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總是不滿於現狀,且不斷尋求更好的選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相信許多讀者都有一樣的感受,我們總是受不了自己的頹廢,但又不知道到底哪裡頹廢,也不知道為何而努力,只知道如果再不持續前進,自己會被這社會、環境、身邊的一切事物淘汰。這種壓得喘不過氣的窒息感迫使我們漫無目的地探索,並沒有所謂「方向感」,僅憑直覺和壓力而行,最終在生命過了大半後(甚至是完全沒有意識到)恍然大悟,自己不過是在做奔向死亡前的「掙扎」罷了。

「生命就是一團欲望,欲望得到了滿足就會無聊;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痛苦,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左右搖擺。」— 叔本華 Artur Schopenhauer

身為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這種壓力和窒息感是極為陌生的,出生以來的生活壓力只建立在課業和人際關係的維持,人謂「畢業即失業」的壓力會在收到畢業證書後浮現,這時才倏忽意識到「經濟」的重擔和社會上無所遁形的競爭壓力以拔山倒樹之勢而來,第一次感受到水電、房租、保險、稅金……種種不及繁載的單據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怪獸,然後想盡辦法將帳單付清,這大概就佔據大部分人生活思考的 60 %,剩下才來關心感情狀態、人際相處和儲蓄理財。

在這種條件下,根本就不敢奢望思考為何要爭取更多,迫於現實的壓力我們得去努力張羅生活,努力生活都來不及了,無暇觸及這個議題。

好了,那假設這些會讓你產生生存危機的問題解決了,經濟條件暫時不會成為拖累你生活品質的障礙時 aka. 你已經能養活自己時,

為何我們還是很難真正滿足呢?為何還是會想要往更「好」的方向努力呢?

(至於什麼是「好」的方向則見仁見智,這裡強調的是不滿足現況而尋求滿足更多的「慾望」)

以下有幾點我認為是影響我們持續追求「更多」的原因:

生物本能的驅動力

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生存與繁衍是主要影響是否能維繫物種的驅動力。這種天性使得我們對於獲取更多資源、安全感以及社會地位的渴望變得強烈,因為這種渴望有助於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所以當我們身處現代社會時,雖不如野外環境一般殘酷,但仍保有競爭心態以尋求「安全感」。然而,礙於我們實際上並不需要這些心態,於是容易產生「莫名焦慮」的心理狀態,「滿足現狀」反而違反生物直覺性,而需要透過教育或自覺來進行調整

適應性不滿足

人類的大腦具有適應性不滿足的特性,這意味著我們在達到一個目標後不會長期感到滿足。一旦我們獲得了某種東西,大腦便會迅速尋求新的目標和挑戰,以保持警覺性和動力。

據此,「產生習慣」使我們對幸福的一切事物產生麻木感,大腦會驅使我們嚮往滿足更多慾望,以持續滿足或製造誘因驅動上述所提的生物本能 — 生物競爭力,進而提升繁衍的機會。

由此可知,當我們不再為繁衍、生存感到著急時,不妨試著讓其他能產生幸福感的事物納入追求的目標呢?

侷限在金錢、物質的追求中讓我們無法跳脫生物本能而讓視野變得狹窄

社會比較

如上所述,現代社會的成功學強烈強調成就、地位和財富,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衡量標準,使價值視覺化來讓他人為自己訂定價格。人們常常透過與他人進行比較來評估自己的價值。我們亦可能透過社群軟體包裝、各式媒體將扭曲的價值觀大肆宣揚,而使自己沈浸在無止盡的攀比之中。當看到其他人取得了更多的成就或擁有更多的資源時,我們可能會感到自己不足,驅使我們追求更多。

「你人生的快樂取決於你思想的品質。」 -馬可 · 奧理略

這句話是從山道猴子這部最近的神片中看到的,剛看到的當下震懾了很久,有興趣者也歡迎到超粒方的最新解說影片去觀看,內容沒有做到太多的超譯或自我解釋,很好地去敘述我們對於慾望的追求是否合理,完全取決於自身所設定的框架,而幸福感則是以自身經歷來決定其「定義」。

因此,從上述這些原因可以見得「追求幸福感」是轉換物質慾望的方向,我們或許可以透過賺取金錢獲得幸福感,但這終究是屬於短暫快樂,賺越多的錢都只能滿足於當下。很快地,我們會再更可望獲得更多金錢,甚至是渴望遙不可及、不切實際的「數字」,而忽略了需要這些物質的初衷在於獲得「幸福」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嘗試追求個人成長,學習新技能,無論有用、無用,只要能讓自己獲得幸福感,都比純粹追求金錢、物質更能夠讓自己的人生獲得充實,更何況無用的技能或許未來能夠在某個瞬間協助你突破也說不定。

以我個人而言,撰寫一些文章抒發也是我尋求幸福感的方式之一,文筆可能在這部落格中仍屬稚嫩,但持續寫作也能累積一些心得順便記錄回憶,未來回來看看也能再次產生幸福感吧。

嘗試找到屬於自己能夠獲得持續的事物去學習,或是在有限的時間裡盡情遊歷,又或是珍惜與家人、朋友、愛人的相處時間,都能讓這個幸福感產生「持續」。儘管我們礙於大腦的容易麻木而可能無聊,但上述種種例子經過交替循環後,能讓你在之中找到適當的平衡,而不沉淪於追逐無意義的數字中。

真陳
真陳
喜歡分享生活大小事,愛mur mur。一個集焦慮和樂觀於一身的矛盾綜合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