術要開,家裡需要有人幫忙,所以我老婆跟小孩回來一個月後,就又回台灣了。」
B子爸爸透過照片參與太太跟兒子的生活
B子爸爸透過照片參與太太跟兒子的生活
我:「在不能work from home的狀況下,你跟太太各自壓力都很大,剛開始一直爭吵,後來開始討論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也是為了整個家庭的和諧,所以才決定太太帶小孩回台灣。現在,他們回台灣將近三個月了,能不能說說這三個月來,你的生活有什麼轉變?」
B子爸爸:「一開始覺得好像回到單身,時間多很多,覺得還蠻爽的,家事少做很多,也不用處理老婆(笑)。少了這些處理家庭的時間,一個晚上可以多出2-3個小時吧,剛開始不知道幹嘛,下班就去跑步,煮完晚餐搭配著看劇,我大概看劇看了四個週末,看完了覺得好好笑好浪漫,但笑完之後回歸現實,我發現自己心裡還是空虛的。所以,大約一個月後,就開始覺得很慌,因為時間太多,我需要想辦法讓自己很有事做,我甚至還自學修了很多電器,像是自己換food disposer(廚餘絞碎機)、洗碗機,還有修理Mac的charger(充電器),覺得自己很像handyman。後來我也去上線上課程,每天晚上8點,規定自己回到書房。上完課覺得還不錯啊,晚上的時間好好分配,我還可以學新的技能,對工作很有幫助。」
我:「太太跟小孩不在家反而讓你時間變多,你做了很多事。你剛剛提到一個月過後你開始覺得很慌,能不能請你說說那是什麼樣的慌張,對什麼感覺慌張呢?」
B子爸爸:「那個慌張是,我會覺得過去的一個月好像是荒廢的。我只是想要找事情填補時間,其實是想要找事情去填補心裡的空虛。」
我:「好像你會找很多事情來做,比如去追劇,但可能以前的你不會這樣利用時間。另外,我知道你跟太太的quality time會一起看影集,但好像太太不在,追劇就變得沒那麼吸引你了。」
B子爸爸:「對,我想你講的是對的。現在想想,我追劇去填補時間,好像是在找回我跟太太的quality time,想要找尋那種老婆還在西雅圖,生活其實沒什麼變的感覺。所以那一個月追劇完,發現那不是真實的嘛,因為我旁邊沒有那個人。」
我:「聽你這麼說我感覺到,在看影集這樣放鬆的活動裡你太太是最重要的人,當太太不在身邊,看影集也變得不那麼吸引你了,這部分我想你太太聽到會很開心。在剛剛的對話中,除了知道太太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外,我也看到了你的轉念,讓自己生活變得充實。當你感覺一個月的追劇是荒廢之後,你沒有選擇繼續,而是轉成了對生活實際有幫助的活動,比如去上線上課程學習新的技能、自己修理家中的電器,這可能是太太跟小孩在這邊,你很忙而沒有時間去做的。」
B子爸爸:「對,加上我太太也一直叮嚀我:『你不要浪費我們不在的時間』。我就覺得,對吼,他們也快回來了,所以我要趕快抓緊時間學習,所以我也不看劇了,就把家裡的事情做一做,剩下的時間盡量學習。說到這,其實這個疫情對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公司的確在精簡人力,所以,我更覺得要多學一些技能。」
從這邊B子爸爸提到了因為疫情在家上班,雖然省去了通勤時間,看起來好像時間變多,但上、下班變得沒有明確界線,以前在辦公室到了下午五點大家都走光光,但現在到了晚上,還有很多人依然在線上工作,時不時也會收到同事傳來詢問工作的訊息,上班時間反而拉長了,這是需要調適的部份,也要學習讓工作跟生活能夠平衡。另外,疫情也讓很多工作轉成線上,B子爸爸過去學生時代使用寫程式的軟體的經驗,意外的在目前的工作上能夠派上用場,反而讓他多了很多表現的機會,這部份讓他很有成就感,也更有學習的動機。接著,我將話題帶回和家人之間的關係,詢問他和兒子目前的互動狀態。
B子爸爸:「因為時差的關係,還有兒子在台灣有上課,我們能講話的時間很少,平日大概只有兒子出門上課前的30分鐘吧,即使週末,也大概只有一個小時,所以我非常珍惜可以跟兒子講話的時間。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看Ring(錄影系統),看他睡覺前可愛的樣子,每天都在看耶,看他睡覺前唱不同的歌、看他快不快樂,一直到他睡著的那一幕,他也知道我會透過Ring看他,我太太也會叫兒子跟我說晚安,這好像變成我每天生活的動力。」
我:「從你的話我能感受到爸爸對兒子的愛,也感覺當中好像有一些心酸,因為兒子不在身邊,你更珍惜能夠講話或互動的時間。你也透過Ring去瞭解兒子睡前的狀況,這變成你每天一定要做的事,這幫助你知道他們在台灣的生活,好像他們跟你之間還是有連結。接下來,能不能分享這樣遠距離的家庭生活,你的獲得跟失去呢?」
B子爸爸:「我覺得我失去很多耶,失去很多家庭時間,小孩就變得沒那麼親,這很正常。一個人在這其實很孤單。你看兒子的玩具我都沒收,還是他離開家裡回台灣那天玩的樣子,我常常會看著玩具,想像兒子可愛的臉。我現在也睡在老婆跟兒子的床,不是我去佔據他們的床,而是這樣會讓我感覺,好像跟他們睡在一起。你說他們回台灣,我每天好像多出2到3個小時,可以做自己的事,但相較起來我寧願他們待在西雅圖。」
我:「感覺這場疫情讓你更體會到家庭的重要性,最後,能不能對太太跟孩子說一些話呢?」
B子爸爸:「嗯,真的很想你們,雖然兒子在台灣學習很多,但家庭還是要在一起,希望你們趕快回來。」
玩具的擺放都還維持B子離開家裡回台灣那天玩的樣子
《寫在訪談之後》 如果說到B子爸爸對太太跟兒子的愛,我得要再提一段插曲。當我詢問他受訪者代號的時候,我們討論了幾個選項都不甚理想,停頓了許久後他回道:「那就用B子爸爸吧!」我好奇其中的原因,他回答:「我兒子的小名叫B子,baby加上兒子的意思,這是我老婆幫他取的。」這一小片段又再一次呈現了太太跟兒子在B子爸爸心中的份量,即便她們現在不在B子爸爸身邊,「家庭」依舊充滿著B子爸爸的生活,成為他防疫期間心靈上的支持力量。 很感謝B子爸爸願意接受我的訪談,讓我有機會瞭解一位男性的內在世界,這是平常比較少有機會能夠聽到的。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有些人透過言語,對方很容易接收到;而不擅長言語的人,可能是透過生活中的小事件來表現,但若沒有機會完整的呈現在對方面前,或許就容易被忽略而錯過。就如同,這段時間以來B子爸爸非常想念在台灣的太太跟兒子,但受限於時差,這份想念跟愛不容易完整的傳達。然而,透過訪談的內容,就好像有一個畫面躍出眼前,這位捨不得整理兒子玩具的爸爸、想念和太太一同追劇時光的先生、睡在太太跟兒子床上的男性,是這麼真實、溫暖而感動。希望B子媽媽能看到這篇文章,能感受到B子爸爸的柔軟,並將這份柔軟收進內心細細品味,從中而生的愛與甜蜜,相信能成為家庭的核心,成為面對疫情、面對未來很大的能量。 回到防疫生活,疫情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造成生活上很多不便,但另一方面,疫情也讓我們有機會思考究竟什麼才是重要的,讓我們有調整步伐再出發的機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