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育 讓課堂上沒有被排擠的弱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都喜歡強強聯手

參選總統,挑誰來當副手?參選縣長,挺誰選議員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政治喜歡「強強聯手」;生意人也喜歡來個企業合併、企業聯姻的「強強聯手」;就連課堂上,諸多非個人競賽項目,大家也喜歡「強強聯手」,增加奪魁希望!那麼,所謂的弱者,就注定要被放棄、被厭惡、被祝禱不要與自己沾上邊兒嗎?
圖/pixabay強強聯手,提高致勝機率

如果有選擇的機會,誰願與弱者抱團取暖?

許○娟是發展遲緩個案,專業治療團隊建議許媽媽,盡早讓○娟接受早療教育。但許媽媽堅持不接受這樣的身分與課程,因為會被貼標籤!上了小學,落後的程度已鑑定為,須接受啟智教育,母親更加排斥,她相信:與啟智班孩子相處會變傻,只有進入普通班,才能變聰明。
新生班級來了一位自閉症兒童,除了會自殘,整堂課還伴隨著,不自覺地發出嗯啊的聲音,更嚴重的是經常無故往室外衝,老師身心俱疲。普通生家長們集體聯名請願,希望這位自閉症兒童能轉到特教班,或者是轉學!
校方與家長溝通協商中,發現有位態度很激進的爺爺,原來是該校啟智班某位自閉症學生的阿公,便積極與他商量,希望找到突破口,事與願違,爺爺堅定地回答校方:「啟智班那個就已經這樣了,沒啥指望,這個就不一樣,當然不能讓別人來耽誤!」
圖/pixabay誰都想變強

翻轉教育

於教育本質而言,是要扶持弱者往上,引導強者在知福惜福的情況,越來越好,進而能促使周遭的人、事、物更好。但如果外力的導向是「強強聯手」,則情況便不一定會如預期的理想,所以有如強納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等專家學者提出「翻轉學習」概念。
翻轉學習的內涵,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個人化學習。並發展出許多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型態及演變版,包括差異化教學、問題導向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等。
圖/pixabay教育環境,諸多變項;教學方法自是需要翻轉因應
翻轉學習沒有固定流程;它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表現方式。沒有一個單一的策略,在每間教室、對每位老師及每名學生都能奏效;每位老師都可以為學生客製化翻轉學習版本,也因此用來打破「只有強強聯手,才是致勝最佳策略」的迷失,會有一定的效應。但是想要成功翻轉學習情境與成效,需要相關的認知、準備、與技巧。

教育現場的常態

一般在進行分組教學時,通常會採取的策略,傾向將弱者分散在各組,希望強者起帶頭與小老師作用;也希望各組成就不要出現太大差異。但若按照這種邏輯來分組,教育現場的教師經常會遇到的狀況就是:
一、教師指定分組時,常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形,特別是分到與班上公認弱者的成員同組時,常有睥睨、不悅甚至口出怨語的情形。
二、若能自由選擇同組成員,則強者往往不願被拖垮而排擠弱者。
三、強者有意無意間,佔據表現時機,剝奪了弱者表現的機會。
四、強者得到更多讚賞的機會,而弱者卻連爭取表現的機會都很難。
五、弱者沒有自信,甚至會更加畏縮;進而消彌學習興趣,造成惡性循環。
六、老師需要經常排解糾紛。
圖/pixabay到底要跟誰同一組?

資深教師的經驗分享

有經驗的資深教師,在掌握住了班級特性及學生特質後,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分組問題。
首先將班上A、B、C三位同學抽離,編為第6小組;其它成員均分為5組。而A、B、C三位,是平時大家都不願意與之編在同一組的學生。
再向全班宣布:「你們一直都覺得跟他們同組會被拖累,可是誰敢保證,落後的問題不是出自於本身,而一定是別人呢?說不定就是你們自己的問題哪!所以老師決定來做個改變,讓大家也有機會認識自己與別人的能力。」
之後,班上的考試、文武競賽的分數,都以第六組為底標,其餘各組也訂有自己所需達到的標準。六組各自超標加分、未達標扣分;但其他五組如果低於底標,再加扣一分。

新的起點

一、強者自信心滿滿,甚至想冷眼旁觀,等著看老師策略的失敗。證明是弱者真的弱,失敗的原因絕對不在我們。
二、弱者像打了一針強心劑;他們很珍惜這個,能操縱自己往上爬的機會,一個只准成功,不許失敗的機會。
結果在遊戲式的競賽氛圍中,我們看見強者不甘落後的奮力與戰戰兢兢。更可喜的是,弱者有機會發揮某些個人原本的優勢,不但超標,還讓強者被扣分;能夠打敗強者、接受老師誇獎、讓家長驚訝,這些已足以成為激勵弱者更加奮力向上的能量。
圖/pixabay認清同學之間的特質與能力,進而良善競爭
原本自認強者的一群,除了嘗到苦果,終於認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再也不敢輕易嘲笑別人了。

成功的班級經營,築基於誠信

看似成功的分組,解決了強欺弱、弱更弱的窘境,也提升了相互的學習競爭與效果;但也可能會衍生其他問題,比如家長質疑,為何明顯將三人歸為弱者?
的確,不論是功課好的,或是學習能力差的,都要先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相信老師一定是公平的、相信老師所有的安排,都是為了幫助自己、相信老師是可以為我個別解決問題、相信老師可以讓我比以前的自己更好,而且可以追上別人。
同時加進來企業界所善用的競合策略,讓學生在良善競爭中求合作、在合作中公平競爭;並讓學生認同,每個人有不同的特質與能力,且都應該被尊重,大家一起學習,應當珍惜雙方都能提升學習能力的正面價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7會員
625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蒔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家長的,帶著小孩逛市場,經常會被自家孩子意識綁架;
50、60年代的學生,課堂上都還在教「灑掃應對進退」的國民生活禮儀;漸漸,掃地機器人代替人力〈還可以乾濕兩用,連拖地都不用了〉,根本極少需要拿掃帚。現代居不易,所以也沒有偌大庭院需要打掃。資訊時代,一得空,可能大人、小孩,都選擇窩在家裡使用3C產品,所以也沒多大機會,能與親朋好友交際、應對!
一般學生在寫作上,常有尋不到主題、素材欠缺的窘境;抑或是寫得不入裡、不通順的弊病。因此提供足夠的臨摹教材,加上有效策略的提點是必要的。
在教育現場,常可以看到許多帶有行為問題的學生,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只能生長在隔代教養的家庭裡;但個人以為,千萬不要因此否定隔代教養的功能性。
在用一根手指頭滑游標、敲鍵盤,就能賺錢養家的時代,性別平權也已達標,就不需要養兒來防老了嗎?
前言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意思是教者能夠為學習者樹立良好榜樣,且具備良善的依循功能,供學習者仿效;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
當家長的,帶著小孩逛市場,經常會被自家孩子意識綁架;
50、60年代的學生,課堂上都還在教「灑掃應對進退」的國民生活禮儀;漸漸,掃地機器人代替人力〈還可以乾濕兩用,連拖地都不用了〉,根本極少需要拿掃帚。現代居不易,所以也沒有偌大庭院需要打掃。資訊時代,一得空,可能大人、小孩,都選擇窩在家裡使用3C產品,所以也沒多大機會,能與親朋好友交際、應對!
一般學生在寫作上,常有尋不到主題、素材欠缺的窘境;抑或是寫得不入裡、不通順的弊病。因此提供足夠的臨摹教材,加上有效策略的提點是必要的。
在教育現場,常可以看到許多帶有行為問題的學生,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只能生長在隔代教養的家庭裡;但個人以為,千萬不要因此否定隔代教養的功能性。
在用一根手指頭滑游標、敲鍵盤,就能賺錢養家的時代,性別平權也已達標,就不需要養兒來防老了嗎?
前言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意思是教者能夠為學習者樹立良好榜樣,且具備良善的依循功能,供學習者仿效;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Thumbnail
小學補習班輔導老師面對各種學生的挑戰,有正面教學案例,也有負向教學案例。無論如何,在這份工作中,自信和謙虛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尤為重要。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Thumbnail
小學補習班輔導老師面對各種學生的挑戰,有正面教學案例,也有負向教學案例。無論如何,在這份工作中,自信和謙虛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尤為重要。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