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克服傷痛的長路

柏林圍牆1989年倒塌,東西德1990年正式宣布統一。說起德國力求改變的歷程,我們總是會好奇怎麼做到的。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一書以政治、能源政策以及轉型正義等議題來探究德國的轉變,駐德記者林育立用平實、理性的口吻寫下他的觀察,也分別採訪不同立場的人,讓他們自己說出傷痛在哪,克服疼痛後又體會到哪些成就。
書中描述了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成長歷程,包括她對民主與多元的堅持,如何憑藉著堅毅態度解決棘手問題,把德國帶領到歐洲舞台的中心,都是讀者可以參考之處。從小在東德成長的梅克爾,經歷過威權體制的她更明白民主的可貴,因此說話風格不像「接地氣」的政治人物會訴諸情緒,而是思考過後能有條有理發表談話,用詞相當精準。
在非核家園方面,德國的再生能源政策一直是國際典範,但書中提到其實德國擁核派與反核派也對立長達40年,要讓兩者放下非理性的爭執,而是能真正去討論未來趨勢是什麼,政府在這方面必須非常努力。
此外,光有政府的努力也遠遠不夠。書中描述了許多德國居民都以綠電為傲,願意支付較昂貴的綠電電費,深刻認知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尤其是剛起步時一定有陣痛,要往前走還是裹足不前,都是人民要去思考的選擇。相比台灣一些網友只要一聽到「全民買單」就會跳腳,書中的德國人倒是顯得比較心平氣和。
書中我最深刻的章節則是轉型正義的篇章。兩德統一後,勢必要面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民運人士與官方持續搜集資料,不讓這段傷痛被遺忘,而是面對它、釐清它,唯有看清殘酷的本質,未來才能避免再度走上獨裁之路。
「史塔西」(Stasi)曾是東德國家安全機構,主要負責壓制異議人士並監控東德民眾。在這個機構眼底下,沒有人可以真正自由,而且最直接破壞對人性信任的是在公開檔案後,很多人最難以接受的是身邊最親密的人原來是線人。
作者在書中形容史塔西是「布線最密集」、「監控人民最嚴厲」的情治單位。令人想起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台灣戒嚴時期對人民身心的囚禁,被懷疑的人坐在冰塊上寫下自述書,出賣自己的親朋好友,才有機會回到家,在路途中用失魂的面孔喝一碗豆漿,而很多是再也沒有機會回家的。
如今,史塔西檔案局收藏大量文件,政府願意付出經費,讓曾遭撕碎並被企圖消滅的文件經過先進技術保留下來,受害者可以查閱自己的案底,釐清到底誰是「加害者」。
檔案開放後,曾在體制下造成他人傷害的,當然無法倖免,隱瞞自己過錯的公務人員也可能會被免職。有人會質疑這是否會是另一種追殺?但正如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所呈現的,你參與這個體制,即使沉默不語,你也成為某種程度的共犯。
公開檔案從來不是為了要製造對立,而是每位受害者或家人都有權理解真相,如此才有可能達成真正的和解。艱難的地方還在於,也不是每位加害者都是出於真正的惡,他們可能迫於情勢,而透過真相的釐清,他們也能審視過往的決定,避免再度釀成傷害。
面對政治人物,我們也必須放下盲目崇拜,才能確保掌權者不至於走偏,同時,注視極權的面貌。正如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在德國再次出版,不是為了宣揚他的極端思想,而是經過學者注釋後,告訴讀者希特勒所說的言論與真實之間的差距。
當然,德國不是每一面都很美好,有自己的問題要處理,其他國家無法全然照抄德國的做法。
回到台灣,仍有諸多難題要面對,假新聞、非核家園、轉型正義、國家認同,各種吵不完又沒有達成任何共識的架,但每個人還是要繼續往前走,試圖放下自己的偏見,先不急著和解(可能也永遠無法),或許,先去跟心目中的敵人說說話。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 2017年衛城出版
  • 作者:林育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