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這是一系列分享一個中年家庭主婦為了和加拿大婆婆辯論,陰錯陽差回學校讀碩士,爾後一發不可收拾正在通往博士班之路(?)的幽默心得故事。
話說從頭
2017年底,為了對抗日漸嚴重的憂鬱,加上移民兩年多,英文程度還是不足以和婆家的人在餐桌上辯論各種政治議題,於是去附近的多倫多大學報名一堂
不上文法的學術英文課。上完三個月的課才發現:原來只要通過這個課程,就可以免語言成績直接申請研究所,懷抱著「將近六千加幣的學費都繳了,不申請白不申請,再說多倫多大學離家很近」之心情,向多倫多大學的
歐洲、俄羅斯、歐亞大陸研究所提出申請。
就這樣收到錄取通知以及全額獎學金(含免費三個月歐洲之旅),於是開啟一連串大齡人妻的學術奇幻旅程。
剛錄取時,對於是不是真要回學校讀書多有猶豫,最擔心英文程度跟不上。可後來想,人生也來到這個坎砸:沒有孩子、暫時無法環遊世界、經濟狀態堪稱穩定、困於太平盛世,除了寫作,讀書是唯一讓生活變得有點興趣(和壓力)的事項,琢磨再三,就真的去試試了。
事到如今我得承認當初抱著「去提升個英文能力吧」的心態去讀書,實在太過小看在多倫多大學讀研究所的意義。
幾乎是回學校的第一個學期我就知道自己對學術研究還是瘋狂眷戀。噢,忘了先說,其實自己十幾年前也曾經到德國攻讀博士,在柏林自由大學東亞所待了三、五年、論文也寫了75%左右,終究因憂鬱症之故而放棄。當年從柏林離開時還算瀟灑,但在往後歲月裡的多少還是遺憾:畢竟自己曾一心一意也真的抵達過,而後來過於安適的生活不斷放大這個遺憾。
於是,我格外珍惜這個莫名其妙得以回到學術研究的機會。
兩年在不間斷的學術寫作無間地獄之下很快就過了,直到現在才有機會喘口氣,一閒下來就興起把這兩年記錄下來的念頭。
給潛在讀者的閱讀建議
先說好,我只能分享加拿大經驗。有許多在北美洲、紐澳和歐洲讀碩博士的作者分享自己的經驗,假如你年紀還小,需多看他們的經驗,畢竟這裡分享的是一個在38歲上課時才第一次真正使用interpretation這個字的英語文盲奮發向上的故事,跟傳統的留學歷程可能有所不同。
至於自認英文很差卻有一個留學夢、又或者年屆中年想換跑道的讀者們,這個寫作計畫當然是自帶勵志文風,不過寫文分享為了展現一個中年家庭主婦能夠如何拓展自己極限這類的話我就不多說了,網路上已經有各種榜樣。
這系列文章會以【奇幻學術旅程】當標題。內容隨心所致,會盡量保持幽默之敘事風格,偶有實用留學指引文和讀書分享文,行文中也可能包裹我對某些特定議題的看法(例如新疆人權議題、加拿大多元主義、民粹主義、伊斯蘭恐懼症等)、以及台灣、德國和加拿大學術養成教育的觀察,最後,希望能討論一個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患者怎麼應付高壓力的研究生生活。
在一個陌生的國家用第二外語讀書沒有僥倖
這裡的文字或許有點輕描淡寫,可是這兩年哭喊+醒著讀書寫作的時間遠比笑+做一場好夢的時間多很多。
以下是潛在寫作主題介紹(滾動式調整):
- 身為班上唯一的一個非母語學生。
無可避免會寫到用第二外語讀書的艱辛,尤其是我很晚才開始認真學英文,每次上課前都要先克服身體不適症。
- 無止盡的申請和申請。
談到讀書總要有點實用的經驗談,再說,申請學校和申請獎學其實也是對自身條件的深切反思。失敗為成功之母,也包括第一年申請博士班失敗的心得。
- 菁英大學浮生記。
作為一個在台灣連文組前5志願都沒能讀上的中等學生,進入菁英大學後只能拼命假裝自己也是菁英,然後(據說)在同學眼中就真變成菁英了。
- 沒關係,反正你猜不到我幾歲。
不知道是誰告訴我什麼在加拿大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去讀研究所,事實是班上同學全是生嫩嫩的大學畢業生。但這主題是想談中年人怎麼平衡學業和生活(哪來的生活?),兼顧成績和健康。
- 明天要交作業!!!
這大概會是純粹讓人會心一笑的靠北日記。
- 我是誰?我在哪?
最近在加拿大學術圈,研究者本身的身份異常重要,而作為一個中產階級出生的台籍女性學生,夠資格談伊斯蘭恐懼症、或任何種族相關議題嗎?
- 再訪歐洲,已是昨日世界。
由於研究所包含夏日歐洲三個月體驗之旅,因此會來談談離開歐洲到加拿大生活一段時間後,重返歐洲的新發現或新偏見。
- 親愛的,我一直夢見教授。
沒有微言大義,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