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的人類因為物資缺乏,日日要擔心飢餓與生命安全問題,因此可能過上充滿危機感的焦慮生活,可是現代因為科技的發展與發達,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吃飽問題,甚至我們擁有的已經遠比我們須要的滿足還要多更多,照理說,我們應該過的很滿足很快樂,可是,為何現在人大部份卻還是過的很不快樂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值得探討的問題。
你曾經經過數夜狂歡後,在夜深人靜時還是感到寂寞嗎?
還是花了很多錢買了豪宅好車,身上穿滿奢侈品,卻仍感到不滿足?
人的需求分成兩種,一種是外在生理上的滿足,一種是內在心理上的滿足。而現在的人,因為無上限的物質追求,導致生活充滿不斷地工作與壓力,沒有喘息空間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時間都被忙碌填滿,真正屬於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幾乎都很零碎,甚至完全沒有,因此,雖然我們物質上看起來過的很滿足,心裡的空虛感卻不曾因為自己擁有很多而真正感到快樂。這種認知與事實上的差別,讓人誤解是擁有(物質)的不夠才無法真正快樂,因而更瘋狂追求新的刺激與消費,但這種模式卻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
有個理論值得被我們注意,它的說法很有趣。我們可以把人的情緒劃分成一個十字象限,水平的這條線,兩側分別是正面跟負面,如果我們讓情緒只單純分成兩邊,你就永遠只有兩個極端選項,可是如果我們再另外分出理性跟非理性,一切問題變得明朗。(如下圖)
四個向限代表意義:
¨ 非理性的負面:是最糟糕的狀況,會讓人變得無法正確思考,掉進低落的情緒深淵裡。
¨ 非理性的正面:它會造成過度狂熱與積極,忽略、逃避或壓抑負面情緒,造成表面的樂觀,心裡卻還是堆滿隱性恐懼。
¨ 理性的負面:可以誠實面對負面情緒問題,並且適當的處理它、放下它,算是健康的心靈狀態,但需要調整。
¨ 理性的正面:可以讓人真正找到情緒缺口(每個人都不一樣),有效的解決自己內心需求,就算遇到危機可以順利解除,因此獲得無價的滿足與充實。
因此,負面情緒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實是:『無法真正去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而要獲得真正的快樂最好的方式,是無論經歷快樂或不快樂的狀況,都不要忽視內心真正的恐懼。另外,有些內心的渴望在他人面前可能是渺小平凡且可笑,但它們卻是至關重要,不要覺得可恥,擁抱它們,承認你需要,可以過的更快樂。(譬如純真的愛情親情友情。)
尼采有句話說的很好:「盲目的樂觀只會使人感到膚淺,過度的悲觀會使人毀滅,沒有悲觀後的樂觀,才是精神上的強者。」
打個比方,你沒有經歷過貧窮,不會懂得富有的美好;你沒有經歷過苦痛,不會懂得真實的快樂。只有經歷過很苦難的事情,你才會產生真正的樂觀。樂觀跟正面的態度,不是與生俱來的(或是自我催眠)。只有當你心裡有踏實感,喜悅才會出現。而這個踏實感,不管你在順境或是逆境都能有這樣的體會,而快樂來自於踏實感。
有一種快樂稱為假樂觀,感覺好像都過得很爽,但心裡充滿很多憤怒與怨恨,因此不斷有所抱怨,這些怨念旁邊的人是感受到的,也會影響他人情緒,表面上他還是會笑笑地說他過得很爽很開心啊(甚至有點炫耀成份),可是你就是聽得出來他的話是『違心之論』。
這類人往往努力用各種方式來說服自己與別人他過的很好,但這種人通常是心裡過的最不好且最空虛的那種人。
其實說服別人你過的快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真正感到滿足,感到滿足就會得到真實的快樂。問問自己內心的潛意識,是否真的在這些虛華的人事物之間真正感到滿足?如果答案有一點點否定,就表示你追求了錯誤的方向。只是一般人並不敢也不願意面對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因為必須在外在保持美好的大眾形象,任何的缺陷都讓他害怕被別人排斥,進而不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他必須要讓別人覺得他是一個正面的人,因為一般人不會願意跟一個負面或者歇斯底里的人在一起,於是寧可把很糟糕的那一面偽裝壓抑起來,因此可能過的更不快樂。
到底為什麼會覺得不開心,不滿足?
為什麼會為一些明明不重要或事不關己的事而生氣?
到底憤怒的點是甚麼?
是不是表面上的原因?
還是真正的原因連自己也不願意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