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揮棒》在棒球體育班的孩子

揮棒的意義?是一場運動遊戲還是祭出未來人生
電影英文名:swing
電影英文名:swing
雖沒有明文規定,但台灣將棒球視為國球,不管是因為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影響或是台灣棒球賽式較能激勵人心?台灣不管是職棒、青棒一直都有著討論度,比起籃球向來討論美國NBA多於台灣職籃的狀況,台灣職棒、美國大聯盟、日本職棒一直都有著平衡的存在,而球員的訓練也從小開始養成。
《揮棒》是台灣公共電視在2010年的紀錄片,聚焦於從國小加入球隊的少年們一路到大學的棒球之路,除了拍攝棒球比賽的過程、也拍出棒球體育班的宿舍生活、練習狀況甚至日常學校學習,與家人對於自己小孩努力奔汗於球場的感想,其中也道盡從小是體育班的孩子,他們對於人生還有自己的運動之路到底能到多遠的期待和焦慮。
雖然我不是一個每每追逐棒球賽事的人,但卻意外地看過許多棒球動漫畫,從過去唬爛魔球的《魔投手》到主角威能的《棒球大聯盟》,又後續開始趨近於寫實和球員心理的《王牌投手振臂高輝》和《鑽石王牌》,還有被稱為職業向的異色棒球作品《錢進球場》。
許許多多日本動漫畫幫助我們這些棒球門外漢了解棒球這件事,而在到台灣自己的棒球電影和棒球選手在海外發揚光大時,在這些背後是否有甚麼事情被我們所遺忘,覺得好似理所當然的事情。
《揮棒》是一部聚焦於棒球體育班小孩從國小開始一路到大學的棒球培育之路,影片以台東卑南族參加少棒隊的國小男孩,因為興趣打棒球,在國中畢業後離開家鄉參加台北的青少棒球隊,面對同儕競爭、自我能力還有未來的發展性等等。
一個七年可以讓這位孩子面臨到棒球帶給他的喜樂與擔憂,並且展現出在體育科班底下裡的孩子面對自己的專長與對未來的擔憂,還有心裡盤算在這台灣棒球體制下,自己的球員生涯可以走到多遠。
紀錄片為2010年上映,充分反映出台灣對於棒球這項運動的培訓,還有當時台灣高山原住民對於自己人生想要翻身的兩種選擇:演藝圈與運動員。
而如今在2018年報導者的報告中指出:台灣中小學棒球體育班的訓練量仍然是每天最少4小時,在國小到高中的12年中訓練超過一萬多小時的基本訓練,早上5點半起床9點熄燈的軍事化管制,這個訓練量等同於成人球員,而讓這群體育班的學生除了一般學習時間外要耗費大量超出體能的狀況在球場奔走。
《揮棒》雖然沒有明白的講述關於裡面年少孩子的運動狀況,但可以看出小小年紀他們對於未來的盤算其實早早成熟,例如:如果不打球我還可以幹麼、這些隊友將來都是我的敵人、如果受傷追上進度怎麼辦。
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有受傷後必須靜養,這群還未滿十八歲的球員就得學習面對這些焦慮與對未來的選擇權太過單一的局面,這也是體育班學子長期以來面對的問題,在我的運動員生涯結束或是無法成為運動員後,我是不是就沒有選擇?如果不能被看見,或是無法進入這個體制內,他們心裡就不知道未來該走向何種道路。
電影中聚焦的台東卑南族球員遠離家中從開心打球到意識到棒球已經不是興趣而是職業,他選擇了不管受傷或技不如人都必須要持續努力的一條運動員之道。
影片中也拍出對於球隊教練的高壓訓練和對於球員心理影響,如拿到第二名就跟最後一名沒有兩樣別人不會看到你背後的努力,而球員的生殺大權和去留也掌握在各個教練手中。裡面的運動醫學的人員也表示因為從小過度訓練的關係,有些體育班的小孩在走路職業生涯前,其實身體的骨骼跟肌肉就已經受到耗損了。
在許多報導中都表示,學校成立體育班是需要「成績」,而教練要被續聘也需要拿出「成果」,家長看到顯赫的「功績」就會將小孩送來陪續,然後在不斷的要求和過度的強化下,台灣體育班球員往往對勝利執著扭曲,踏入成人前便遍體鱗傷。
台灣的棒球制度像極過去日韓下積極表現的模樣,而如今美國日本都在高中以上才會設立運動校隊,由過去的球場競技,變成運動推廣。當揮棒的意義只是勝利與獎盃,那最初孩子那奔跑穿越球場的心在哪裡,也許是台灣運動培育需要改革幫助孩子找回那打球初衷的助力與傾聽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