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胎]你是被投射了,還是被詛咒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印象中聽過某位電影人這樣說過:「一部成功的電影,是把我的想法,放進你的腦袋裡,然後把你的錢,放進我的口袋裡」。而對此,我一直深信不疑。
我們要怎麼判斷甚麼是把我的想法放進你的腦袋裡?對我來說,今天要說的這部片子某種程度上就做到了這件事。它是《怪胎》,片名很怪,劇情很怪,拍攝的方法很怪,甚至你看完後盤繞在心中久久不散的抑鬱感也很怪。
圖片來源:《怪胎》
有些人看完《怪胎》後可能會說「我覺得它好像在說我和我男友的故事」。這時,你就被投射了,這部片子成功了,因為它說的不是你/妳和你/妳女友或者男友的故事,他說的是每一對伴侶的故事。《怪胎》的結尾我滿喜歡,因為它給你可以做後續想像的空間。但你也許不會喜歡,你在被投射後深怕同樣的劇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把自己投射成男女主角後,可能短時間很難再爬出來。
不對,嚴格來說這件事並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就算發生在你身上,也會以不同的形式發生在你身上。對我來說,比起詛咒,它比較像是預言。或者是國道上的減速慢行告示,也可能是貼在小便斗和馬桶前的沖水警語。時時告誡你,請你自己注意,請你自己控制,也請你小心。
我不會跟你說那種「喔,這整部片都是用iphone拍的喔!」之類的punchline。因為比起心得,我比較想說的是心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愛的噩夢》近期上映,受到觀眾熱議。部分影評指出可能存在劇本安排過於「直男」觀點的問題。然而,劇情中的情節推演和人物關係可能受到了「敘述性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探討觀眾面對影片可能產生的誤解和驚恐。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關於躁鬱症前任的愛情故事。從一見鐘情到相愛相傷,再到最終崩塌,其間發生了諸多戲劇性情節。 深入探討了追逐愛情時所忽略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以一種散文的風格寫作,混合了個人回憶和對當時情況的分析,使讀者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與惡魔交合、嘔奶、吐血、地鐵流產等衝擊視覺畫面,包裝以成的婚姻故事。⠀沒什麼比看這一個大美人發瘋更令人著迷了,記得是在高中時看到法國國寶阿佳妮的神顏才(誤)點開過來看,原本以為是一部用犯罪和愛情的劇。
這部電影也是刷了好幾次,每次都是那幾個片段而已,不是其他的不精彩,是那些片段太刻苦銘心了,明明很相愛的兩人,最後某一方卻親手了結對方,你選擇了你的理想世界,我選擇了所有的人,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世俗的眼光在批判,我覺得電影結尾讓我最難以忘懷的是,只剩下一個人看著朋友幫忙辦婚禮,自己只能背負著世俗的委託
Thumbnail
一個不爭的事實呈現 吸引力是同時存在好壞吸引 在你的意識起心動念就已光速回饋 有一天正與老公談論 一位已往生的同事時 也間接提到感應到的會是左眼(屬陰) 老公脫口而出:〈所以有部電影名稱就是-我的左眼見到鬼〉 沒多久看見電視隨即出現 我的左眼見到鬼電影播出時間 頓時覺得這次太快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怪胎女孩》沒有打破天花板的洞直抵天空之上,卻在地上石牆的門框裡化解了憂傷,球場邊不懂如何擁抱的兩人終於相擁,如同探測器找到了彼此的「需要」。《怪胎女孩》在剪輯風格上創造出怪奇的幽默趣味,在攝影美學上則帶有孩童的粉色奇想,更難忘的是房間角落每隻取了歷史人物名的「蜘蛛」對話。
Thumbnail
沒有比發生在親密關係的恐怖故事更恐怖的了。 你拍的不是你要拍的電影,你拍的是需要你拍的電影。 所有的藝術都是一種反抗。你必須反抗你的家人。你必須不聽從電影學校的老師。你必須不遵守傳統。
Thumbnail
《愛的噩夢》近期上映,受到觀眾熱議。部分影評指出可能存在劇本安排過於「直男」觀點的問題。然而,劇情中的情節推演和人物關係可能受到了「敘述性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探討觀眾面對影片可能產生的誤解和驚恐。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關於躁鬱症前任的愛情故事。從一見鐘情到相愛相傷,再到最終崩塌,其間發生了諸多戲劇性情節。 深入探討了追逐愛情時所忽略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以一種散文的風格寫作,混合了個人回憶和對當時情況的分析,使讀者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與惡魔交合、嘔奶、吐血、地鐵流產等衝擊視覺畫面,包裝以成的婚姻故事。⠀沒什麼比看這一個大美人發瘋更令人著迷了,記得是在高中時看到法國國寶阿佳妮的神顏才(誤)點開過來看,原本以為是一部用犯罪和愛情的劇。
這部電影也是刷了好幾次,每次都是那幾個片段而已,不是其他的不精彩,是那些片段太刻苦銘心了,明明很相愛的兩人,最後某一方卻親手了結對方,你選擇了你的理想世界,我選擇了所有的人,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世俗的眼光在批判,我覺得電影結尾讓我最難以忘懷的是,只剩下一個人看著朋友幫忙辦婚禮,自己只能背負著世俗的委託
Thumbnail
一個不爭的事實呈現 吸引力是同時存在好壞吸引 在你的意識起心動念就已光速回饋 有一天正與老公談論 一位已往生的同事時 也間接提到感應到的會是左眼(屬陰) 老公脫口而出:〈所以有部電影名稱就是-我的左眼見到鬼〉 沒多久看見電視隨即出現 我的左眼見到鬼電影播出時間 頓時覺得這次太快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怪胎女孩》沒有打破天花板的洞直抵天空之上,卻在地上石牆的門框裡化解了憂傷,球場邊不懂如何擁抱的兩人終於相擁,如同探測器找到了彼此的「需要」。《怪胎女孩》在剪輯風格上創造出怪奇的幽默趣味,在攝影美學上則帶有孩童的粉色奇想,更難忘的是房間角落每隻取了歷史人物名的「蜘蛛」對話。
Thumbnail
沒有比發生在親密關係的恐怖故事更恐怖的了。 你拍的不是你要拍的電影,你拍的是需要你拍的電影。 所有的藝術都是一種反抗。你必須反抗你的家人。你必須不聽從電影學校的老師。你必須不遵守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