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更富裕但卻更不快樂的背後,或許是因為沒看懂人生這件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活在一個物質更豐裕、機能更先進的時代,但在這個擁有得更多的時代裡,卻好像沒有活得更快樂更幸福。擁有得更多的我們,反而沒辦法在快速推進中停下腳步,好好享受手上已經握有的一切。
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們擁有得更多之後,變得更貪婪。我覺得這個結論過於簡略,儘管貪婪確實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但有沒有可能,那些看似貪心、不知足的背後,其實隱藏著的,是不知為何而活的焦慮與不安全感。因為不知道人生意義為何,因此唯有透過不斷地追求世俗標準下的成就,藉此來填補那顆躁動不安的內心與靈魂。
關於人生或生命的意義為何,我也給不出什麼很有說服力的答案。
但就像到餐廳點餐一樣,如果菜單上的語言是我們完全不懂的,那這份菜單哪怕再豐富多彩,我們也只能人云亦云(別人點什麼就吃什麼)。運氣好一點的話,或許別人點的就正好是我們想要的,但總不能完全寄望運氣降臨在自己身上,對吧(像我就認清了我沒有這種運氣)?
或許,人生其實就像菜單一樣,有沒有選擇權取決於人生這份菜單你看懂了多少。或許那些擁有了夠多卻總是無法滿足於此的靈魂,並不是單純貪婪不知足而已,而是因為看不懂這份人生菜單,所以只能憑直覺或跟著別人走,結果發現上來的菜色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那能怎麼辦呢?或許在有限的生命裡不斷地在這份菜單上瘋狂的點菜,總有一天會點到那份自己想要的;或許在選項無限多的這份菜單上永遠也點不到自己想要的;或就算終於點到了夢寐以求的,又還剩多少時間能夠細細品嚐?
那你說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我們盡可能看懂人生這份菜單嗎?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但我近乎確認的是,追求更多的金錢、更高的社會地位、更耀眼的成就等等這類現今社會的世俗標準,肯定沒辦法提升這份理解(不然為什麼我還要寫這篇)。也許反倒是那些被視為「沒有用」、「賺不到錢」、「找不到工作」的,像是哲學、文學、藝術、創作等等,貌似更有可能提升這份理解(想像一下,當你在人生陷入迷茫時,你會尋求身邊不一定很有錢的智者或心靈導師,還是財大氣粗的大財主或老闆)。
諷刺的是,正是這些看似「沒有用」、「賺不到錢」、「找不到工作」的事物——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發展到某種極致後注定不被重視的領域,搞不好才能讓我們更接近看懂這份人生菜單(我覺得或許是因為這些看似「沒有用」、「賺不到錢」、「找不到工作」的事物,能夠讓我們學會用更多不同的視角看待世界,建構一個相對更全面的思維模式來看待人生。但更多的物質追求或其他世俗標準,對於思維模式的提升往往沒有太大幫助)
想到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既生存在最好的時代(擁有得更多),但也生活在最壞的時代(卻不知道為何而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怪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Mindset》,顧名思義就是一本以「心態」作為核心主題來進行探討的書籍。作者將「心態」劃分為兩大類型,分別是「定型心態」與「成長型心態」,而全書基本上就是圍繞著這兩種心態來展開探討(兩者的定義、兩者在生活各個面向的影響、以及如何培養這兩種心態)。
大多數人對於「目標」的理解或想像普遍停留在單純的「設定目標,然後完成目標;再設定目標,然後再完成目標」這樣的輪迴上。事實上,「目標」最大的價值並不僅止於單純讓我們去完成而已,而是確實地推動我們往自己想要的人生方向邁進(聽起來很像廢話,但請一定要細細品味)。
本篇重點並不在於探討誰是更好的選擇,因此並不打算站在特定立場為誰辯護。因此,個人撰寫本篇的重點在於,當大眾陷入各種爭鋒相對、互相數落的惡性循環當中,不僅僅無法正視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對立方的可借鑑之處,最終只會導致一個更差並且雙輸的局面。
客觀並不等同於中立,客觀應當是值得每個人所追求的一種態度與方式,然而中立卻並非如此,一味地過度追求中立立場,在很多時候反而容易顯得矯情。
而對我來說,時間、金錢、能力、知識等等則屬於可以運用的資源,就如同賭桌上的籌碼一樣,我們是否真正思考過如何有效率的使用自己所擁有的籌碼/資源,來贏得更多的籌碼/資源,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人生面貌?然而在了解怎麼做之前,更重要的核心問題在於,到底我們想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面貌?
對於未來的看法與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就如我經常強調的,選擇無關對錯。但對於生活或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一旦被剝奪就只會不斷抱怨,卻不曾花時間心思去理解背後的種種脈絡,不奮力追求卻期望可以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不僅僅是貪婪而已,而是真正的可惡。
《Mindset》,顧名思義就是一本以「心態」作為核心主題來進行探討的書籍。作者將「心態」劃分為兩大類型,分別是「定型心態」與「成長型心態」,而全書基本上就是圍繞著這兩種心態來展開探討(兩者的定義、兩者在生活各個面向的影響、以及如何培養這兩種心態)。
大多數人對於「目標」的理解或想像普遍停留在單純的「設定目標,然後完成目標;再設定目標,然後再完成目標」這樣的輪迴上。事實上,「目標」最大的價值並不僅止於單純讓我們去完成而已,而是確實地推動我們往自己想要的人生方向邁進(聽起來很像廢話,但請一定要細細品味)。
本篇重點並不在於探討誰是更好的選擇,因此並不打算站在特定立場為誰辯護。因此,個人撰寫本篇的重點在於,當大眾陷入各種爭鋒相對、互相數落的惡性循環當中,不僅僅無法正視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對立方的可借鑑之處,最終只會導致一個更差並且雙輸的局面。
客觀並不等同於中立,客觀應當是值得每個人所追求的一種態度與方式,然而中立卻並非如此,一味地過度追求中立立場,在很多時候反而容易顯得矯情。
而對我來說,時間、金錢、能力、知識等等則屬於可以運用的資源,就如同賭桌上的籌碼一樣,我們是否真正思考過如何有效率的使用自己所擁有的籌碼/資源,來贏得更多的籌碼/資源,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人生面貌?然而在了解怎麼做之前,更重要的核心問題在於,到底我們想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面貌?
對於未來的看法與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就如我經常強調的,選擇無關對錯。但對於生活或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一旦被剝奪就只會不斷抱怨,卻不曾花時間心思去理解背後的種種脈絡,不奮力追求卻期望可以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不僅僅是貪婪而已,而是真正的可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碰到了官,閃遠一點、遇到有錢的,離遠一點,別跟警察與黑道認識,那不是正常人的世界。離開舒適圈,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它已經不夠舒適了,別傻到聽人說,因為想成長,所以離開舒適圈!想想成長是為了什麼?不就是要把日子過得舒服嗎? 覺得別人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自己無!已經知道自己無了,還去比什麼?天之大任不會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很多人在做事時會習慣做「加法」,愛情、工作、責任都是越多越好,一開始因為體力、腦力跟精神跟得上,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 但人生的真相是,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擁有,感情、時間、身體都有其限制,如果無止盡地索取,只是把生活變成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當虛妄的期待達不成時,又開始覺得悔恨與不甘⋯⋯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追逐財富自由是許多人的夢想。但隨著我的思考,我明白到,生活並不僅僅是金錢的堆積,更是在尋找財富的同時,找尋心靈的富足。從追逐財富自由到尋找內心的富足,我們一起思考如何放下對金錢的執著,去尋找內心真正的豐盛,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吧。
碰到了官,閃遠一點、遇到有錢的,離遠一點,別跟警察與黑道認識,那不是正常人的世界。離開舒適圈,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它已經不夠舒適了,別傻到聽人說,因為想成長,所以離開舒適圈!想想成長是為了什麼?不就是要把日子過得舒服嗎? 覺得別人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自己無!已經知道自己無了,還去比什麼?天之大任不會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很多人在做事時會習慣做「加法」,愛情、工作、責任都是越多越好,一開始因為體力、腦力跟精神跟得上,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 但人生的真相是,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擁有,感情、時間、身體都有其限制,如果無止盡地索取,只是把生活變成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當虛妄的期待達不成時,又開始覺得悔恨與不甘⋯⋯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追逐財富自由是許多人的夢想。但隨著我的思考,我明白到,生活並不僅僅是金錢的堆積,更是在尋找財富的同時,找尋心靈的富足。從追逐財富自由到尋找內心的富足,我們一起思考如何放下對金錢的執著,去尋找內心真正的豐盛,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