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彰化大城農之旅(方格子推薦閱讀)

十一月底微涼,想煮溫熱的粥,配上前日買的東北大餅,再佐鮮蔬鹹蛋,是今日的午餐。
月初應芬之邀到彰化大城挖的地瓜還有,甜甜的地瓜粥是女兒喜歡的,以虔敬的心情洗淨地瓜削皮切條,農事不容易呀,大城鄉冬天的風跟颱風一樣,我們費了二個多鐘頭,才拔好挖出兩畦,我是腰痠腿軟,還被土中冒出的蜈蚣嚇到尖叫,頓時有了都市俗的外號,今年價格不好,盤商收購地瓜的價格一公斤不過3元,大城鄉的風與土無法從事精緻農業,同學婆家所在地已從千人變成百人,想來,粒粒皆辛苦背後的故事皆是淚與汗。
切好的地瓜絲放入洗好的米中,加清水上瓦斯爐熬煮,《當時小明月-花田裡的阿西伯》提到,紅棗枸杞菊花粥為長壽粥,正好家裡都有,紅棗枸杞放入八分熟的粥,女兒不喜歡菊花味,略過,黃的紅的白的香甜柔軟粥湯,已然引人食慾。
冰箱裡沒什麼菜,高麗菜、杏鮑菇、淡榨菜絲以麻油拌炒,白蘿蔔切條清燴,農事勞務後讓我對地裡生長出來的作物再也不敢輕忽,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同學想必料想不到這趟地瓜之旅,讓我惜物愛物起來。
如果不是芬的關係,這輩子大約不會到不是觀光景點的海邊大城,我們約在麥寮的鎮南宮相見,先到市場上採買餐點,與少女時期同學一起,言行舉止幼稚了起來,平常在賣場買菜,看到市場上不是切片而是整條的鮭魚很稀奇,賣鵝蛋的大嬸兼賣小鵝也讓我多看兩眼,最特別的是越南菜攤,全是身在台北的我不曾見過的,市場不大,反倒能看得仔細,東西也便宜,這買一點那買一些,午餐也有了著落。
上61道路再轉小路,下車前換好農服戴好帽子,全副武裝對抗東北風,地瓜田對面的絲瓜不是搭在架上,而是躺在地上,也不知是風太大還是自己吃所以不講究,芬說鄉下親戚指路的方式是經過二伯家的樹左轉,遇到大姨家的田右轉,剛開始真讓她一頭霧水,到處不是田就是樹,或者魚塭,沒有人引路,還真不知道那裏是那裡呢。
地瓜田邊,零星有些蘆筍和玉米,蘆筍我吃過,田裡的可真沒見過,皎努力地挖,我賣力的加油,想著挖竹筍的方式應該也是如此,不過蘆筍細緻些,動作得輕柔些,否則一挖就斷,竹筍肯定比較耐粗魯吧!
灌溉用水圳的寬廣讓我以為是溪流,原來書中説水圳淹死人不是虛擬的,以前都以鄉巴佬諷刺人未見過世面,我看現在該換成城市佬,對,就是我。
濁水溪近在咫尺,我央求芬領著去看看,芬笑說結婚20年,她從沒到堤防邊過,地圖上能清楚看到濁水溪流入台灣海峽,河與海的交界可壯觀?但上了堤防,河水減少,河岸已成了新生地,河都看不到那有海的蹤影,河對岸的六輕與風力發電機反而看得更清楚些。
昔日、今日,前人、後人,舊的故事逝去,新的傳奇崛起,人煙稀少的地方,予人感觸更多,我只是過客,在家守屋的長者,離鄉在外的遊子,感觸想必會更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