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女孩》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Photo by Johannes Plenio on Unsplash
雖然她不應該這麼做,也不會這麼做,但那不重要,重點是她想要就做得到。能夠造成傷害的力量是一種財富。
結論:值得一看的書。
這本幾年前有陣子滿紅的,但當時覺得封面不愛,所以沒買實體。
這次買了電子書,看完知道為什麼會紅,這個題材真是只有女生能寫,男生來寫是種傲慢。
但有些微妙的是,我喜歡作者與訪談,對於書的本體卻喜惡參半。
小說本體包裝成某男作家的新書,但他寄給他的好友某女作家(女作家恰好與作者同名,算是個明顯彩蛋)先觀賞,希望得到第一手評價。
我一開始覺得為何要這樣包裝,又有什麼意義,但整本看完之後突然明白這個手法的必要性。
被男作家命名為《力量》(就是這本書原文書名)的這本新書,背景設定是數千年以前,也就是讀者的「現在」,一個充滿資訊網路現代化科技,但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父權體系仍然原始且牢不可破的現在。
基於某些因素(書裡會解釋),導致青少女們突然有了電擊能力,能夠放電,甚至把人電死,訓練後還能夠精準控制。並且,他們能夠傳染給成年女性,讓他們也擁有相同能力。
於是在一段懵懂的時光後,在男人試圖隔離、檢測、監視、關押,用諸多手法試圖抵禦電擊能力在女人之間不斷傳播,卻無法抵抗像是天擇般的世界後,他們在十年間慢慢退後,從施暴者變為被施暴者,從舉起拳頭變成被電到只能倒在地上哀鳴。
擁有武器的女人突然明白,自己或許能夠抵抗加諸在他們身上的暴行了。
被當成貨物、商品、隸屬者、賠錢貨的女人逃出關住他們的房子,牽起伙伴的手,漸漸站上了世界的浪潮。
男人沒有放棄過奪回話語權,但女人累積許久的反撲也在十年的過程當中越來越殘酷,越來越像曾經的男人。
最後來到無可避免的臨界點。
故事寫法採用pov,視角主要在聖母,黑幫大姐,市長,市長女兒,男記者五個人身上切換,開頭有點難讀,但習慣之後就可以認真體驗故事的驚悚之處。
最驚悚的大概就是書裡所有讓我覺得「這群女人這樣對男人也太扯了吧」的段落,現實世界都可以找到同等男人對待女人的行為。
比方說印度女人的地位,到現在都還有的陰蒂割禮,還有每天都有的歧視對待。
一邊看一邊覺得這真是現實世界。
雖然在閱讀時感覺書中的女人對待男人的許多手法過於殘忍,但又會意識到現實的男人就是這樣對待女人的,是種荒謬又哀傷的體驗。
我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大概就是把小男孩關在家,為何避免他們跟小女孩接觸導致受傷,還有噗首的陰莖閹割,以及男記者遇見的女人監護令。
女人監護令的內容大概就是某國女總統發布,男人需有女人監護,才可上街或做任何他們本來就應該擁有權力做的事那段,舉凡開車,上街,念書,購物等等,全都需要拿證件證明你隸屬於某個女人,否則就會被逮捕。
書裡的描述真的是恐怖到令人發笑。
雖然想辯駁女人獲得力量後才不會這樣,但又覺得是嗎?女人真的不會嗎?還是只是沒有機會呢?
這種體驗在閱讀當中也感覺相當衝擊,像是邊讀和自己與作者對抗,質問自己的同時也質疑書中的角色。
從前半段閱讀起來感覺很暢快,到後來覺得這真的是很妖獸,尤其又知道這些妖獸還全都來自現實,真是精神分裂式崩潰。
當然,有些段落/角色/描寫明顯有比較薄弱,像是市長的女兒線,開局雖然壯麗,卻在一個意外的遭遇中戛然而止,導致他原本角色屬性上應該被討論到的一些點,描述看上去過於薄弱。
但主要的聖母與黑幫大姐,還有男記者三人,我覺得個性與經歷都寫得很立體,很有說服力。
記者這個角色我覺得相當有趣,他是男性,人生遇過的恐怖經歷和其他女角色相比,幾乎不值一提,但他卻是非常重要的視角之一,看到故事裡女人最血腥可怕野蠻的一面,最後卻有個應該還算不錯的開放式結局,我想這大概是對於男性讀者的憐憫,避免他們受到太多衝擊吧。
讀的時候其實滿噁心的,因為書裡有蠻多段落描述女人如何強暴男人,還很詳細描述電哪裡會讓他們勃起,然後一邊把男人電得半死不活一邊騎他,一邊把他烤成半熟。
雖然理解作者的苦心,但偶爾太過衝擊只能當隻海豹逃避一下。
大約是本這樣的書。
雖然主要設定被講完了,但角色劇情盡量不劇透,總之歡迎大家去看。
另外這本有被歐巴馬選為年度好書,挺厲害的。
也是一本看完後會想去看其他人感想與分析的書,後記還有張亦絢的感想,覺得加分。
最後來段作者的訪談節錄作收尾。
我並不認為我的小說是反烏托邦,畢竟這其實只是一種翻轉,小說中所發生的事情並不比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中所發生的事情還糟。所以說,如果這本小說是反烏托邦,那我們的世界就是反烏托邦。
在任何體制中,有些擁有力量的人會苛待弱勢者,只因為他們可以。因為有些人是虐待狂,只能從他們使用力量的殘酷中得到滿足;而虐待狂又沒在額頭上刺字表明身分,所以那些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比較弱勢的人自然就會時時擔心害怕。不需要身處權勢階級,就能讓弱勢者感到害怕。
一位女性朋友在讀《電擊女孩》的時候傳了訊息給我:「為什麼我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很性感?」我回答說:「因為妳在想像:如果妳可以在地鐵上公然盯著男人看、跟人調情,穿妳想穿的衣服而不必擔心害怕,會是什麼感覺?妳在想像:如果妳可以體驗,讓慾望依隨妳心、強行滿足而不必管可能會有的後果,會是什麼感覺?妳在想像自由是什麼感覺。」那樣的自由讓我們可以體驗自身的性慾,體驗與恐懼毫無關聯的性慾。我想,這對許多女人來說,這都是嶄新的感受。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放一些讀書心得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互動過程中遭受身體和精神的欺凌,逐漸被對方所控制的情況。文章描述了被掐、受氣等情境,充滿嬌弱和羞恥的描述。敘述者雖嘗試反抗,但最終還是被對方所擺佈,無法控制。整體氛圍充滿瘋狂和快感,表達了被身心俘虜的痛苦和快感。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這是一個女性在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擁有絕對權力和優越地位的社會。相比之下,男性被降級為次等公民,在教育、職業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空前的限制和剝削。"她"們是這個世界的主人,而"他"們不過是附庸,是僅僅用來服務的工具而已。
Thumbnail
當你看得透徹,某種時候你會過度鮮明看見屠殺、權利、鬥爭的真實血腥。西蒙波娃、金智英等故事反映出女性在古今中外的地位與處境。本文訴求人們思考女性主義的意義,以及對女性的權益給予更多尊重。數個人生故事的交織,帶出家庭、文化、性別的反思。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最近我跟朋友聊天,他認為女生被父權社會蠹惑,對壞男人的崇拜是常態,卻忽略謹守本分的好男人。我告訴他這些壞男人背後的風險和問題,建議他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非執著於那些無賴之徒。最後,我們一同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互動過程中遭受身體和精神的欺凌,逐漸被對方所控制的情況。文章描述了被掐、受氣等情境,充滿嬌弱和羞恥的描述。敘述者雖嘗試反抗,但最終還是被對方所擺佈,無法控制。整體氛圍充滿瘋狂和快感,表達了被身心俘虜的痛苦和快感。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這是一個女性在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擁有絕對權力和優越地位的社會。相比之下,男性被降級為次等公民,在教育、職業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空前的限制和剝削。"她"們是這個世界的主人,而"他"們不過是附庸,是僅僅用來服務的工具而已。
Thumbnail
當你看得透徹,某種時候你會過度鮮明看見屠殺、權利、鬥爭的真實血腥。西蒙波娃、金智英等故事反映出女性在古今中外的地位與處境。本文訴求人們思考女性主義的意義,以及對女性的權益給予更多尊重。數個人生故事的交織,帶出家庭、文化、性別的反思。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最近我跟朋友聊天,他認為女生被父權社會蠹惑,對壞男人的崇拜是常態,卻忽略謹守本分的好男人。我告訴他這些壞男人背後的風險和問題,建議他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非執著於那些無賴之徒。最後,我們一同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