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網友投稿:少林神話


    魏書記載,496年,少林建寺。
    547年,《洛陽伽藍記》成書,記載達摩為波斯人,來中土時自稱一百五十歲。書中並無任何與少林寺或武術相關記載。胡適於《菩提達摩考》中認為此說可信。
    645年,《續高僧傳》成書,其中《達摩傳》為已知史料中第二處對達摩的記載。書中始稱達摩為印度人,但仍無任何與少林寺或武術相關記載。
    1004-1007年《景德傳燈錄》成書,記載達摩於少林寺面壁。似乎此為達摩與少林相關的最初的記載。書中稱達摩於「太和十九年(495年)丙辰歲十月五日乃端居而逝」,與少林建寺時間似有衝突。胡適《菩提達摩考》中認為自《景德傳燈錄》始,關於達摩的記載沒有作為史料的價值。
    元末,紅巾軍攻少林。少林僧眾逃難,劫後僅餘「会食者二十余钵」(《少林禅寺第十九代住持嵩溪禅师定公行实之碑》)
    明代中期以前並無任何少林和武術相關的記載。
    據《新建十方禪院碑》,1561年,俞大猷訪少林與僧眾切磋,認為少林棍法「真訣皆失」。
    戚繼光於《紀效新書》中與眾多武術一起記載了少林之棍。
    1616年,程宗猷於少林學藝之後著《少林寺棍法闡宗》。
    從明中期到明末期,少林有武術存在,主要是棍法。
    1641年,起義軍李際遇趁少林僧眾斋沐焚诵之際將在場僧眾全部殺死並火燒少林(《中州杂俎》)。
    1666年,少林最後一任住持圓寂,此後三百餘年少林一直處於無住持狀態。
    1669年,黃宗羲撰《王征南墓誌銘》,稱王征南所習之內家拳高於少林拳之外家拳。此墓誌銘關於武術部分的內容真實性經不起考據,但竟陰差陽錯影響後世內家外家武術之別。
    1684年,河南官員張思明過少林寺時描述少林的狀況為「法堂草深,宗徒雨散矣」。(《重建慈云庵碑记》)
    清朝自康熙年間開始修復重建少林寺,但整個清代僅存在零星關於少林僧人習武之紀錄,並無任何著名武術人士,即使在武俠科幻輩出,各派紛紛尋找祖師爺吹捧,而少林之名借民族主義興盛的民國時代,當時的文人也依然找不出清代少林寺可以吹捧的武術家。有理由認為明代少林武術在經歷明末屠殺和四十年以上的中斷期後在清代已不存在。
    1811年,廣東官員查獲天地會會簿,稱清廷以「甘肅」少林寺人作先鋒征「西魯番」,後少林寺人遭奸臣追殺逃亡至此反清,為洪門之祖。此為已知的「火燒少林寺」故事的最原始版本,後世洪門的少林起源故事以此為基礎不斷改進。
    清末以廣東為中心的革命黨與洪門等反清幫會組織關係密切,火燒少林寺的故事也因此和中國民族主義綁定。
    1917年,馬良編《中華新科武術棍術科》,梁啟超作序,在序中編造「十三棍僧救唐王」之故事。
    1928年,石友三焚少林,此後少林僧人因飢荒流離失所。
    同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號召「武術歸宗少林」。按照起源於黃宗羲杜撰的說法,將形意、八卦、太極歸位內家拳,稱武當門,其餘武術歸外家,稱少林門,少林門長由河北滄州回教徒王子平擔任。
    次年,國術館少林門解散。
    1930年,唐豪著《少林武當考》駁斥有關少林之謊言。當時存在大量武術家把武術歸於少林名下推銷武術騙財。
    1950年代,新派武俠小說開始流行。「天下武功出少林」這一概念通過新派武俠小說深入人心。
    1957年,宗道臣設立全日本少林寺拳法連盟。宗道臣自稱在中國期間成為少林武術傳人,但「少林寺拳法」和中國流行之武術完全不同。
    1966年文革開始,少林僧人受迫害,整個少林寺地區常常空無一人。
    1979年,中國政府注意到少林的統戰價值,對少林寺撥款修復,允許僧人接客。同年,宗道臣訪少林,並於次年在少林寺投資。
    1982年,電影《少林寺》上映,取得巨大成功。
    1983年,國家體委在「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給少林指派專項,開始創造「新少林」這一意識形態工程。
    1986年,少林迎來300年以來首位方丈。
    1990年代,少林武術開始以表演形式推廣。
    此後的「少林武術」實現了從零到700餘種套路的大躍進。根據「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所有已知武術都可以算在少林門下,並且可以根據表演需要不斷創造新的。
    Penguin Yuusha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