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寫這個主題,除了自己的孩子曾經接觸過早療,對特殊教育的議題比較關注之外,主要是姐姐之前念的公幼,在今年暑假被新聞爆出老師不當壓制特殊生的案例。發生時間在去年的12月,家長有提出告訴,但全案進入司法程序後並不起訴,或許是家長不服判決,最後才考慮訴諸媒體。
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好震驚,因為事發時間姐姐還在裡面就讀。後來回想起來,某天放學回家姐姐的確有跟我說,主任把那位特殊生壓在地上。當下聽到我的確覺得不太妥當,但後來又覺得可能是姐姐用字不精準,並沒有多想。整個事發經過其實就是兩位孩子在搶玩具,搶輸的特殊生便情緒激動,倒在地上不停哭鬧,手腳亂踢。原本安撫的特教助理員被孩子亂踢的腳踢中臉部後,主任隨即介入,先將玩具移開後,將孩子反轉在地,用膝蓋壓制孩子,時間大約兩分鐘,回家家長幫孩子洗澡才發現背上有挫傷。
第一時間新聞還沒把學校全名曝光的時候,我還跟身邊朋友肯定的說,不可能是姐姐學校,因為他們主任是我看過最溫柔的老師了。雖然姐姐不是主任班上的學生,但每次去接送或是去學校當志工媽媽的時候,主任和小孩的對話都很正面,很難把她和「管教不當」聯想在一起。
那時候這則新聞在Facebook 的社團裡熱烈討論,覺得怎麼連公幼的老師也會發生這種事,群起撻伐,並認為當下一定有比「壓制」更好的作法,有許多不理性的留言,直到有網友還原事情真相:新聞所提供影片是不完整的。才陸續有人為老師辯護。
看到這個就發生在自己周圍的案例,心情無比的沉重,因為我與這位家長稍微交談過幾次,是個非常盡力照顧孩子,親子講座認真聽講,也會去幼兒園擔任志工媽媽,協助老師幫忙照顧孩子。我想沒有一個媽媽看到自己小孩受傷能夠冷靜以對,而且還是老師壓制造成的。當下或許有更好的作法,但老師第一時間的處理,也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或許這也是最後判定不起訴的主要原因。
在我之前的文章有提到,特殊生的名額有限,大部分輕症的孩子還是會以一般生入學,這位孩子也是。如果特教的資源能更充足並即時給予協助,似乎能把發生這類事件的機率降低,至少不會兩敗俱傷,不僅打擊老師教育的熱忱,家長也是失去了對老師的信任。
目前台灣的特殊教育採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指結合不同類型, 不同障礙程度的兒童進入普通教育的環境中,教育對象是班級內所有具有特殊需求的學生,而由普通教師、特殊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員共同完成教學工作,強調他們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不應該被隔離。台灣在民國八十七年公佈的「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的第七條中規定:「學前教育階段之身心殘障兒童應與普通兒童一起就學為原則。」自此之後,台灣各級教育單位便頒布實施要點,執行至今。
融合教育在台灣已執行20年有了,但我必須要說,還是有很多媽媽,擔心自己的孩子與特殊生一起上課會不會受影響?因為有一些特殊生的類型為情緒障礙,過動或是注意力不足。這類孩子容易衝動,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傷害他人。我承認每次當姐姐放學回家,描述和這些比較容易爆衝的孩子一起玩耍時,我總是聽著膽戰心驚。尤其是那些有著活力十足的男孩家長們,一但孩子與這些特殊生起衝突,或是受傷,這類糾紛到底該不該因為特殊生的身分而多一點諒解呢?
再來是受教權的問題,的確,在幼兒園的時候,因為特殊生的特殊需求,老師的確會多花一點心力在這些孩子上,加上姐姐個性比較溫和,不吵不鬧,感覺老師常常遺忘她XD 但老師還是會進行教學課程,這點在幼兒園我比較不在意。我覺得受教權容易受損的反而是進入學齡教育,特殊生進入普通班學習後,一般教師很難針對特殊生設計個人化課程,加上巡輔老師平均一學期只會來兩次替特殊生上課,這種頻率實在很難達到成效。
融合教育對特殊生來說,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政策我無法評斷,的確,有特殊生孩子的家長也會擔心孩子是否聽的懂?會不會被欺負?或是會不會弄傷別人? 但我的孩子也是和這些特殊生接觸後,才明白有些人生下來就會有一些缺陷,有一些不足,他們不是故意的,大家都可以一起玩。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讓小朋友輪流幫行動不便的孩子打飯菜,擦桌子或是餵飯。透過幫助讓小朋友更能彼此了解。一般老師對於特殊生的態度是他們在普通學校適應良好與否的關鍵,老師是否給予正確的觀念,是否引導孩子與特殊生的相處,這些都很重要。
最後,雖然身為媽媽我擔心這麼多,姐姐還是常常跟我說她今天有跟特殊生一起玩,一起去以前的幼兒園班級看看。或許只有大人才會在意這些不同,在孩子心中,都是一起上課的朋友,並無不同。
參考文獻: 1. 張蓓莉(2009),台灣的融合教育,中等教育 第60卷 第4期,頁8-19
2.高宜芝、王欣宜(2005),當前我國融合教育實施成敗相關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教學與趨勢,頁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