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春‧米雅
圖:種籽設計
我已經很久沒有被臺灣的繪本如此感動到。
前陣子才挖到
林廉恩的HOME,內心雀躍不已。沒想到最近因為開始走向自然系書寫研究,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林務局今年出版的首部繪本——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
看簡介的時候,只約略知道是阿美(邦查)族的生態傳說,但「樹上的魚」一詞實在太有趣了,充滿文學的詩意與想像,我想著這個會是很吸引小朋友的標題(魚不是在水裡嗎?怎麼跑到樹上去了?)至於「Lokot鳥巢蕨」是什麼,我完全搞不清楚(讀完繪本之後就會懂了)。
標題很有意思,但過去實在踩了很多臺灣繪本的「雷」,有時候是故事很無趣,有時候是繪圖水準不夠。但這次樹上這隻魚,是由種籽設計創作的,這也挺有意思。看了封面,充滿臺灣元素,讓我倍感親切,字體的使用也相當美麗。抱著忐忑的心,找到通路後,就決定買下(誒,公家機關出的書齁,有時都會讓人怕怕的)。
收到繪本本人的時候,先是被繪本的大小驚了一下,完全不是一般長形,而是接近方形,而且尺寸比一般繪本來得大。書封的材質,磅數相當有質感跟份量。而且,我好愛它摸起來的觸感呀!這就是為何優質的繪本,無法用電子書取代的重要原因。
首先看到的是書封的鳥兒們,我這個自小就是都市山頂洞人的,這些日子來的學習,竟然也可以辨識出他們(拭淚)。這種熟悉感,是無法在中譯的繪本中遇見的。
最近從(臺灣)人的歷史,轉向(臺灣)動植物史的閱讀。一方面是長期以來閱讀吳明益的作品,滴水穿石般地打通了內心的「什麼」,讓我自覺該好好看待這座有山有海的島嶼。也因為身邊有許多自然系強者朋友,開啟了我想要走進臺灣生態的想法。暫時脫下國族認同的沉重帽子,從臺灣生態來建構臺灣意識,我想也是很有趣的(又可以牽涉到寫作這件事,但那是另個視窗)。
而且那裡頭的資源實在太豐富了,包括各原住民族與環境互動下所流傳下來的故事。我無法用科學圖鑑記住生態,但用故事就可以。
《Lokot鳥巢蕨》中,桂春‧米雅(因為有另一名繪本創作者也叫「米雅」,所以在此我將全名標示出來,以示區別)藉由一隻原本在海裡生活的Lokot(魯固),如何經由一連串事件,最後變成棲居在樹上。在故事的發展中,透過擬人化的手法,相當無違和感的把我們身邊其實很常出現的動植物都安插在情節裡(還貼心的附上邦查語拼音跟漢字,讓我這個白浪也能讀)。
是一個不生硬而自然的臺灣生態故事(像《池上池下》《地面地下》就不走故事性,比較接近純科普)!而且為了幫助像我這種生態白痴,在繪本的尾聲,會重新交待一次書中出現的主要植物(類似圖鑑)。因為現在在外面走跳,都會習慣性的開始學著認識植物,所以,這本繪本,相當程度加深了我的印象(雖然名字的部份還是很困難……)。可以讀到一本「誒這種鳥我認得」、「誒這樹原來叫這個名字」,充滿「臺味」的繪本,之於我,內心是又激動又感動。
下次,我看到樹上的魯固,我就有故事可以講了(這是我夢想可以做的事)。
另外一個小插曲是,林投樹。以前並不知道這是一種植物,講到「林投」,只想到鬼故事「林投姐」。之前在讀《妖怪臺灣地圖》時,介紹林投姐的故事時,作者順帶介紹了「林投樹」。「後來,在蘭嶼見過野地滿滿一片林投,葉茂樹密,看起來陰氣森森,難怪傳說中會以林投林作為鬼魂出沒的經典場景」(頁159)。在漢人眼中,這是陰森森的鬼故事。但在夏曼·藍波安的《大海之眼》,林投樹則是作者小時候的牙刷:「然後再拿個跟我食指一樣小的林投樹的根莖,根莖的前端是父親用石頭敲碎而變得柔軟的鬚絲,吸一小口雨水,然後用鬚絲胡亂地洗刷牙齒」(頁26)。而在《Lokot鳥巢蕨》中,林投樹則是幫助綠蠵龜產卵孵化跟沙灘的守護者。
一個林投樹,道出各個民族與環境的關係。
最後讓我感動的彩蛋,即是本書的裝幀設計。在蝴蝶頁的部份,竟然用了螢光綠(我上一本看到螢光色的繪本,應該是 碧翠絲‧阿雷馬娜的作品)。
除了繪圖設計沒話說,如果把書封取下,裡頭又是另一番風景,裝幀有設計過的小巧思,書封書底都採用了不同於一般繪本的材料,充滿著濃濃的「自然味」。這是另一個讓我很感動的地方,在可能一般人不會留意到的地方,卻仍然相當有質感與誠意的做了設計。種籽設計,給你100分!
這本林務局推出的繪本《Lokot鳥巢蕨》,絕對值得收藏。另外有出英文版,英譯者為石岱崙(Darryl Cameron Sterk),是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與《複眼人》的英譯者,品質保證。也可見政府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