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閱讀的那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於閱讀所能帶來的好處,你想到了哪些?
  近年來,有鑒於大家越來越少看書,閱讀這件事所帶來的好處便時常被當作是一種“特長。”但這其實可以說一種悲傷,這證明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大大多於了有這習慣的人。
  作為一位可以說是愛書成癡的女子,日常中關於閱讀的資訊實在很難不接觸到。尤其是臉書,除了那些出版社的新書推播,最常看到的就是某個很大的讀書社團(是哪個就不指名了)的成員貼文。而為什麼想寫這篇文章,就是因為其中幾篇貼文。
「有效」和「高效」
  我不否認,書籍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獲取知識。有些人生活也許真的很忙,因此必須藉由高效率的使用書籍獲得所需的知識。只是我發現,似乎有些人的重點不再是閱讀,而是獲得了多少。
  那些所謂的高效率課程,對於不常看書的人入門,的確給了一道小徑進入書本的世界。可是往往無法應用到像是文學、藝術等類型,那些更著重於閱讀中的體驗,並非知識的獲取。而我認為,那些體驗正是閱讀難以取代的關鍵。撇除這項缺點,至少高效率閱讀也是閱讀的一種,仍是值得讚許的行動。
  但是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如此,在推廣的過程中,所使用的「高效」一詞,等同於試著將閱讀的體驗量化,在這個過程中那些難以量化的文學體驗便容易被忽略。更促使了某一部份的人認為看書就是要看有用的書,只要我把重點擷取出來就是看完一本書了。這真的很可惜,就像是進到了藏滿寶藏的山洞,卻只將光華萬丈的物品拿走,卻留下那些樸實卻最珍貴的珍寶一般。
P.S. 不否認,在某些類型的書籍,高效率的閱讀的確很省時間。不過若是這種書籍,我寧願直接看說書影片了。
  還有,對於看完一本書,每個人的定義可能都多少有些不一樣,甚至不同的書籍有不一樣的標準。這邊講的主要是一種價值觀的問題,我想說的是-書的意義,不只有知識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張潮《幽夢影》
何時閱讀有關係嗎?
  前幾日,我剛好看到某位不認識的網友貼出了一篇文章在講:「何時閱讀比較有效?」還指出了某些特定的時段。我理解她的用意良善,想分享給別人,讓別人也能因此受益。可是我隱隱感覺到,這背後不就隱藏了盡可能吸收更多知識的概念嘛!若是這是為了學習某些內容而選定某些時段進行,我舉雙手贊成。關於大腦的學習的確有相關科學證明,人的大腦在某些時間段適合做些什麼事。可是,今天那篇文章的標題確確實實就寫著閱讀兩個字。(可能由於我過於龜毛,如果她今天標題內容是說何時讀什麼書比較適合等等,我大概完全不會有任何意見。)
  想要更良好地吸收或是舒服的閱讀書本內容絕對不是錯誤,我想做的是提醒大家閱讀的本身,那些精神上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這不需要在哪個時間,只要你有辦法靜下心來,透過任何媒介都可以閱讀。專注的閱讀體驗中,那些心智運作就是去記憶、去吸收書本內容的最佳工具。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讀書者不以忙閑作輟。-張潮《幽夢影》
輪到你了
  你覺得閱讀是一件怎麼樣的事?對你來說,書籍大多數是獲取知識的工具還是精神的食糧?你的閱讀習慣是什麼樣子呢?歡迎留言與我分享和交流。
推薦閱讀
作者:張曼娟
Why?
《幽夢影》是本清代小品文集,類似《菜根譚》,短短的幾句文字富有哲理。透過張曼娟老師的文字和幾則人生經驗的分享,能夠輕鬆的一窺文學家張潮的所思所想,擺脫你對古文沈悶、老舊的印象。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個愛心,也歡迎至我的臉書粉絲專頁閱讀時光按讚追蹤。
或是追蹤我的IG帳號 @daybooks2020 跟著我用一句話和幾張照片認識一本書。
我會不定期更新文章資訊,也歡迎你們前來交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9會員
116內容數
有時想寫些東西,那是一些東西和心裡藏著的東西共鳴著,唱囂著將他們寫出來。不論是文青的、灰暗的、愉快的,都是生命裡某些東西的轉世重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馥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相傳,眼睛是靈魂的窗口。
總有些人說我們這世代是天然獨,但在年幼的印象中,從來都是無所謂的。那些真正意識自己身為台灣人的那一刻,都是在外力的逼迫下產生。若有一天,出門時重量和心情不再是擇書的首要標準,安全與否才是,那有多麽痛苦?
如果,一片屑的存在是一具屍體,那我殺了多少生命?又將在死後掉落哪層地獄?
相傳,眼睛是靈魂的窗口。
總有些人說我們這世代是天然獨,但在年幼的印象中,從來都是無所謂的。那些真正意識自己身為台灣人的那一刻,都是在外力的逼迫下產生。若有一天,出門時重量和心情不再是擇書的首要標準,安全與否才是,那有多麽痛苦?
如果,一片屑的存在是一具屍體,那我殺了多少生命?又將在死後掉落哪層地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