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馬薺

馬薺
馬薺
閩語小品文系列20
馬薺,是小兒時不多的零嘴,現在很少吃到了!
荸薺(學名:Eleocharis dulcis;英文:Chinese water chestnut),又名馬薺bè-tsî(閩南語)、馬蹄、地栗、鳧茈、茈骨、烏芋、菩薺、地梨、芍、馬薯,是莎草科荸薺屬一種。 也稱為慈姑, 雖然茨菰也被稱為慈姑.
  1. 閩南語: be2-tsi5 馬薺
  2. 客語: (四縣)ma24qi11(海陸)ma53ci55 馬薺
  3. 潮汕語: qi-chan (tsinn5-tshang): 錢蔥 (葉似蔥,錢是薺的諧趣訛音)
這裡面的共同字是 tsi5 也就是 字! 因為這個字費思量,王國良先生認為是 臍字,而的同音字,這個見解比較罕見!
其實,追本溯源,最早的名稱是鳧茈,這個字,,跟的音符相近,而又跟音相近,最後就加個艸頭變成的專用字! 這個,也是從的聯想而來,荸薺(ㄅㄧˊ ㄑㄧˊ)的果仁是白色,如明粢(俗稱麻糬mua5-tsi5)的樣子,而名之。 鳧,ㄈㄨˊ,野鴨也。野鴨生活於水邊,荸薺也是水生植物,野鴨喜吃荸薺,故名之。 那麼現代名的荸薺的字哪裡來的呢? 的切音是pue7 ,這個是葧的減省字,形符就是突然變大的意思,也就是荸薺的尾端根莖變大部分。或者是從鳧 hu5, 促聲化成hut - put- 孛! 兩種可能,尾薺(尾端球莖)。另一個從荸字訛音成馬字! p- - b-。 荸薺的另一個名稱,馬蹄應該是的諧趣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